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观赏石的价格依据是什么?有人说黄金有价石无价,当然这个无价更多是无法定价的意思。也有朋友说观赏石取决于个人喜欢程度,喜欢就有价值,不喜欢就无价值。还有人说观赏石价值在于宣传,在于包装,在于藏家名气,所有这些几乎都是说观赏石无法定价或定价难。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石界是个大熔炉,人群混杂,水平参差;再者又石种众多,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石种中的精品全部玩到。说石头无绝对价格是完全正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同样的石头也会是不一样的价格。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没有人,就没有价格一说,没有市场、没有买与卖也不会有价值的概念。观赏石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价值,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的阅历是不同的,审美能力是有高低的,拥有的财富是不平衡的。但这些不代表观赏石无法估价,无法估价也可以说准确估价,但可以做到范围估价。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价值体系人是主体因素,观赏石的不好定价也主要是人的因素。观赏石可以说是门槛最低的收藏,河边沟岔随便捡一块,收拾一番,配个底座摆在家里,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观赏石。然而,观赏石还有个特殊属性,就是平凡之中出神奇,有的极品石可能翻遍一条大河也再遇不到同样级别的了,这样一算精品的观赏石也就确实珍贵了,所谓的奇石稀缺,实际是精品的稀缺,普通观赏石则是铺天盖地的。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话接着说回来,奇石价格的不清晰,或者说混乱,其实主要是玩石人员组成的混杂。石分三六九等,而玩石人更是分若干级别。玩石人赏石能力等级的差距越大,看到的价格差也会越大。比如,几位赏石的能力强的人看同一石头,他们所看到的价格差就相对较小,一群赏石能力差的人看同一块石头,价格差也会相对较小,因为赏石能力的限制,他们看到的等级差距也是小的。而赏石能力高的群体和赏石能力低的群体同看一块石头,结果一定是五花八门了。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越是赏石能力强的人对石头的估价也是越靠谱的。赏石能力的提高,需要多走、多看、多学;同时要多买,多买是对自己的检验,通过自己石头的分类,分级来提高自己的赏石能力。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交易,尤其是卖,与其说买是对自己的检验,而卖也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石头价格的肯定,也算是通过市场来检验自己。比如藏家张卫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和观赏石打交道,即是藏家,理论家,也是商家,就是在大量的买与卖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其中也包括价格判定能力,可以说张卫先生的水平是高出那些纸上谈兵的专家若干个台阶的。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石界的繁荣主要是依托大众,而高价格石的交易往往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一类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购买只是单纯的一厢情愿的喜欢,这样的群体实际是不太大的,因为他们花钱更多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他们几乎不会选择身边人看不懂的石头类,而是更喜欢把钱花费到奢侈品类上,对他们而言花大把的钱打赏主播可能更有意义。而大多数敢买高价格石头的人往往是石界的精英,他们清楚地知道石头的好与不好,由于有过大量的实际交易,能清晰而又自信地判定石头的大概价位。而交易经验少的人,即使有了一定赏石能力,往往也是极度自信而又极度的不自信的。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观赏石永远不会像真金白银那样具有准确价值,也不会像宝石类拥有小大众认可的范围价值。观赏石属于圈子文化,所以拥有的也是圈子价值。这个圈子指得是同类别:(不要拿造型石去问不玩造型石的人,也不要画面石去问只玩造型石的人)。同层次(水平的高低看石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观赏石的价值体系和古玩类似,但比古玩要复杂,因为古玩会有很多的同类别,同级别,这样就有了一定的定价的依据。而观赏石的独一性是最突出的,理所应当也就最难定价的了,而这也恰恰是观赏石的魅力所在。

尊括――浅谈观赏石的定价问题


如今是大浪淘沙的时代,浪得虚名、妖言惑众、自以为是的人会慢慢退去。随着广大石友赏石水平的逐渐提升,对石头认知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所谓的漏难捡了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