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這個月或有意或無意地接了一些心理諮詢,起初因為自己被他人信任並且能看到來訪者記憶深處壓抑的能量與身上巨大的潛力,常常為之感到興奮,也在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感。

但最近,我在覆盤一個個案例時,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仔細想,這種“暗能量”來的是有由頭的——

其一,幾乎所有諮詢對象在生活中的表現都沒有任何異樣,甚至有的看起來要比周圍人更加積極與努力,但是無一例外,他們的記憶中存在著很多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經歷;那些經歷自產生起便影響著他們每時每刻的行為,以至於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行為而不自知問題所在。

其二,凡是涉及到性格的問題,其根源便一定要追溯至原生家庭。當我在覆盤這些案例時,深切地感受到這些實踐完全印證了我自己曾寫過的拙見以及在書中讀到的理論。但是,有些理論的指向是很殘酷的。

當這些“暗能量”離我遠去時,我思前想後,覺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本在“原生家庭”領域非常經典的書籍推薦給所有希望改變自己的人。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學習理論知識,然後審視自己之所以產生如此性格的原因,進而通過有效的方法改變那些自己想摒棄的部分,與此同時珍視那些美好的部分。

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英國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寫過一本名為How to Survive Family Life的書,書名中文譯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作者將多年的研究成果整合成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拆解人生成長最關鍵的時間段——人生最早的0~6歲,來解釋一個人因何變得嚴厲與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態或健康。

0~6個月的主題是自體感與自我界限,人理應感受到自我價值和能力,否則可能自戀或產生反社會心理;

0~3歲的主題是關係模式,人理應養成健康的依戀模式,否則可能面臨與人相處的問題;

3~6歲主要涉及良心,人理應學會兼顧自己和他人,否則可能過於墨守成規或叛逆。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探索出一套更健康的模式以處理原生家庭問題。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1. 0~6月——自體感與自我界限

前段時間熱播的綜藝《中餐廳》一時間將黃曉明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連現代“明學”都被創造出來了。

黃曉明在言語與行為中控制慾非常強的表現,在心理學上可以很好地被解釋,但我們首先要引入一個概念—全能感(Omnipotence)

全能感是人格障礙者的一個核心防禦機制。它是一種幼稚的信念,使人們堅信自己的任何願望都能實現,認為自己是魔幻般全能的人。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那麼一個階段——我們認為遊戲中的幻想世界很真實,我們相信任何事情都能發生,單是想想,我們就能改變世界。

但是通常來說,這個階段停留在我們三歲的時候。如果成年人身上出現了“魔幻般”的思維,則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狀了。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與全能感相伴隨著,還有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自戀。實際上,黃曉明的種種表現除了與全能感相對應,在某種程度上更切合這一機制的內涵。

自戀是幻想自己在別人眼裡有很高的地位,藉以補償欠缺的自我價值感。

自戀者會不斷尋求關注,只有當他們自己或者使他們產生權威感的事情成為對話的主題時,他們才會開心。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在黃曉明的日常語言表達中,反覆強調的詞就是“我覺得”、“都聽我的”、“我不管”、“你不”、“你別”等

,或許有些人會用“自我”、“自以為是”等詞來評論他,但是以上所有詞語背後的核心都在於——

個體的自體感太弱,甚至有患人格障礙的可能性。

但是,黃曉明的自體感弱並不影響他在娛樂圈中的成功,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中,奧利弗提到,在普通人群中,自體感弱的人的比例是13%,但是無論在政界、商界、藝術界還是演藝界,大多數高成就者都是自體感弱者。

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有驚人的想象力和支配力,儘管這往往伴隨著極度的痛苦。

那麼自體感弱的成因究竟是什麼?

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認為,個人自體感弱的原因是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受到了不良撫育。缺乏共情的早期撫育可能會造就不成熟的成年人。他們心理發展受阻,因而容易像小孩子一樣,有魯莽的和不道德的行為;或像嬰幼兒那樣,自我中心化、自私和自我膨脹。

但是嬰兒期受到的撫育不是人格障礙的唯一成因,嬰兒期以後的經歷,尤其是性虐待和身體虐待,也可能會導致人格障礙。

我們可以利用“心理考古”,根據黃曉明的表現推斷其童年時期可能有的經歷,但是他究竟經歷過什麼,或許只有他自己、甚至只有他的撫養者知道。

2. 0~3歲——關係模式

嬰兒在0~6月受到的撫養方式與其成年後是否有人格障礙息息相關,而在這之後,直到3歲之前,對孩子採取何種撫養方式幾乎決定著孩子會形成何種依戀關係模式。

這其中“決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是百分之百完全決定嗎?

