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從來不對孩子吼叫的媽媽

對孩子吼叫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大家都想改變,很多媽媽也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可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恐怕一個從來不對孩子吼叫的媽媽很難找。

1、“你現在發在孩子身上的脾氣,有一天她會原封不動地還給您”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孩子不聽話時也會對孩子吼幾聲。比如,我在廚房煮麵條,孩子也跟在旁邊。剛放鍋裡她就想馬上吃,我跟她說要等幾分鐘才可以吃,她卻不依。哼哼唧唧的,真的很吵。後來又說吃紅薯,紅薯都沒蒸,真是看到什麼就想什麼。好說都不管用,直接吼一聲:“跟你講多少遍了,還不能吃!出去!”孩子閉嘴去客廳了。

我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情緒來了真的很難控制。是不是你也跟我一樣?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情不自禁地吼一嗓子。可這樣做的後果往往很危險。

王芳在她《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一書中說:“你現在發在孩子身上的脾氣,有一天她會原封不動地還給您!”

的確,孩子就是這樣,從父母那裡習得了認識社會的方法:如果我們是一個很會處理問題的家長,孩子耳濡目染看到我們的處事方法,自然會學習;如果我們是一個沒有什麼方法的家長,有問題就會發脾氣,孩子自然也習得了這樣的方法。

2、21天情緒表,丟掉壞脾氣

《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書中提到了一個解決方法:21天情緒表丟掉壞脾氣。感覺還不錯,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對孩子不吼不叫,也許就是這樣煉成的。

表格非常簡單,分為兩大部分。一半是孩子給媽媽的評分,一半是媽媽給孩子的評分。

如果今天,媽媽的性格很好,情緒很好,沒有發脾氣,孩子就給媽媽今天的格子裡塗上“微笑的太陽”。如果有脾氣不好的時候就塗上第二種“發火的太陽”,如果暴努了就把“憤怒的太陽”塗上顏色。

同樣的,孩子也一樣。如果孩子這一天都情緒很好,媽媽就把“向日葵”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如果有一點點情緒波動就給“玫瑰”塗上顏色,因為玫瑰帶刺,但是刺不是特別多;如果這一天孩子脾氣暴躁,媽媽就給孩子塗上“仙人球”。

七天下來就會發現,當我們和顏悅色的時候,孩子往往比我們表現還好;我們脾氣不好的時候,孩子往往情緒也不穩定。這張表格負起了監督的作用。每次想發火的時候都會想一想。

如果都能堅持兩個21天,家裡會一片和諧。大家可以試一下。只有在情緒正常的情況下,才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情緒一暴躁就只會發火了,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做一個從來不對孩子吼叫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