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改造建設小區水電氣路及光纖等配套設施,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配建停車設施。促進住戶戶內改造並帶動消費”。

7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舉行老舊小區改造例行政策吹風會。住建部副部長黃豔表示,目前全國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涉及居民上億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上升為國家的重要工作,既保民生又穩投資同時拉內需,我們希望通過這項工作獲得綜合效益”。

據官方初步摸查,各地上報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住建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仇保興甚至給出了舊改可撬動的具體投資額:4萬億元。仇保興表示,如改造期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以上。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舊改是什麼?

老舊小區改造是中國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是指針對2000年(含)前建成的環境條件差、配套設施不全或破損嚴重、無障礙建設缺失、管理服務機制不健全,且未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的住宅小區以及住宅樓,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本身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了針對樓體的改造、公共區域的改造,以及小區治理的改造。

自2000年起,全國各地自發進行著小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

舊改的主要內容是啥?

綜合各大媒體的報道來看,在官方的初步設想中,改造內容會分三步走:

1. 穩定基本的配套設施。優先改造水、電、路、氣、光纖等市政基礎設施,如果建築老化程度嚴重,還會刷新樓體,北方地區加上供暖修繕、加裝保溫層。垃圾分類設施、加裝電梯也納入其中,不過加裝電梯只鼓勵不強制。

2. 提升生活類的基礎設施。包括增加公共活動場地、停車場、充電樁、活動室、物業用房等設施。

3. 完善公共服務類的內容。包括完善社區的養老、撫幼、文化室、醫療、助餐、家政、快遞、便民、便利店等設施。

未必每個老舊小區都能走完這三步。一般情況下,第一步是必然選項。此前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對中央補助資金須改造項目進行了明確,改造內容須包括對水、電、路、氣4項設施中至少2項進行更新,或者是雖然沒有更新水、電、路、氣設施,但加裝了電梯。”

後兩步則在有條件的小區裡推進。繼“一城一策”之後,住建部在舊改一事上又提出了“一樓一方案、一棟一方案”,發揚“因地制宜”、“絕不搞一刀切”精神,因此,舊改實施細則的差異化也會超乎想象。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舊改有多大?

第一大,在於規模大。

國常會上明確表示,這是一項全國範圍開展、涉及上億人的大工程和大戰略。

住建部巡視員倪洪波曾在5月份提及舊改,給出了一個數據,全國涉及老舊社區建築面積約40億㎡。

第二大,在於資金大。

想攪動全國舊改這麼龐大的池子,一共需要多少資金?

這次國常會上沒有提,但今年3月份,國務院參事仇保興曾提到了一個數字:

初步估算老舊社區改造的總投資額可高達4萬億。

第三大,在於力度大。

很多人印象中的老舊社區改造,無非就是“老房子刷綠漆”。

這一次,明確提出了老舊社區的改造,不僅是外立面的翻新,更重要的是水電氣路、光纖、管網的全面改造,還要給多層加裝電梯,給老社區配建停車設施、養老設施。

這些升級改造,都直指老社區的痛點——停車難、爬樓難、水電氣路陳舊、配套設施陳舊……

第四大,在於金融大。

這一次,明確提出了老舊社區的改造,要配上金融工具。之前確定的15個試點城市地區,比如北京、廈門,舊改基本上都是以財政資金為主,所以國常會提出要加大金融對舊改的支持,“創新投融資機制”。

本次舊改,政府不打算財政包攬,而是希望“居民出一點、社會支持一點、財政補助一點”。針對舊改,官方很希望能拿出一個市場化的新工具來撬動資金。

總的來說就是,40億㎡改造規模、上億居民覆蓋、4萬億資金投入、金融工具加持、從內到外的全面升級…

這將是又一個攪動時代、影響資產價值轉換的重要拐點。

據數據統計,中國老舊小區規模達4000萬戶,涉及上億人。這部分住房需求起不來,大城市存量房就流轉不起來,同樣交易稅就很難收起來。

今年上半年,京滬深二手房套均成交價350萬左右,廣州不到300萬,剛需主導,購買力衰竭的跡象非常明顯。

而樓市中的新舊對比也十分突出,在廣州,我們看到統一板塊內的次新房能賣到5萬+/㎡,而附近的多層老社區卻只賣到1.5萬/㎡上下;在成都,我們看到同一板塊內的新房能賣到3萬/㎡,而一路之隔的多層老社區卻在1萬/㎡上下徘徊;在深圳,我們看到羅湖的新房能賣到8-9萬/㎡,而旁邊的破舊老社區卻還能找到不足4萬/㎡的二手房……

它們兩者之間的交通無差、配套無差、學區無差,附著在地段之上的資源價值統統無差。

最根本的差異在於:

這些2000年之前建設的老舊社區已經無法滿足“新城市人”對於居住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廣州這樣的老舊多層——表面上看起來,立面陳舊,私搭亂建、路網逼仄、線路雜亂、沒有停車位;

走進社區裡,沒有電梯、上下水不暢、沒有景觀、沒有配套、機非亂停……

這樣的老舊社區在廣州老城區比比皆是。

周邊的次新,房價動輒5萬/㎡起步,而這些老社區的房價已趴在1.5萬/㎡好多年。

如果,通過上述舊改升級,會蛻變成怎樣的社區呢?

