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数据造假 这个“马蜂窝”该不该捅

今年世界杯期间,相信大家都被一则神广告洗脑了,并且深刻的记住了一句话: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马蜂窝凭借这则广告一时成为舆论焦点,也让很多人第一次真正记住了“马蜂窝”这个品牌。


涉嫌数据造假 这个“马蜂窝”该不该捅


时隔三个多月,一篇题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 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再一次把马蜂窝送上了舆论风口。这篇文章直指旅游社交分享网站马蜂窝上的2100万条“真实用户点评”中,有1800万条都是“通过机器人和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涉嫌数据造假 这个“马蜂窝”该不该捅


今天我们且不分析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就来说说数据造假这件事。

一直以来,数据作假、水军遍布是互联网行业的诟病,这在行业内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且这个毛病不只存在与国内互联网企业,而是全世界互联网圈的通病。


涉嫌数据造假 这个“马蜂窝”该不该捅


为什么这种现象的出现如此频繁,甚至屡见不鲜?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谈一下互联网产品的玩法。

1、在“用户为王”的理念下,很多互联网产品最在意的就是用户规模。一个平台从 “0”做到“1”,靠的是用户的不断积累,尤其是产品还处在“0”的时候,用户积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互联网产品善用“巧劲”,利用爬虫或者水军来填充内容,给人以繁荣、很多人使用的假象,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数据造假有时纯粹是给投资人看的。互联网繁荣的这几年,也是投融资市场大跨步的几年。如今,互联网推崇“风口”经济,大家都想占领风口,投资互联网新贵成为很多投资人的首选。很多互联网创业人士也很好的抓住了这样的机遇,自己拿着好的商业计划书,找到投资人,如果成功融到资,最后不用自己花一分钱,最终还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是融资也没有那么简单,毕竟投资人都不傻,你作为创业企业要融资,投资人会严格审查你的后台统计数据,活跃用户数,各种报表和数据,还会找公司的很多人谈话。为了应付投资公司的人,融资者也有很多套路,把数据做漂亮当然是第一要务,这些潜规则在行业内都是心照不宣的。

3、很多小型创业公司特别有意思,比如在天使轮融资500万人民币,他们对外就会宣称融资500万美元,为了宣传和推广,他们各种不遗余力。他们如此卖力宣传,为的就是获得更多的融资,钱多好办事,太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盼望靠着这条捷径快速迈向成功。

假设马蜂窝这件事情为真,他们评论数据及爬虫造假,无非也就是两个目的。

一个是给用户看,给用户造成他们产品繁荣的假象,让用户产生信任感,就会更多使用他们的产品。

第二是给投资人看。如果用户量少,社区评论不活跃,说明产品不行,产品不行投资人怎么会跟投呢?

“马蜂窝”事件当然不属于个案,每个行业都有属于他们的公开秘密,身处其中的人都心知肚明,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然而正是因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见怪不怪,最终导致了造假、欺骗之风蔓延,以至于很多很有希望和前途、不会造假的公司很难生存,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所谓,劣币驱良币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社会残酷的一面。

我非常佩服第一个敢于捅马蜂窝的人,这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和有价值的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敢于站出来说真话,不畏惧挑战固有的规则,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大多数的我们都会碍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和人际压力,对眼前景象视而不见,随波逐流罢了。

最后,不论马蜂窝数据造假事件是自己有意为之还是竞争对手恶意陷害,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圈数据造假的口子已经被扒开,已经被大家拎到了台面上公开批判,这是行业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