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幸咖啡做空解读带你学销售审查

文章干货稍微有点长,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1、瑞幸咖啡全程分析回顾

2、瑞幸咖啡幕后的悬疑剧及影响

3、做空报告的销售审查解读



瑞幸咖啡事件解读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最近浑水基金发布的89页做空报告,导致股票两天大跌90%事件.就和当初瑞幸咖啡这个小蓝杯轰轰烈烈进入电梯轿厢,快马加鞭地赴美上市一样赚足眼球。贫穷的我怀着一颗吃瓜友的心挖掘了一下整个事件始末:

从瑞幸咖啡做空解读带你学销售审查


1、2017年6月,瑞幸咖啡成立,几个高管都是从神州租车空降,董事长也由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兼任,但注册成立的钱来自陆老板个人口袋,与神州租车无股权关系。这叫自己出来单干,给人又给钱。但是请注意,管理层出自互联网汽车租赁行业,无咖啡餐饮行业经验。

2、2017年10月,北京银河soho第一家瑞幸咖啡店开业,此前全国无人知瑞幸。

3、2018年5月,门店数量超过500家,6月A轮大钲资本等投资2亿美元,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在之前就重笔投资过神州租车。而此前大钲资本创立后还没有一笔投资案例

4、2018年12月门店数量突破2500家。B轮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继续投资2亿美元,估值22亿美元。而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同样曾经大额投资给神州租车输血。星巴克用了20年时间开出3600家,而瑞幸只用14个月做到2500家(不得不叹,这就是烧钱的力量)。

愉悦资本此前同样没有投资历史。而陆正耀、黎辉和刘二海因投资合作及私交甚笃,被业内人士称为神州铁三角。

而彼时各类电梯厢、朋友圈和地铁公交站牌大家都快速认识了这个“蓝朋友”,封面的巨星也是不断扩容,汤唯、张震到刘昊然,全年龄全范围无死角的轰炸让消费者和机构似乎都忽视了一个事实——目前的瑞幸咖啡从股东到高管,到AB轮的投资人都不过是神州系的自嗨,自我炒作后的拉抬身价。

5、2019年4月,瑞幸广告主题自挂“国民咖啡,好喝不贵”光环继续狂轰滥炸,开店数量也超越星巴克的同时一跃成为行业规模第一。终于星巴克的股东贝莱德禁不住忽悠,带头美国其他机构投资瑞幸,开启瑞幸赴美上市之路。

6、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美国正式敲钟上市。发行价17美元,估值42.5亿。从创立到上市只用了17个月,刷新行业记录,向全球亮出中国速度。

7、2019年12月,瑞幸咖啡开店数量达到4500家,股价也一路飙升到40美元,俨然一匹狂奔的大黑马。

8、2020年1月,瑞幸咖啡继续发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通告,推出和无人售卖机 “瑞划算”,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个场所。股价继续一飞冲天至51.38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同样在这个月大钲资本减持4400万股套现约15亿,早连本带利收回投资,手里还持有12%股份。实控人神州系陆正耀、钱治亚等人的股票陆续大半质押套现175亿。注意减持没有铁三角另一位刘二海的身影,直到现在也一股没有卖出。

8、2月1日凌晨(周五),浑水称收到匿名者对瑞幸咖啡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指出瑞幸咖啡下半年虚增销售额约22亿,而前三季度瑞幸总收入才30亿,瑞幸股价一度盘中跌去26.5%。接着瑞幸咖啡这枚地雷就在被慢慢引爆。

  · 2月3日晚(周一),瑞幸在SEC发布公开回应,坚决否认所有指控。

  · 2月4日开始,瑞幸股价逐日回升,2月10日已经恢复到被做空前的水平。

  · 2月5日,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

· 3月31日,瑞幸咖啡看跌期权大额成交220万股。这么准确的踩点,如果背后有神州系的话,当真吃相不要太难看。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自爆”公司存在22亿元的财务造假,瑞幸股价一夜跌去75%。而按照规定4月份也必须披露2019年报,想来也瞒不住了。

· 4月3日,股价再跌15%。

· 4月5日,瑞幸咖啡称自查造假系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刘剑,股价再跌18%,收盘4.39美元。

· 4月7日,瑞幸咖啡停牌。

炒作背后是悬疑剧还是闹剧?