舊改成功案例

上海普陀區甘泉路街道,作為全國舊改的試點,早在一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老舊社區的改造。

他們通過屋頂改造、違建拆除、小廣場改造、管網改造、立面粉刷升級、社區大門升級、塑膠跑道鋪設、綠化升級、停車場升級、部分樓棟加裝電梯……等諸多手段,完成了片區的整體升級。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舊改已經在絕大多數的省份和重點城市裡,開展了試點升級。

這一次的國常會,就是為全國範圍內的全面鋪開而定調。

這些老舊社區大都盤踞在核心城市的絕對核心區位,其附著在區位地段之上的交通、商業、配套、學區等諸多價值幾乎難以複製和替代。但這些年因為“居住環境”的原因被嚴重低估。

這一輪4萬億投入的舊改升級,但凡能對居住環境有點滴提升,都能帶來其房價的徹底迴歸。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舊改的意義遠不止在提升某些特定類房產的價格。

我們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老城區,成千上百的社區集中改造升級;如果一個老闆塊,數萬套房子全部舊貌換新顏;如果放眼望去不再是破舊的老社區,而是煥然一新的全新界面……

這會對整個房產市場產生何等重大的撬動?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這次舊改,房地產市場該怎麼看?

“舊改”是基建工程,是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同時舊改與房地產之間的聯繫是千絲萬縷的。

比如,一部分“老破小”會因此升值。

一:受小區改造的帶動,整體升值;

二:因為裝上電梯,高樓層升值;

三:因為電梯給低樓帶來層採光不好、隱秘性不高、有噪聲等問題,低層房屋升值不僅沒有高樓層快,甚至還更難轉手,或者房租更低。

有價值的很大程度是在城市核心城區、建築質量有保障、老化程度較低的老小區。

另外,還要綜合評估小區的居民收入水平,很多老舊小區存在產權混亂的問題,諸如混雜房改房、廉租房、回遷房等,後期物業管理、工程收益都較難保證,導致舊改工作推進困難。

而那些舊改能推進到第三步公共服務類設施的小區,樓盤升值會更明顯。

同時,我們也要從不同層次城市來看舊改對房產市場的衝擊。

首先,一線城市裡的老破小,更容易出房價暴擊。

因為它們的土地資源極端稀缺,附帶的主城價值突出,周邊購買力旺盛。

目前來看,老城區裡的次新和老破小之間價差極大。

最典型的就是廣州和深圳。

廣州老城區的次新基本面能達到5萬+/㎡,而老破小卻盤踞在1.5萬/㎡;深圳羅湖的新房能達到8-9萬/㎡,卻還能找到不足4萬/㎡的老破小。

伴隨舊改的全面開展,按照它們的購買力,暴擊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二線城市,要關注主城和老城的價值迴歸。

絕大多數二線城市的市場典型特徵就是,新區癌、新房癌嚴重。

但與此同時,整個城市最核心的資源,最優質的購買力,最好的就業中心大都盤踞在主城或邊緣的成熟CBD。

因為舊改的推進,一定會帶來主城的界面升級,一定會帶來主城價值的迴歸,也一定會帶來曾長期被忽視的主城房價復甦。

但二線城市的主城裡,老破小和次新的價差不大,暴擊的可能性要低於一線城市。

涉及幾億人,你們家房子有可能被改造!

以舊改新,滿足美好生活,探索市場方向

舊改大潮下,房產市場即將迎來新的增長點。大唐房屋會一如既往的秉承“住好房,找大唐”的宗旨,對於每一個客戶都用心“只賣良心產品”。

以舊改為契機,滿足相當存量客戶的需求,利用舊改,打造新的宜居生活方式,把握舊改,提供高質量強需求的物業房產。

日本建築理念強調舊改,對於很多上了年頭的房產,日本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利用舊改精雕細琢,在日本,舊改給房產領域帶來了很多經典建築,甚至延伸到了學科研究當中。在我國當前的房產行業,舊改方式漸露苗頭,尤其是國家在強力推動的情況下,愈發明顯。

舊改立足於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所以在舊改市場這個細分領域更多要強調滿足美好生活需求,舊改不管怎麼改,最終都是要讓房子迴歸居住屬性,怎麼在人民群眾和居住屬性之間搭建橋樑,這是舊改市場帶來的重要考量和探索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