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消费”。

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行老旧小区改造例行政策吹风会。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表示,目前全国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上升为国家的重要工作,既保民生又稳投资同时拉内需,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获得综合效益”。

据官方初步摸查,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有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住建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仇保兴甚至给出了旧改可撬动的具体投资额:4万亿元。仇保兴表示,如改造期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资约8000亿元以上。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旧改是什么?

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指针对2000年(含)前建成的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全或破损严重、无障碍建设缺失、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且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住宅小区以及住宅楼,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针对楼体的改造、公共区域的改造,以及小区治理的改造。

自2000年起,全国各地自发进行着小规模老旧小区改造,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旧改的主要内容是啥?

综合各大媒体的报道来看,在官方的初步设想中,改造内容会分三步走:

1. 稳定基本的配套设施。优先改造水、电、路、气、光纤等市政基础设施,如果建筑老化程度严重,还会刷新楼体,北方地区加上供暖修缮、加装保温层。垃圾分类设施、加装电梯也纳入其中,不过加装电梯只鼓励不强制。

2. 提升生活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增加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充电桩、活动室、物业用房等设施。

3. 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

未必每个老旧小区都能走完这三步。一般情况下,第一步是必然选项。此前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对中央补助资金须改造项目进行了明确,改造内容须包括对水、电、路、气4项设施中至少2项进行更新,或者是虽然没有更新水、电、路、气设施,但加装了电梯。”

后两步则在有条件的小区里推进。继“一城一策”之后,住建部在旧改一事上又提出了“一楼一方案、一栋一方案”,发扬“因地制宜”、“绝不搞一刀切”精神,因此,旧改实施细则的差异化也会超乎想象。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旧改有多大?

第一大,在于规模大。

国常会上明确表示,这是一项全国范围开展、涉及上亿人的大工程和大战略。

住建部巡视员倪洪波曾在5月份提及旧改,给出了一个数据,全国涉及老旧社区建筑面积约40亿㎡。

第二大,在于资金大。

想搅动全国旧改这么庞大的池子,一共需要多少资金?

这次国常会上没有提,但今年3月份,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曾提到了一个数字:

初步估算老旧社区改造的总投资额可高达4万亿。

第三大,在于力度大。

很多人印象中的老旧社区改造,无非就是“老房子刷绿漆”。

这一次,明确提出了老旧社区的改造,不仅是外立面的翻新,更重要的是水电气路、光纤、管网的全面改造,还要给多层加装电梯,给老社区配建停车设施、养老设施。

这些升级改造,都直指老社区的痛点——停车难、爬楼难、水电气路陈旧、配套设施陈旧……

第四大,在于金融大。

这一次,明确提出了老旧社区的改造,要配上金融工具。之前确定的15个试点城市地区,比如北京、厦门,旧改基本上都是以财政资金为主,所以国常会提出要加大金融对旧改的支持,“创新投融资机制”。

本次旧改,政府不打算财政包揽,而是希望“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针对旧改,官方很希望能拿出一个市场化的新工具来撬动资金。

总的来说就是,40亿㎡改造规模、上亿居民覆盖、4万亿资金投入、金融工具加持、从内到外的全面升级…

这将是又一个搅动时代、影响资产价值转换的重要拐点。

据数据统计,中国老旧小区规模达4000万户,涉及上亿人。这部分住房需求起不来,大城市存量房就流转不起来,同样交易税就很难收起来。

今年上半年,京沪深二手房套均成交价350万左右,广州不到300万,刚需主导,购买力衰竭的迹象非常明显。

而楼市中的新旧对比也十分突出,在广州,我们看到统一板块内的次新房能卖到5万+/㎡,而附近的多层老社区却只卖到1.5万/㎡上下;在成都,我们看到同一板块内的新房能卖到3万/㎡,而一路之隔的多层老社区却在1万/㎡上下徘徊;在深圳,我们看到罗湖的新房能卖到8-9万/㎡,而旁边的破旧老社区却还能找到不足4万/㎡的二手房……

它们两者之间的交通无差、配套无差、学区无差,附着在地段之上的资源价值统统无差。

最根本的差异在于:

这些2000年之前建设的老旧社区已经无法满足“新城市人”对于居住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广州这样的老旧多层——表面上看起来,立面陈旧,私搭乱建、路网逼仄、线路杂乱、没有停车位;

走进社区里,没有电梯、上下水不畅、没有景观、没有配套、机非乱停……

这样的老旧社区在广州老城区比比皆是。

周边的次新,房价动辄5万/㎡起步,而这些老社区的房价已趴在1.5万/㎡好多年。

如果,通过上述旧改升级,会蜕变成怎样的社区呢?