至此瑞幸咖啡事件背后推手,逐渐浮出水面,作为神州系铁三角的陆正耀、黎辉和刘二海分工明确,陆负责统筹内部企业运作,黎刘二人负责高层级外部资本运作。同样的高管团队、同样的资本机构和中介,用差不多同样的套路忽悠一个“神州租车”2.0版本。按照神州之前的炒作套路也是不断补贴价格战整死同行,获得市场份额后提高价格回收利润。整个操盘团队十分的力气,一分花在企业管理上,三分用在营销推广,剩下的六分力气全用在资本炒作。

这次的如意算盘也许就错在打法并不适合于咖啡这样的低门槛红海行业,当不能安心做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也没有顾客忠诚度,价格一旦提高顾客也就流失了

从17个月上市的顶配光环,到几天跌掉90%只剩底裤,一堆知名投资机构被收智商税,真是一场低劣闹剧。

但这场轰轰烈烈的闹剧还是有疑点:一是为何刘二海的愉悦资本没有退出?铁三角出现了内部矛盾?二是自爆造假的时间节点有些突兀,看起来像是瑞幸内部管理团队出现分歧。这是一张金融游戏里的悬疑剧叠加闹剧,后续咱们在跟踪。

从瑞幸咖啡做空解读带你学销售审查


当然最终瑞幸把造假这个锅甩给个别员工的做法,政府和市场都不会认可,瑞幸咖啡公司未来想必也不会好过,现正在面临美国的证券欺诈起诉和中国证券会的双重审核,以及千万民众的口诛笔伐。而对于操盘的神州系资本来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能不能最终逃脱制裁,是直接丢摊子退市公司重组,还是迫于压力擦屁股,我们拭目以待。

同事这波操作在压根不是中国企业割美国韭菜那么简单和正义,这会给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中概股打上“欺诈”的群体标签,更严重地透支了国家信用。对于浑水基金这类做空机构来说,不排除趁机捞钱的动机,但做空历来是发现市场真实价值的有效机制,好的企业不怕做空。

做空瑞幸咖啡用的销售审查,人人都能学会


目前瑞幸事件并没结束,然而让笔者好奇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浑水基金的89页做空报告,主要内容是依据门店数据推测是2019年下半年虚增70%以上的销售额,约22亿,而全年的收入估计46亿。并且根据每杯咖啡的平均售价推论门店其实在持续亏损,而不是瑞幸官网宣称的在第三季度开始盈利,从而引起股票大跌。

瑞幸咖啡季报显示门店平均卖出440杯每天,均价为15元每杯。虽然实际情况估计是平均每天卖出220杯,每杯10元。而星巴克2019年这个数据估计每家门店每天平均可以28元每杯卖出320杯(从单价看相比星巴克确实是买一杯送两杯),还不算茶、蛋糕和咖啡豆这类,具体在看看做空报告中是如何对瑞幸咖啡门店销售额进行审查的:

1、我们调动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进行实地监控,记录了981个工作日的门店流量,覆盖了100%的营业时间。门店选择基于城市和位置类型分布,与瑞幸所有直营店的组合相一致。

2、我们收集了25843张顾客收据,发现瑞幸夸大了其每件商品的净售价至少1.23元人民币或12.3%,以人为地维持商业模式。真实情况下,门店层面的亏损高达24.7%-28%。排除免费产品,实际的销售价格是上市价格的46%,而不是管理层声称的55%。

报告看完 ,商业地产从业多年的我恍然一悟,这不就是一部全国版的饮品销售额审查吗?报告采用的数订单、算客单价也是最常见的销售审查技巧,通过将销售额拆解为消费单数和客单价进行双维检查,这属于是商场营运工作中的一大核心——销售审查。

而顺着销售额的底层数据逻辑就能更好地明白89页报告中各种视频、收据、订单和优惠券审核原理。

如果你明白日常营运销售审查的套路和技巧,并且足够敏感的话,你也可以提前判断应该做空瑞幸咖啡。无独有偶,同样在201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曾和一位做营运的朋友一起去广州某个商业体,在午餐时间在一楼瑞幸咖啡点单,坐了一个小时之后,朋友告诉我这家门店平均一天卖不了300杯,一年销售额120万左右,估计处于亏损状态。