回答這個問題便不得不提到“泛化”這一關鍵概念。

在發展心理學中,0.5~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孩子會在這個時期形成對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在0.5~3歲,我們基本上無力控制自己的命運,沒有語言能力和社會地位,我們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與父母或照顧者的關係會泛化,進而影響我們的一切人際關係,形成一系列假設的基石——

l 他們會喜歡你嗎?

l 你覺得他們會拒絕你或對你冷漠嗎?

l 他們是否靠得住,能滿足你的情感、性和其他需求嗎?

在童年早期,如果你的主要照顧者反覆讓你失望(經常消失,或者在情感上忽視你),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就會認為別人(在工作中的同時或生活中的伴侶)也會如此待你。

這便會使你形成不安全的依戀模式。

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分三類:迴避型、纏人型、混合型,與此相反的就是安全型依戀模式,在人群中的佔比為50%。

具體表現與成因如下: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那麼,以上成因對孩子依戀模式會有怎樣的影響?

在心理學上,一般來說,在童年時,不良經歷越早出現,影響就越持久,後果會持續到成年。

與嬰兒期相比,學齡期(5-10歲)不良經歷的影響就不會太持久,但是學齡期不良經歷的影響比青春期及以後的更持久和嚴重。

這背後有兩點主要原因——

第一,童年早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科學研究表明,0-3歲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2歲幼兒大腦中的突觸(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數量是其母親的2倍。且在人出生後不久,大腦的一個特定部位如果收到外界刺激,就會變得更大,神經元(腦細胞)之間會形成更多連接;外界刺激的頻率和強度越大,大腦的那個特定部位就會變得更加複雜,而且是穩定而持久的。

第二,童年早期存在著發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使得在那一期間我們會對某些線索特備敏感。如果錯過敏感期,我們仍然可以學會一些東西,但成效是有限的。比如在英語熟練度方面,從青春期後才開始學習英語的移民比從童年期開始學習英語的移民要差得多。

因此,0~3歲時撫養孩子的方式基本決定著其此後很長時期內的依戀模式。

3.3~6歲——良心

說到良心,便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所謂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處於水平面之下的潛意識之中。本我是一個混沌的世界,它容納一團雜亂無章、很不穩定的、本能性地被壓抑的慾望,隱匿著各種為現代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規範所不容的、未開發的本能衝動。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它完全不懂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善惡和什麼是道德,只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自我是面對現實的我,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接觸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結構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環境的調節者,它奉行現實原則它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反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從自我中分化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在兒童時代對父母道德行為的認同,對社會典範的效仿,是接受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社會理想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構成,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類生活較高尚行動的動力,它遵循理想原則,它通過自我典範(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確定道德行為的標準,通過良心懲罰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使人產生內疚感。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繫。

本我不顧現實,只要求滿足慾望,尋求快樂;

超我按照道德準則對人的慾望和行為多加限制,

而自我則活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它以現實條件實行本我的慾望,又要服從超我的強制規則,它不僅必須尋找滿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所尋找的事物不能違反超我的價值觀。

而我們此處所提到的“良心”,屬於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超我”

良心是關於對與錯的一套信念,它通過內疚與羞恥(分別關乎個人道德準則和社會習俗)來管制本我(潛意識,代表慾望)。它的職責是管制貪婪的本能,迫使其延遲滿足。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良心的工作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社會越發達,就越要求我們抑制自己的生物本能。

人們在成年後擁有怎樣的良心,取決於父母在3~6歲時對其的撫養方式。

在這段時期內,如果父母對孩子嚴加管教,要求苛刻,不聽孩子的聲音,只是一味地要求甚至命令孩子去做事情,那麼,孩子在長大後極有可能具有懲罰性的良心,具體表現為墨守成規,做事缺乏創造力,一味遵從權威

如果父母過分縱容或者非常忽視孩子,那麼孩子在成年後極可能產生各種叛逆行為,他們對很多規則感到反感,不願意聽從權威

如果父母在對待孩子時,

能平衡好約束和鼓勵,那麼孩子便極有可能產生善良的良心——對權威既不反感,也不屈從;在面對不順心的事情時,選擇試圖去理解,而不是去責備。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完全符合某一良心類型的人是很少的

,但總體來說,你可能會更符合其中的一種。


從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描述者


對於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自己,奧利弗在全書中從通過分析0~6歲原生家庭的撫養方式以及對孩子成年後的影響,給出了讀者科學的答案。書中還引用了大量名人典型案例,使得理論更易被理解。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能認識到起源,症狀往往會消失”。這也是我在諮詢中一直向來訪者傳達的一個觀點——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好事,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它就會被解決。

在書中的最後一部分,作者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改變方法:內省、自我暴露、創作、遊戲、心理諮詢。不論哪一種,只要想改變自己的人生的狀態,都可以進行嘗試,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及成因。

或許我們的原生家庭都不夠那麼完美,但是,這不等於我們不能在未來創造一個接近完美的原生家庭,而這一舉措的第一步,就是改變我們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