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领导人,这种重要性不是指他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而是很多专家认为,从他上台开始,苏联的体制走向僵化,直至最后的

解体。祸根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已经种下,没有人能够挽救这场悲剧的发生。

从履历上看,勃列日涅夫在卫国战争中只是一名中层干部,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战争结束时,他只是一名少将,距离苏联领导层还十分遥远。战后,勃列日涅夫进入中央工作,受到斯大林的赏识,开始步步高升。

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赫鲁晓夫虽然是个颇具争议的领导人,但他的勇气是毋庸置疑的。可正是因为这一点,引起了苏联内部很多实权人物的不满。

1964年10月,趁着赫鲁晓夫度假的机会,苏共中央突然举行会议,免去了他的职务,并推举勃列日涅夫为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时代宣告结束。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其实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当时的苏联政坛上,最有资格竞争这个位子的并不是他,而是苏斯洛夫和谢列平。这两人分别掌管着党务克格勃,实力都远远超过勃列日涅夫。

但是他们俩谁也无法取得绝对优势,便把勃列日涅夫给抬了上来,作为一种平衡力量。勃列日涅夫为人谦和,看上去比较好控制,和哪一方的关系都不错。这种情况和赫鲁晓夫刚刚上台时差不多,结果也几乎是一样的。

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没有人甘心做别人的傀儡,勃列日涅夫也不例外。他先任命老资格的柯西金,启动新经济改革,以树立自己的威望。然后分化瓦解苏斯洛夫和谢列平的势力,孤立他们。几年后,时机慢慢成熟起来,一件刺杀案让勃列日涅夫最终下定了决心,扫除所有阻碍自己的人物。

1969年1月22日,勃列日涅夫亲自迎接几位宇航员回克里姆林宫,他们刚刚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地面,准备参加最隆重的凯旋仪式。车队刚刚驶出克里姆林宫的大门,突然从路边跳出一名警察,双手执枪,对着第二辆轿车连开14枪

刺客显然是冲着勃列日涅夫来的,他知道勃列日涅夫应该坐在哪辆车里,一颗子弹也没有浪费。警卫人员很快制服了刺客,轿车司机当场身亡,乘客只受了点轻伤。勃列日涅夫则安然无恙,因为他根本不在这辆车里,改乘了第三辆车

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宇航员的凯旋仪式并没有被取消,只是延迟了一个小时,观看电视转播的苏联群众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信号恢复后,大家很快就忘了这事。宇航员们原本就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虽然受了点伤,但对他们的影响不大。直到很多年后,这起刺杀案才向外界披露。

那么,勃列日涅夫怎么会突然换乘另一辆车呢?原来是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通知他的,在凯旋仪式前的14小时,安德罗波夫接到二把手茨维贡的情报,有人意图刺杀最高领导人。

那名刺客的行动早就被克格勃发现了,他名叫维克托·伊林,是一名苏军中尉。因为反对苏联出兵捷克,而萌发了行刺的念头。他从部队偷走两支手枪,又从姐夫那里偷了一套警服,等在克里姆林宫的门外,准备行刺。

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伊林的偷盗行为没有逃过克格勃的眼睛,为了扳倒安德罗波夫,茨维贡故意延缓情报的上报,使安德罗波夫来不及采取行动。没想到,这个安德罗波夫也是不省油的灯,他一边向警卫部门强调勃列日涅夫在第二辆车,一边暗中让勃列日涅夫换到第三辆车上。

勃列日涅夫逃过一劫后,认定是内部有人想暗杀自己,便加快了清除政敌的步伐。谢列平、苏斯洛夫、波德戈尔内等实权派很快被一一打倒,赶出领导核心。即使是柯西金也没有逃过厄运,重新被踢了出去,新经济改革半途而废。从此开启了完全由勃列日涅夫主宰的时代。

五十年前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士兵刺杀领袖失败,间接让帝国崩塌

勃列日涅夫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进一步加剧了苏联体制的僵化和腐败。他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长达18年,苏联这条大船看似牢不可破,其实已经千疮百孔,没有人能够阻止最终的沉没。

这起刺杀案的真正受益者是安德罗波夫,他获得了勃列日涅夫更多的信任,日后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正是安德罗波夫。至于那名刺客伊林,被鉴定为精神失常,被关在喀山精神病院,直到1988年才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