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將至歡聚記

因工作之故,開始長駐外省項目地,始與昔日朋友少有了往來。但朋友卻不曾相忘。冬至將至,朋友知道我將從外地回來,於是相約一起去他家吃餃子。這份感動無以復加,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此次相聚,共有16人之多,都是十幾年的交情。有朋友知道我欲去,也知道路途較遠,無論是地鐵還是公交都需要較長時間。於是主動相約,驅車來接。同車的還有另外兩個朋友。上得車來,相見自然是格外高興。雖不至要敘別情,但也在談別後這段時間或是自己的不慎摔傷或是依然驢行或是朋友間的近況。一路上談笑不斷。不覺間,就到達了南山附近的朋友家。

車停處,按門鈴卻無應答,隔窗喊叫也無人理。正打電話間,突然從隔壁門棟內衝出兩隻白色的小傢伙,向我們奔來並一路歡叫。哈哈,原來是走錯門了。一身紅衣、笑容滿面的女主人也隨之出來迎接大家。並且奇怪應該熟門熟路的怎麼卻會找錯了地方。

進得門來,男主人在門內相迎。大家把帶來的禮物相贈。我送給他們一幅我畫的他們兩口子相親相擁的人物畫。其他人還帶來了包餃子所需的物料。沒有什麼客套,一切均十分自然。

落座後,大家喝茶。對品茶極有講究的男主人同時備了紅茶和花茶供大家選擇。而沏茶的器皿是女主人從日本帶回來的。時間長了,把手有問題。大家又就此議論一番,直到男主人將其修繕。同時還欣賞了主人養護得十分旺盛、欣欣向榮的各色植物,並對一些稀有品種嘖嘖稱奇。

時間尚早,但大家卻已按捺不住,紛紛去廚房忙活。有的拌餡、有的切菜、有的燉肉、有的備涼菜。專為餃子備的菜則有茴香、韭菜、蓮菜等。為了區分,連餃子皮也進行標識。凡是面中拌了西紅柿的,其皮就泛紅,可贊其用心細密。

此刻,廚房內一片歡騰,異常喜慶。

這一片熱鬧紅火的場面自然不能沒有記錄,於是我拍照並且發到微信朋友圈中。其實也是在催促其他還遲遲沒有動身的朋友們趕快出動。果然,群中很快就有人呼應,又成了引發大家興奮談論的話題之一。此時再觀所有人,無人不樂,無人不笑,開心至極。個人的開心又同時感染其他人,由不得不參與其中。雖然屢被女主人趕去喝茶,但一會兒又總被吸引過來,彷彿這裡有磁性似的。

隨著小狗們的不停歡叫,朋友們陸續到來,更是增添了熱鬧成分。不用動員,在關中平原長大且富含生活閱歷及飲食習慣一致的人們主動加入到包餃子的行列中。當然也不乏不會包當慣了甩手掌櫃的人。他們也不得閒,主動承擔起了運餃子皮的“重任”。此時分成了在廚房擀皮和在客廳包餃子的兩大群人,各有各的話題。一個話題還沒有結束,另一個話題又開啟了,甚至還互相點評每個人包餃子的風格。哈哈,彷彿兩大鍋熱水一起開,怎不令房內愈加蒸騰不止。

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包餃子的工作大功告成。人們又紛紛落座喝茶聊天。此時話題早已從大家才開始相識的談孩子學習、談孩子高考、談孩子上大學考研、談孩子工作轉入到了孩子的戀愛、孫子的可愛以及大家自身的健康方面。有感嘆有興奮有互勉。

這個難得的相聚時刻,自是要留一張影。於是架起手機,調到自拍檔。大家擁擠在一起,甚至還有人坐到了沙發靠背上面,留下了珍貴的紀念。

不一會兒,涼菜上齊。喝酒的坐一桌,不喝酒的坐一桌。男主人端杯致開場辭,之後就是舉杯共飲。杯盤相碰間,又談起了之前大家在一起喝酒時的種種趣事及相關人等。

這邊還沒有喝完,那邊酒足飯飽的人就開始跳起了新疆舞。還有的人應女主人的相邀,去欣賞別人給他們新畫的山水畫。她最得意的是讓畫家在右下角的山道中加上了兩個登山者的背影。同時她表示:孩子說了,此幅畫最失敗的就是加上了這兩個人物。大家聽了哈哈大笑,紛紛表示其實挺好,不算失敗。此話入耳,女主人聽了自然是歡喜不已。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覺間,已經過去了三四個小時。這時有人提出有事要先走,這就等於敲響了下課鈴一樣,大家也提出要同走,於是紛紛向主人告別。

也許這一別,不少人再相見可能又就要一兩年之後了。雖然如此,大家來得自然,走得也瀟灑,沒有依依不捨,甚至都不必握手,揮揮手就各自離開了。

這種如同一家人般的隨意自然,也是一種人生態度。這樣的朋友相處,是最輕鬆、最和諧、最融洽、也是最長久的。

所以我願意為此而歌之、記之。正所謂友誼地久天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