如何推算?当时门店有两台咖啡机,一台收银机,三个员工负责饮品制作及收款,恰属于忙碌期,高峰期我们掐时间推算平均三分钟做出两杯(即每小时40杯),以此作为节假日和周内高峰期订单量。而过了1点半时候平均8分钟才会有人点一杯(估计即每小时8杯),我们以此为基础计算闲时订单量,写字楼的营业时间为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

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每个月30天,每天营业15小时。4个周末8天,8天周末高峰期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其余时间为闲时。周内预计三个小时高峰期,其余时间为闲时。则周末一天平均制作424杯(10*40+3*8),工作日216杯(3*40+12*8),一个月合计8144杯(424*8+216*22),每天平均271杯(8144/30).每杯咖啡用掉优惠券10-15元,按12月一杯预计,一年销售额117万,再扣掉税金、三个员工工资,租金水电和材料费,大概率亏钱。而这还是一线城市核心地带啊,想来其他门店只能更惨。

就这样不要专业知识,只通过符合常规认知的办法在门店进行“销售额审查”,普通人就可以快速了解一家企业的实际生存状态。

而具体在商场营运工作中是如何开展销售审查工作的呢?首先需要了解具体什么叫销售额。

销售额定义:“是指租户利用该商铺从事经营活动的全部实际收入,销售额=消费单数*客单价。表面上很好理解,实际门店运营中由于各类促销活动、优惠券、会员积分和线上销售等,对于厘清租户实际销售额都会产生困难

比如一张收据显示瑞幸咖啡一杯香草拿铁原价25元,顾客下单时使用商场代金券抵扣5元,瑞幸新用户优惠券抵扣5元,瑞幸会员积分抵扣3元,最好还有一个满减20减2活动,最后一杯咖啡实际微信支付10元。而支付成功后瑞幸为了刺激二次消费继续向顾客发放老用户优惠券3元,

请问这种情况下对这杯香草拿铁的对应销售额是多少?

答案A:28元。不对,作为门店我总共才收取了10元,其余的满减和新用户优惠券不过是自嗨,门店实际没收到钱

答案B:10元。不对,商场的代金券5元其实是会由商场返钱到瑞幸咖啡门店的

答案C:15元。这才是正确答案,或许你会问那积分和老用户优惠券那两个3块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收入核算的概念了,严谨一些需要将积分和优惠券对应的收入部分进行递延确认,实际上这笔订单产生的收入本月还不能完全确认15元,而应是15*15/18=12.5元,剩下的2.5元在顾客下次使用或者优惠券过期时确认为当期收入。

到此你深想就会明白三点:1、为什么浑水报告中要花大篇幅去讲解优惠券的使用情况,都是为了去弄清真实的客单价。2、通常你在各类软文中看到的瑞幸咖啡销售额很可能要比实际门店销售额大很多,大概率是原始标价,实际销售额打7折不为过。3、实际的销售额统计准确,财务账面的收入依然会更小,因此报告中饶有信心的指出,他们对收入的估计只高不低,瑞幸咖啡真实的收入情况只会更难看。

做空报告通过收集顾客小票收据和优惠券,解决了客单价的问题。只要再解决订单量的情况,就能够摸清实际的销售额了。而报告使用方案也堪称简单粗暴,直接拍摄柜台视频整个营业时间,数数每天取走多少杯咖啡,确实不管你是堂食还是外卖,终究你要从柜台拿走。这比在高峰期和闲时通过订单量推算会更加准确。

其实在商场日常的营运工作中,对租户销售额的审查也是要不断斗智斗勇,通常来说有主要以下几个手段:

1、日常巡场:通过各个时段客流的把控摸清消费单数,比如节假日、周末和周内的客流都不一样,营运通过整体客流和提袋率的把控可以对销售额有一个预判。

2、销售额采集:可通过定期收集销售额报表,收音机抄录和POS数据采集等来获取租户销售额,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不一定获取每家租户的许可,依靠员工个人魅力和沟通难以实现,应该是在招商谈判环节就在合同中设定权限条款。同时要求每年度提供经会计事务所审计后的销售额报表。

3、销售额测试:行业内通常采用神秘顾客,即测试人员在门店下单,月底核实该笔订单是否在销售清单中。

目前证券会已严令彻查瑞幸咖啡销售额造价,其实假如全国各个有瑞幸咖啡的写字楼和商场都按这套销售额审查办法来的话,想必真相早已大白于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