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實戰中如何應對生膠?


乒乓實戰中如何應對生膠?

對付生膠

(一)很簡單,生膠膠質軟、薄、表面摩擦性能差,不易吃轉也不容易製造旋轉。所以生膠打法簡單,只能以擊打以打速度為主,生膠打反膠就是以速度壓旋轉,頂住和牽制對手,讓反膠選手來不及摩擦球,只能跟著生膠的節奏打。

反之,打生膠,就是要以旋轉壓速度,由於生膠表面摩擦性能差,當你能製造出足夠的旋轉的時候,生膠膠面會打滑,讓選手失去控制力,不打自敗;勝負的關鍵在於誰能打得更主動,先壓住對手的特點發揮。

相持時,多拉前衝弧圈球,同時儘量控制回球保持低弧線還有超強的上旋,球出臺,將對手逼到遠臺。打出旋轉,不要打速度。

意識在對手之前,對手的優勢在反手,如果對手準備打反手,儘量先把球打到其正手位,然後再打其反手。

總之遏制其發搶,相持時,多拉前衝弧圈球,儘量在遠臺或是中遠臺多打回合,生膠掛不住球。

發球要急要轉,突破生膠要以發力攻為主,拉弧圈球為輔,注意生膠旋轉變化,即搓過來的大部分是不轉球,而推過來的會下沉。

(二)I. 進攻方面:


  1. 髮長球到反手,因為這種打法限制了他們的站位,使得他們必須靠前。這樣可以打亂他們步法,降低他們的接發球質量。如果發側上旋到底線,他們後退一步再接球的手法一般都是碰,碰過來的球帶有下旋,至於回球下旋的強度就要根據自己發球的速度來看(發球越急,回球的下旋越強烈)。落點大都是半出臺球最適合己方搶攻;如果發的是側下,他們回球落點就不是很固定了,不過一般都在近網處,回球幾乎沒有下旋,可以選擇直接暴挑。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多發側上到反手,這樣有利於自己進攻,回球落點也比較固定。


  2. 發短球(兩跳都不出臺)到中路偏正手,這種球儘量不要發出側旋,(以防對方借轉不利於自己進攻)發轉和不轉即可。對手一般回球的旋轉都不強(大多是不轉),可選擇直接搶攻。


  II.防守方面:


  生膠正手進攻的球一般比較沉,在防守的時候可以根據球速先做初步判斷:一般來說,球速如果比較慢的球會很沉,這時借不上力,必須靠自己的摩擦把球送出,此時的感覺就有點像拉下旋球;如果球速比較快(是對方主動發力)時,這種球也有些沉(帶有下旋,但不是很強烈),可以借上力把球頂回去,下面主要談防守這種來球的手法:


  1. 如果打到反手,防守時用搓球的板形(大約與檯面成60度),在上升期就觸球向側面摩擦。這種防守方式主要是通過借力與調整板形相結合的方法來克服生膠“沉”的特點。


  2. 如果在正手,還是需要借力。還是搓球的板形,上升期觸球。此時主要靠腰的力量將球送出(用腰部的力量來增加回球穩定性,此時手臂與手腕都不要動,完全靠腰部發力)。不過筆者不推薦以上方法,以上方法只是偶爾用來打亂對方節奏,否則對方可以連續進攻。以我的經驗來看,這種到正手的球必須要拉,硬著頭皮也得拽起來,哪怕拉高吊或是假弧圈……以防對手的連續進攻。再者,這是變被動為主動的好機會,不能隨便就放棄。


  生膠拉過來的球防守起來相對容易一些,這種來球與反膠擊打過來的很相似。


(三)和生膠打,球一定要長,頂住他們的反手,讓對方在近臺無法發力.
  如果能逼得他們後退,打不著上升點,你就贏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