旧改成功案例

上海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作为全国旧改的试点,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老旧社区的改造。

他们通过屋顶改造、违建拆除、小广场改造、管网改造、立面粉刷升级、社区大门升级、塑胶跑道铺设、绿化升级、停车场升级、部分楼栋加装电梯……等诸多手段,完成了片区的整体升级。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旧改已经在绝大多数的省份和重点城市里,开展了试点升级。

这一次的国常会,就是为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而定调。

这些老旧社区大都盘踞在核心城市的绝对核心区位,其附着在区位地段之上的交通、商业、配套、学区等诸多价值几乎难以复制和替代。但这些年因为“居住环境”的原因被严重低估。

这一轮4万亿投入的旧改升级,但凡能对居住环境有点滴提升,都能带来其房价的彻底回归。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番旧改的意义远不止在提升某些特定类房产的价格。

我们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老城区,成千上百的社区集中改造升级;如果一个老板块,数万套房子全部旧貌换新颜;如果放眼望去不再是破旧的老社区,而是焕然一新的全新界面……

这会对整个房产市场产生何等重大的撬动?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这次旧改,房地产市场该怎么看?

“旧改”是基建工程,是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旧改与房地产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

比如,一部分“老破小”会因此升值。

一:受小区改造的带动,整体升值;

二:因为装上电梯,高楼层升值;

三:因为电梯给低楼带来层采光不好、隐秘性不高、有噪声等问题,低层房屋升值不仅没有高楼层快,甚至还更难转手,或者房租更低。

有价值的很大程度是在城市核心城区、建筑质量有保障、老化程度较低的老小区。

另外,还要综合评估小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很多老旧小区存在产权混乱的问题,诸如混杂房改房、廉租房、回迁房等,后期物业管理、工程收益都较难保证,导致旧改工作推进困难。

而那些旧改能推进到第三步公共服务类设施的小区,楼盘升值会更明显。

同时,我们也要从不同层次城市来看旧改对房产市场的冲击。

首先,一线城市里的老破小,更容易出房价暴击。

因为它们的土地资源极端稀缺,附带的主城价值突出,周边购买力旺盛。

目前来看,老城区里的次新和老破小之间价差极大。

最典型的就是广州和深圳。

广州老城区的次新基本面能达到5万+/㎡,而老破小却盘踞在1.5万/㎡;深圳罗湖的新房能达到8-9万/㎡,却还能找到不足4万/㎡的老破小。

伴随旧改的全面开展,按照它们的购买力,暴击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二线城市,要关注主城和老城的价值回归。

绝大多数二线城市的市场典型特征就是,新区癌、新房癌严重。

但与此同时,整个城市最核心的资源,最优质的购买力,最好的就业中心大都盘踞在主城或边缘的成熟CBD。

因为旧改的推进,一定会带来主城的界面升级,一定会带来主城价值的回归,也一定会带来曾长期被忽视的主城房价复苏。

但二线城市的主城里,老破小和次新的价差不大,暴击的可能性要低于一线城市。

涉及几亿人,你们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以旧改新,满足美好生活,探索市场方向

旧改大潮下,房产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大唐房屋会一如既往的秉承“住好房,找大唐”的宗旨,对于每一个客户都用心“只卖良心产品”。

以旧改为契机,满足相当存量客户的需求,利用旧改,打造新的宜居生活方式,把握旧改,提供高质量强需求的物业房产。

日本建筑理念强调旧改,对于很多上了年头的房产,日本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利用旧改精雕细琢,在日本,旧改给房产领域带来了很多经典建筑,甚至延伸到了学科研究当中。在我国当前的房产行业,旧改方式渐露苗头,尤其是国家在强力推动的情况下,愈发明显。

旧改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所以在旧改市场这个细分领域更多要强调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旧改不管怎么改,最终都是要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怎么在人民群众和居住属性之间搭建桥梁,这是旧改市场带来的重要考量和探索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