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到底吃不吃虧?


老實人到底吃不吃虧?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直被很多人當作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但也有人說,世道澆漓,人心不古,老實人吃虧。是這樣嗎?

世俗成見,老實人吃虧

比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八面玲瓏的人,比起明裡一把火,暗裡一把刀陰險使詐的人,比起曲意逢迎,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人,老實人實事求是,不文過飾非,常常被認為死腦筋,不通融,一條道跑到黑。

中國人的智慧,講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騎牆,說白了就是兩頭討好,誰也不得罪。

高山裡沖刷下的石頭,不管長了多少稜角,裹挾在泥沙中磕磕碰碰,終會有一天都變成大同小異的鵝卵石。

老實人到底吃不吃虧?


當年參觀南街村,他們搞集體經濟,為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求生存,也不得不認同“外圓內方”的經營原則。怎麼講呢?社會上的一些潛規則,他們不認同,但也不反對。

不講規矩的地方,老實人才會四處碰壁

我們從生到死都被一張無形的關係網嚴實實的罩裹。女人生孩子,不給醫生塞紅包,他會瞪著死魚眼睛,悠悠地問:“大人孩子,你保哪個?”逢年過節,家長們打聽老師到底喜歡什麼,生怕孩子不受待見。單位裡評職稱,選先進,擔心評委們大筆一揮,讓你名落孫山,得請吃請喝提前做足功課。甚至害怕百年之後, “死無葬身之地”,也得走捷徑,託關係。

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往往會付出代價,這是不作偽的代價

魯迅一篇文章裡寫到: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假話的被好生招待,說實話的反而遭棒喝。

但是,為什麼我們還在提倡做老實人呢?

假的永遠真不了。無論他身上擁有什麼光環頭上戴著什麼帽子,一旦滑向弄虛作假的泥潭就會越陷越深,最終導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從古到今,不管是竊國大盜,還是蠅頭小貪,都是從慕小利,貪虛榮開始的,耳根子軟,抬轎吹響的才有用武之地,手指頭癢,國庫公物才會偷偷納入囊中。多少清正廉潔之士,在觥籌交錯之間,耳鬢廝磨之際,就是動了歪心思,打起了小算盤,才被別有用心的人拉下水。一己之私不動,老實之根不搖,再大的風雨都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本色。

老實人到底吃不吃虧?

老實吃的是一時之虧,不老實吃的是一世之虧

紙包不住火,雪裡埋不住孩子。狐狸的尾巴總會有露出的一天。欺騙和謊言,往小處說,可以讓兄弟反目,眾叛親離,因為親情的維繫全靠真心誠意;往大處說,可以葬送黨和國家的事業,對黨不老實,對國家不忠誠,辜負人民的希望和重託,這些人免不了自食其果,接受黨紀國法的制裁。

老實人路更長遠

遵紀守法,清清白白的做人,一時一地可能會受點委屈,遭點磨難,或者被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看作迂腐。但是,我們擇友,會選擇赤誠相見的人,講真話的朋友讓我們終身受益。單位用人,也樂意提拔秉公辦事,堅持原則的人。歸根結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靠的是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的人,靠的是老實人。

老實人,不會吃虧。一個合理的社會,也決不應該讓老實人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