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至9月火災數據 這個“設備”能降低住宅火災傷亡情況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今年1至9月,全國共接報火災近18萬起,亡943人,傷597人,直接財產損失26.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4.9%、14%、11.3%和1%。

火災情況:

較大火災51起,比去年同期減少5起。

重大火災1起(9月29日,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一廠房發生火災,造成19人死亡、3人受傷),比去年同期減少2起。

未發生特別重大火災。

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警出動97.4萬起,比去年同期增加6.3%,共出動消防救援指戰員1004.1萬人次、消防車輛176.7萬輛次,共從各類災害事故中營救遇險被困人員12.4萬人,疏散轉移人員39.6萬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162億元。

統計表明,今年1至9月發生火災呈現三特點:

一是農村地區火災相對多發。

從分區域情況看,農村共發生火災9.9萬起,亡507人,傷260人,直接財產損失17.3億元,分別佔總數的55.2%、53.8%、43.6%和65.2%,其中較大火災34起,佔較大火災總數的66.7%。

二是住宅火災傷亡比重較大。

從分場所情況看,住宅火災亡742人,傷418人,其中亡人數佔總數的78.7%,傷人數佔總數的70.7%。

注:住宅火災之所以傷亡情況嚴重,筆者認為主要由以下兩方面因素:

一、是由於住宅戶內未安裝自動火災報警設備或雖安裝但出於停用狀態或控制室值班人員存在未按消防要求進行值班、應急處置情形,導致處於睡眠中的人無法識別/獲知火災信息,或錯失逃生、自救最佳時機,被火災煙氣所傷(如,三合一場所)。

二、居民樓內發生火災,煙氣灌入樓梯間(如電纜井火災、電動車火災)形成煙囪效應,居住在樓內的人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盲目向下逃生,在逃生中遇險。

如果安裝獨立式火災探測器,在火災初起階段,火災產生的煙氣首先集聚在頂板下方,安裝在天花板下方的獨立式探測器識別到火災煙氣後,會發生聲音警報,提醒處於睡眠中的人員及時進行自救處置。火災初起階段,火災很容易被撲滅。火災持續時間越長,撲救難度越大。

三是電、氣是引發火災主因。

從起火原因看,32.8%的火災是用電引起,45.1%的較大火災是電、氣原因引起。

  • 關注消防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災能力,能從根源上消除火災事故。人人都是自身消防安全的主角。

  • 居住建築、養老院、衛生院等建築室內安裝獨立式火災自動報警設備,能杜絕小火亡人事故發生。

  • 三合一場所,住宿區應與其他區域進行防火分隔,設置第二緊急逃生出口,安裝獨立式火災探測器,規範敷設電氣線路並進行定期檢查維護,規範用氣用電行為。

  • 根據需要配置防煙面罩、滅火器等消防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