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從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彩禮的雛形,婚姻六禮中有個環節叫納徵,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但是那個時候的彩禮並不貴送的也不是真金白銀,周朝的時候,送的是一隻大雁和幾張鹿皮。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到了漢朝,這個彩禮就要漲了不少,除了要東西以外還要錢了。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到了宋朝,彩禮錢就變得比較多了,這也是和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係,但是宋朝更流行的厚嫁,就是妻子過去的嫁妝一定要多,嫁妝的多少決定了妻子以後在婆家的地位。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到了清朝的時候,彩禮的錢變少了,大概只有90兩銀子左右,是一個七品官員兩年的薪俸,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萬元左右。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到了70年代,人們結婚的時候就是男女雙方有個鋪蓋卷就結婚了,後來講究三大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到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曾經明令禁止過任何阻礙婚姻自由的行為,在當時的時候也確實停了一段時間。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就是半袋米,爺爺經常去奶奶家幹活,就結婚了。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就是三大件,我家有二大件,當時也是不錯的,有臺縫紉機和自行車。我們這代估計要花父母一輩子的血汗錢了。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有人說彩禮已經變味了,不再是象徵性的意思一下,要的高了,感覺像是賣女兒,要的少了,女兒嫁過去也沒底氣,感覺娶了個賠錢貨。這個真是不好拿捏。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彩禮首先還是要的,至於要多少雙方條件而決定,為什麼雙方呢!如單有一方條件太突出,彩禮都要照顧條件較差的一方。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所以門當戶對很重要,如在大城市彩禮可以象徵形的要一點,畢竟大城市的房子是最貴的,不過房子和車子,二個人要規劃好。女方可以彩禮少要,男方在買房子的時候要加上女孩的名字比較好。女方可以負責房子的裝修家電等,內部設施。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好處就是其一有一方想離婚的時候都會考慮,房子的價格,後面自己能不能面對。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其二房子一旦是二個人共同的家,心裡都會有歸屬感。對以後的生活是件好事。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在這裡,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簡單說一下。我是很支持彩禮這個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的,既然幾千年流傳下來了,必然是有道理的。我們應該尊重傳統。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給這個彩禮只是表達一種敬意,重點在於“禮”字,是雙方締結婚姻的禮尚往來的開始,並不是一些女的說的補償爸媽的,更不是有些偏激的男性朋友說的是女方販賣女兒的。婚姻是什麼?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標誌著兩個新人從此以後有了聯繫,送給岳父家彩禮是宣告天下,從此我們兩家開始成為一家人,從此刻開始我也成為你半個兒子了。這是彩禮的意義。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禮儀。

彩禮是怎麼來的,我們該要彩禮嗎?

好了,總之一點,同意要彩禮,可是並不同意那種漫天要價的特例吧。那種天價一樣的彩禮對社會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要的太多容易喜事兒不歡而散,要的太多的話容易造成社會的攀比浮誇風氣。無形中增加男女雙方之間的矛盾。雖然常言說得好,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