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者,必能贏的人生!

生活中,總有負面情緒失控的時候。但這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讓工作生活更加糟糕。其實,負面情緒從來都不需要控制,而是需要管理。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有的建議,供你參考。

負面情緒無法被“消滅”。它們像身體細胞一樣,是你的一部分,無法消滅,只能共處,並在共處的基礎上加以管理。

管理負面情緒的第一步,是建立清楚的認知。要能對負面情緒進行精準的定義和分類:憤怒、羞怯、焦慮、恐懼、憂傷、嫉妒等,都屬於負面情緒,但彼此各不相同。此刻究竟是因為羞怯而感到憤怒,還是因為嫉妒而引發焦慮,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所有的負面情緒,本質根源都是“無能”。因為沒有足夠的掌控力來影響事物的走向,所以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管理負面情緒的關鍵,在於能力的恢復與提升。最有效的方式是和所有與事件相關的人,展開儘可能長時間的深入溝通。因為權力往往滋生於信息的不對稱,誰掌握信息對稱性,誰就在實質上擁有掌控力。而溝通,恰好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最容易被忽略的負面情緒是:羞怯。很多人甚至不將其視為一種負面情緒,而看作是一種天生的性格特質。但事實上,羞怯因何產生呢——對陌生環境的畏懼和對自我的過度關注。這些都是非常負面的情緒。

羞怯會在“內向”這個假象的掩護下,像野草一樣生長。這些人很容易主動脫離與周圍其他人的良性互動,放棄主動協作,自我邊緣化。

被放任的“羞怯”,會演變成“憤怒”和“破壞慾”,這點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如果一個小孩特別容易發脾氣,通常是因為他在五歲以前沒有被培養出正常的溝通和表達能力,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通過溝通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實現自己的目的。因此,這種無能感會爆發成憤怒、霸道、要挾和強制等負面情緒。當然,很多成年人一輩子也都停留在這個階段。

防止負面情緒爆發的方法,是建立“責任自負”的意識。在放縱情緒爆發前,強制自己推演一遍後果:打碎了東西要打掃、激怒了他人會反擊、自己可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失敗者……等完全推演完,情緒已經開始被“消化”了。

負面情緒的策源地,是人類在億萬年前就已經進化出的“蜥蜴腦”。短期的解決辦法,是求助於人類近期才進化出來的“大腦皮層”,比如,做一道數學題、安排一件比較複雜的事。

訓練自己掌握“情緒解剖術”是必要的。下面這些問題,不妨收錄在手機上以供面壁:此時我的情緒中包含了哪幾種因素?因為遇到了什麼事?這件事裡的哪些細節引發了哪種情緒?在這件事中我扮演了什麼角色?有什麼具體問題需要被解決嗎?如果把這件事放到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以後看,還重要嗎?如果我現在去做一件別的事,會對這件事的解決有幫助嗎?如果對別人轉述現在的情況,我可以在五分鐘裡說清楚嗎?然後,試著把這件事對一個你信任並且敬佩的人轉述一次,90%的情況下,它會變成一個笑話。

負面情緒也有兩種正面的價值:一是能夠提高人的自我覺察能力;二是由於大部分人對負面情緒有畏懼感,所以它偶爾可以作為一種強制性的溝通工具,用於給他人施加壓力、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經常使用,則會引發欺騙。

情緒是一種應激反應,低等動物很難逃脫。但如果你能把它當成手段,用來向別人釋放你的合作信號,你就是高等動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