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从“石商”到“藏家”,从“捡漏”到“精品专购”(包括以为的“漏”和“精品”),过去和现阶段的奇石买卖与购藏,都存在很多的“以为”成份,或对眼就好,或以为值当就好,这是当代赏石文化初级阶段的市场特征。故有“一眼石”之说,而“捡漏”、“猜着买”所导致的走眼现象也较为普遍。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一眼石有两解,一为一看就是好货,一为一见钟情,然却不一定就一眼万年。过去笃定的“灵物”,如今看来却死气沉沉而很想淘汰的比比皆是,所以现在认定的“神品”,将来又将如何,这就是认识与审美标准的问题,因为认识会长大,标准也会脱去一件又一件神幻的外衣,让人看得越来越清楚,各个时期的标准是不同的,宪法也会不定期修改。一见钟情,各取所需谁也说不得,因为人家是为自己玩石头,喜欢就好,至于当时的眼光能否为今后负责,很多人是不会去考虑“终身”问题的,故而难免喜新厌旧。

若说“一眼石”还有清醒的主见,那么“猜着买”不仅心中没数,且有“捡漏”之心、投机之嫌和蛊梦正酣。“猜着买”的现象存在于石商和藏家之中,玩家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石商对于一些石头不十分确定时,猜会有人买,许能赚些钱,这是一种质朴的猜想;藏家对于一些石头常常会想,这个应该可以吧,也许很值当,特别是经过中医把脉之后灵异乍现,石头的魂灵在格局里绕来绕去,而且听说谁还问过价、出过价,谁还在谈,越听越着急的时候,因为关系“非同一般”立刻得到了很大的优惠,终于付出了妄念玄猜的代价;玩家出于创作赏玩的需要,多买创作所需的素材,最多存在合不合用的问题,但此时不合用,以后还有用。

现状便是如此。将来肯定还有为了喜欢而买石头的,还有为了创作赏玩的需要继续买石头的,而三级市场的投资购藏却会理性得多,这个石头该不该买、买得值不值,得给藏家一个令人信服的依据,其中一个依据就是“赏石身份证”。有了身份证,就不再东问张三西问李四左猜右猜值不值,买了之后心里踏踏实实。当然,我说的不是现在,但如果现在就有岂不更好。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关于影响石文化更大发展的因素,“石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是一个,“赏石身份证”又是一个(当然还有其他)。现在初级阶段的石头流转没有也无需身份证,大家都能猜,而因为没有身份证已经影响到了市场与石文化的向上发展,市场还没升级,一二级市场正在加速萎缩,在将来三级市场里,没有身份证就行不通了,就买不了机票、车票、船票,也住不了店、登不了天安门城楼……跟失信人员一样没人理。就像如今的藏界、艺术界不理我们的石头一样。

“赏石身份证”便是“品质保证书”、“定心丸”,每颗精品都有案可查,手机一扫网上一搜就能查证。它是精品雅石被整个收藏界所认可、行走于未来三级市场、进入艺术品市场的通行证。“赏石身份证”为精品雅石量身打造,服务于藏家及艺术品市场。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哪颗石头什么来头?它有什么内涵与修养?又有着怎样的性格?

哪颗石头的出生地在哪里,属于什么石种,曾以怎样的传奇被数易其手,都有哪些名家收藏过,哪些名人曾为其吟诗作赋写传记,得过什么大奖,入录哪些名典档案,这些都是石头“来头”的相关信息。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英雄不问来路,精品必有出处。普通石种也能出精品,因其在这一石种中出类拔萃;名贵石种却有其优势,就如皇家血统、出身名门、大师门下等等,若得形意则耀人眼目。精品的多次高价流转,便是市场的一次次肯定,其价值在价格上也得到了一次高过一次的体现,自然引起渴望与艺术品市场接轨的石友们高度关注。出自名家之手的石头,也算出身名门,被多位名家收藏过就像渡了一次又一次金,身价倍增不在话下。哪些才算名家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齐白石、张大千、马未都……古今名流政商大腕都是,作古的名家名人我们无缘交往,当今爱石、玩石、藏石的社会名流又寥寥无几,更现实的是业界知名有建树的藏家、玩家、学者,他们玩过、研过、藏过的石头便有了来头,知名人士题过名、吟过诗、作过赋的石头又增加了文化价值。得过大奖、入过名典档案的如今都有许多藏家追逐,价格不匪,如果“大奖”如奥斯卡、金鸡、百花等一样过硬,必将成为社会名流志在必得的争夺对象,期待石界终有一天能够评出真正的大奖……来头很有价值,来头就是价值——至少是重要价值的一部分。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来头”有价,而石之内涵与气质则是艺术藏品的价值内核,也是赏石身份证的核心内容。雅石作品一半天成一半人为,天成于形、质、肤、色、纹,人为于立意(主题意趣)、配座、命名、演示的表达及其所产生的人文意韵。因形赋意的创作及其作品,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杰作,人文意趣乃其内涵,顺其自然的天人合一则异于其他任何艺术作品的气质。具体不同条件的奇石与不同立意的结合,则能产生个性迥异的丰富多彩的雅石艺术作品。作品的优劣,石头有一半功劳,人也有一半功劳,因此其内涵意韵与气质,先由石引,后因人异。对于作品的解读评析,有一半石的天生,有一半人的妙意,二者缺一不可。这也应是今后赏石美学建立与教育的核心内容。

以上信息真实具体的反映在赏石身份证上,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无人言可畏之忧。

张卫:观赏石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此外,令人信服的品质鉴定,得有响当当的处以公心的专业鉴定机构,忽悠浮名者切勿入内。

聪明的藏家一边处理石头一边买石头。处理掉一些猜着买买错的,买进一些靠谱的,不断调整优化,而不是心灰意冷永不玩石,也不是继续贼溜溜的溜边捡漏。将来的“赏石身份证”不但能为藏家的调整以及未来的购藏帮上大忙,也将成为有序购藏与交流的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