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在明朝历史上有这么个王爷,他生性顽劣,在幼年时便遭祖父厌弃,但却是其父亲一度最喜欢的儿子,因在战场上屡建殊功,此人一度将要坐上太子之位,但最终却功亏一篑,此后,他便开始骄横放纵,屡起祸端,在成祖、仁宗、宣宗三朝惹出了不少的麻烦,最终被侄儿扔到铜缸里烧死,结局极为凄惨。


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朱高煦处刑图

这个令明朝四代皇帝无比头疼的王爷,便是汉王朱高煦,朱高煦是成祖朱棣的次子,神宗朱高炽的亲弟弟,天生生性凶悍,言行轻挑,太祖朱元璋在世时,面对这个孙儿非常厌恶,在朱棣所有的儿子中,朱元璋最欣赏以儒雅仁爱著称的朱高炽,并亲自立他为燕王世子。

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明仁宗朱高炽

不过,朱高炽由于双腿行动不便,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个人形象很差,常常让朱棣感觉不满意,朱棣既然对长子心生不满,自然便给次子带来机会,朱高煦不仅相貌颇向其父,而且勇武绝伦,曾在战场上多次救助朱棣,后者在感动之余,曾经对他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努力吧,世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zhudi)

这被很多人视为朱棣有意朱高煦接班的信号,然而等到朱棣篡位称帝后,却考虑到朱高炽仁慈贤明,而且又是父皇亲自指定的世子,而朱高煦虽然屡建奇功却过失太多,所以权衡再三,还是决定维持原状,朱高煦感觉被父皇当猴耍,被屡屡口出怨言,还时不时的在京城闹市,影响恶劣,朱棣对朱高煦既失望又担心,为防止他闹出更大的乱子,子便把他赶到乐安,非有诏旨禁止他再入京!


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朱高煦剧照

朱高煦对于老爹的良苦用心根本不买账,心怀怨念之余,便积极策划谋反,朱高炽虽多次劝诫,但后者仍不肯悔改,等到任总、宣宗先后即位,非但没有追究朱高煦的罪行,反而对它刻意笼络,希望他就此打消造反之心,安安生生的做王爷,可朱高煦却把兄长和侄儿的好意当作软弱,在一番紧张的部署之后,还是在宣德元年8月举起了反旗!

宣州获悉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后,听从大学士杨荣的建议,决定亲征,很快便打到乐安城下,城中居民听闻皇帝亲自来攻,很多人便想着倒戈,将朱高煦抓获后献城投降,朱高煦刚刚竖起反旗,便发现已经是穷寇末路,为避免落得被出卖的下场,便亲自献城投降,就这样一场本来会给帝国带来大动荡的叛乱,竟然离奇的收场,朱高煦被迫投降后,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将朱高煦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不过宣宗念及朱高煦是自己的亲叔叔,不忍心将他处死,只是将其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算是给他留了条活路。

明朝最不安分的王爷,被4代皇帝头疼,最终被扔到铜缸中烤死

朱高煦造反

按说,朱高煦犯下的可是灭门大罪,如今却得到宣宗的宽宥,可称得上幸运至极,如果识相一点的话,朱高煦应该洗心革面、真心忏悔,给侄儿留下一个好印象!

可朱高煦是个狂妄至、极死不悔改的主,不久后便因为一个作死的举动,把自己和儿子送入鬼门关。

原来宣宗某日闲来无事,便起驾到西安门,看看朱高煦改造的如何。等到了囚所,宣宗对叔父嘘寒问暖,关切的不得了,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者催趁皇帝不注意,伸出一脚将他绊倒,皇帝一时间狼狈至极,反观朱高煦却是得意洋洋,宣宗怒火中烧,便让侍卫用300斤重的铜钢将朱高煦兜头扣住,想把它困在里面,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只一会功夫,便用头将铜缸顶起来,并扔倒在地,宣宗见状,怒不可遏,杀心顿起,便命人将朱高煦锁在铜缸中,然后在周围点燃木炭,最终竟然将叔父活活烤死在铜缸中,随后宣宗又下令处死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算是彻底消除心腹隐患。

朱高煦是被杀时,年仅46岁。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请订阅点赞、评论、分享,我们会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