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题:2020年最佳理财工具,你了解多少

全球投资风险急剧上升

3月15日的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至0,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结果美股股指期货并不买账,直接触发5%的跌幅限制,又一个跌停。本周开盘,直接引发三天连续熔断,这也是10天内美股出现4次熔断。

受外围股市的影响,A股上证指数4天下跌了近6.5%。好多人在朋友圈吐槽,去年一年在A股赚到的钱不仅如数亏回去还倒亏了好些钱。对很多人来说,又要经历一次惨痛的被割韭菜的过程。

如果你能理解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股市的影响,就会明白降息和量化宽松计划对拉动股市并无任何作用。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不是新冠肺炎病毒抗体,无法直接消灭病毒,也就无法终止疫情扩散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对全球股市的影响。


理财专题:2020年最佳理财工具,你了解多少

2020年3月15日国外股票市场

利率下行风险显现,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

疫情对全球影响终究来说也是历史长河的一个插曲,但是从这个插曲当中,我们应该意识到:0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美联储难道会不知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是病毒抗体吗?0利率只不过刚好顺势而为而已。

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发达经济体就已经步入低利率时代,最近几年开始步入0利率、负利率时代。根据新浪财经数据整理,全球约30%左右的国债沦为负利率。中国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在最近20年也从10%一直跌到1.5%,10年期国债利率也仅为3.038%。2019年,招商银行钱端暴雷,很多人反嘲“5%的收益率也有资格暴雷?太不要脸了!”。但是,如果你了解目前的利率状态,也许对钱端的暴雷就不觉得奇怪,毕竟相对于10年期国债利率3.038%,钱端5%的收益率绝对算得上高收益了。


理财专题:2020年最佳理财工具,你了解多少

根据新浪财经整理的各国国债利率(数据截止到2019年8月20日)

在当下,股票投资和银行存款都不是好的理财产品,当然A股的股市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是也是存在投资风险的。


真正好的理财产品,应该不仅能够对冲投资风险上升,也能对冲利率下行风险

那有什么产品满足这两个条件要求呢?

2020年最好的理财工具——年金险

有,那就是保险公司的年金险产品,主险预定利率3.5%、万能险保底收益率3%(现行结算利率为5%至6%),保本保息、锁定终身收益。

保本保息可以有效对冲投资风险上升。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529600/index.html)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息,但该份意见第三条明确将保险公司养老型产品从新规上划出,也就说保险公司发布的年金险产品不适用打破刚性兑付的规定,写进合同白字黑字的利益必须按保单合同执行。这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年金险产品将投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安心收取合同写明的本金和利息。

锁定终身收益对冲利率下行风险。年金保险写进合同的固定收益可以长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而将利率下行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完全不受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

也许有人觉得年复利3.5%的收益率太低了,说明我们还没有从前几年P2P营造的高收益假象中回到现实中来。看看2019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才3.038%,而且还是单利。什么是单利呢,就是利息不会于产生利息;复利是利息还会产生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年复利3.5%的年金险产品为例,持有保单60年,每年单利就高达11.46%,这个收益水平相当于巴菲特的投资水平了,要知道,从2000起,巴菲特的年投资收益率平均也才9%左右。

理财专题:2020年最佳理财工具,你了解多少

年复利与年单利对应表

也许有人疑惑:“全球经济如此不景气,保险公司怎么保证能赚到比3.5%更高的收益呢?”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

这个就涉及到保险公司保费资金的运作渠道了。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资金是不可以去做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的,但是就并不代表保险公司就没有能力获取比承诺给投保人更高的投资收益。因为保险公司由于资金规模大及投资渠道上的优势,可以投资很多我们普通人所无法投资的优质项目,比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专项债中广核核电站、三峡大坝、京沪高铁等债券项目。以中国太平保险披露的为例,通过投资南水北调、北京京投地铁、中广核电站等债券项目,给客户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类似的还有其他国内的保险公司,均通过这些项目获取了不错的收益。

理财专题:2020年最佳理财工具,你了解多少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专项债券评级及收益率(摘取)

众所周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专项债不仅收益率高而且安全,但是并没有对个人开放投资,主要是因为资金门槛要求高,同时债券期限比较长。一个国家级别的建设项目所需要募集的资金可能是几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个人投资者100万1000万对这些项目来说就算不上什么,所以也只能开放给险资或社保基金等机构去认购;其次,这些债券项目投资期限也往往比较长,比如10年20年甚至30、40年,因为重建设项目一般工期比较长,收回投资成本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这也就要求购买债券的机构必须要有长期的资金,明显就只有险资和社保基金满足资金期限的要求。

这两点也就限制了我们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到这些优质的投资项目了,只有通过保险公司,我们才可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些优质投资项目当中去,获取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

看到这里,可能还会有人问:“目前市场上还有比3.5%更高的理财产品呀,比如银行大额存单年息4%?”这种短期高收益的产品,其实市场上还是不少的,但是都有各种缺点,比如资金门槛限制、期限限制等

。以银行大额存单为例,门槛是20万元起存,而且还只是3年期,3年之后还得再考虑去哪里找到无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资金门槛限制也没有期限限制,像P2P这类的理财产品,本金都没有保障。所以从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来说,通过保险公司年金险去间接参与到优质投资项目,比短期的高收益产品来说更加值得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