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一场生死时速抢救——气管肿瘤导致严重呼吸困难


2020年3月29日我科急诊接诊了一位气管肿瘤的患者。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5岁,咳嗽伴憋气20天,憋气加重1天。患者轮椅来院,安静状态下喘憋明显,说话极其费力,端坐体位,不能平卧。外院胸部CT提示左肺占位,气管内占位,气管肿物位于环状软骨下平面,几乎占满气道,气管起始段明显狭窄。


疫情期间的一场生死时速抢救——气管肿瘤导致严重呼吸困难


值班医生刘锦峰主任、王彦君和唐朝颖医生仔细研读外院CT,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后,考虑肿瘤阻塞气管是导致呼吸困难的主因。但是肿物在环状软骨下方,紧急情况下环甲膜切开和穿刺都无法跨越肿物,更不能缓解呼吸困难。目前唯一可能建立气道的方式就是低位的气管切开。但是,患者颈短肥胖,气管的非肿瘤部分在颈段几乎仅存在理论上的可暴露范围。

同时,患者呼吸困难,难以耐受垫肩后仰的常规气管切开体位。更加剧了气切的难度。


此时,患者憋气持续加重,随时都有窒息风险,千钧一发之际,唯有勇于担当,尝试高难度气切,才有一线希望。三位医生迅速达成了共识。长期严谨的专科训练带来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危急时刻显得尤为重要,简单的摆放体位后,将氧气给到了最大,紧急气切操作急速又按部就班。尽管如此,在刚刚暴露气管时,病人开始了躁动,血氧快速往下掉,且气管位置随患者躁动难以固定,王彦君医生迅速用手探及气管软骨环,凭感觉切开,套管进去了,血氧上来了,一切转危为安。只有额头上的汗珠,还记得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在这短短的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死瞬间,平时的几秒钟、几分钟是那么短暂,转瞬即逝,但是对于刚才和死神赛跑的我们来说,时间则显得那么持久。最终,幸运的是,我们跑赢了,患者得救了。


最后杜杜想说的是,这一夜所发生的一切,在医院是很平凡常见的一幕,但是他却每一次都感动着我们,救治每一位患者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他们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