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政协力量|“向心力”是这样凝聚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以各种方式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社会动员、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安定人心的工作,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组织动员广大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科学精准务实防控疫情、应对疫情中暴露出的上海城市治理体系存在的明显短板、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正常生活、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等深入分析研判,通过参与立法协商、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建诤言、谋良策、出实招。

战“疫”·政协力量|“向心力”是这样凝聚的

“紧急立法协商”凝聚抗疫共识

一天时间、20余位政协委员线上参与、提出104条意见建议。

2月7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发布当日起开始施行。此前,20余位政协委员参与相关立法协商,在一天时间内提出104条意见建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依法依规抗疫共识。

2月3日上午,牵头政协委员参与立法协商工作的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获悉,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就有关疫情防控的紧急立法(草案)征求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当即进行研究部署,动员组织有关专家委员提前做好准备。社法委在立法协商专家组微信工作群发出预告,并在委员履职和服务管理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上海政协通”上紧急建立专家群,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黄绮,市政协委员董敏华、张毅、游闽键、裘索、陆敬波、陈贵、童麟等20余位委员积极响应。

2月3日晚上6时许,市政协办公厅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决定》(草案)的征求意见函,“请于2月5日中午12点前反馈”。

立法时间紧急,征求意见的时间只有一整天,2月3日,委员们连夜对《决定》(草案)进行了研究,连续不断密集上传意见建议。一天之内,20余位政协委员共提交104条意见建议。2月4日晚,社法委对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从标题用词到具体条款修改,细密严谨。2月5日上午,由市政协办公厅函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疫情期间,需雷厉风行,亦不能‘任性’。抗击疫情,依法依规、规范有序、有条不紊,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说,“《决定》是充分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针对上海超大城市实际,为政府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及时提供强有力支撑”。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后,吕红兵等参与这项紧急立法协商的政协委员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动员,传递通过认真落实《决定》以达到对疫情更精准防控效果的正能量,“要上下呼应、有机联动,特别要重视基层意见的及时反馈,及早发现并修补薄弱环节”。市政协委员、提案委副主任,上海沪中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董敏华说。

与此同时,不少从事法律工作的政协委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为企业和市民提供相关法律服务,解疑释惑、安定人心,助力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界别副召集人、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发起倡议,第一时间集结起近60位优秀律师参与的法律服务志愿团,免费以在线形式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处理诸如隔离或治疗期间劳动法相关问题、保险相关问题,以及防疫期间遭遇的不正当价格问题等。

“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面向社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作为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法律部主任,市政协委员、社法委副主任,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裘索牵头了“海上新力量·同心抗疫”法律服务团的组建工作。除裘索外,市政协委员中的执业律师邹甫文、张毅、陆敬波、陈贵、董敏华、童麟、游闽键等也积极参与,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和邮箱,并提供点对点法律支持服务,根据咨询人情况进行线上或线下会议,以网络等形式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同时集聚服务团成员的力量,参与编写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材料,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深入走访调研助推“双胜利”

在防控疫情不松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上海这个超大型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市政协着力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凝聚人心共识,汇聚助力“双胜利”的智慧力量。

每半年对上海经济形势提出评估与分析意见,是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履职品牌之一。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评估分析有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研判”的主题。2月,连续3天,6场座谈会,10多家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士参与研讨,分享行业信息与应对策略,提出应对疫情影响、提振上海经济的对策建议。与会者普遍认为,尽管疫情短期对经济冲击较大,但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发生在上海乃至全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时期,有效的应对方案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微观层面因地制宜的精细化创新。专家和委员建议,应将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维护就业的措施与深度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适当下放职权事权给基层职能部门和产业园区,鼓励探索符合实际的改革创新举措,力求达到见效快、副作用小的效果。关注到疫情冲击下的小微企业,专家建议加大目前政策性小微企业担保基金的杠杆率,取消担保费。还有委员从“危”中看到了“机”,特别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通信、在线服务等产业面临的机遇显而易见。大家认为,上海应加紧研究布局,同时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释放政府的数字化治理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市场平稳供应,对维系城市运行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上海蔬菜产销出现阶段性市场波动,对菜农造成经济损失,对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立即组织农业界及其所联系委员,开展相关调研。前往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组织农科院研究人员与农户对接,进行技术指导等,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认为,随着人们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由简单的数量满足变为对质量、品种、安全性的全面满足,特别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疫事件、抵御突发灾害等应急情况,如何保障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市场平稳供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从建立健全本市地产农产品长远发展机制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提高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为目标,促进本市地产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面提升能级,并从加大市郊蔬菜产能、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应急政策措施和健全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言。

定于4月底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将围绕“加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展开协商议政,并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负责相关重点课题调研。实地走访、座谈讨论,自2月以来,社法委组织委员和专家开展了紧锣密鼓的调研,大家一致认为,疫情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充分总结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的相关经验教训,以落实完善“一网统管”为重要抓手,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相结合。

根据年度协商和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今年3月至7月,市政协将聚焦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和重大问题,就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开展调研讨论、协商议政。3月24日,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员会牵头召开的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开展协商议政工作推进会暨调研启动会上,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分析疫情后出现的重大变量,把上海未来五年发展放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空维度中再审视、再谋划,把长板和优势研究透,把短板和不足找准,积极提出对策建议。目前,市政协各专委会正在筹划组织委员为各个领域的“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建言。

海聊座谈会是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一项工作品牌,2月26日,今年首场海聊座谈会围绕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等热点议题展开“戴着口罩的讨论”。当日与会的委员多来自教育战线,针对在线教育如何兼顾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实现师生互动、保证教学质量等提出意见建议,讨论中,通过疫情考验让“教育信息化”更能经受实战考验,成为共识。

5000余篇建言尽显政协智慧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精准建言。新冠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全市各级政协、政协委员和统战系统成员冲在一线发现问题,用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庚子年大年初一,市政协委员中的民建会员集体酝酿形成了一件提案,提出以全维度禁止、全链条执法、全覆盖教育、全媒体宣传的“四全措施”根绝野生动物交易、消费行为,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后,民建会员中的33位市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尽快出台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地方性法规,并探索建立明确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黑名单和可以食用动物的白名单制度。

“市健促委等抓住疫情防控的有利时机,向全体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议。120余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修法进程,在全国开风气之先。”在第四十八场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提及了一件政协提案。这件名为“关于在全市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提案,执笔人是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郑锦。提案建议,加强健康教育、营造社会氛围、创建支持环境等,并把《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中原有的餐饮单位应根据消费者要求提供公筷公勺,改为餐饮单位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

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献良策。市政协常委、徐汇创客中心创始人邵楠牵头发起“上海复工一周企业实际情况调研”的在线问卷调查,从回收的一千余份有效样本中,梳理出六方面问题,对企业经营、用工、现金流、优惠政策感受度、防疫物资储备等情况逐一剖析,形成了“上海企业复工一周凸显的六大问题及六条建议”的提案,提出了统一复工复产审批条件、防疫物资调配应向企业倾斜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建议举措,以期让企业复工走上“快车道”。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下旬以来,市政协共收到34件相关提案。

1月29日,身为医学专家的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主委蔡威以“防控疫情期间来自防疫一线存在问题及建议”为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他基于调研搜集来自社区、疾控、医院等处于防疫一线人员所发现的问题,围绕政府行政指挥层面联动、重点地区入境人员管理、社区管控、临床防疫一线保障等,提出了更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的建议。2月12日,针对因疫情发生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履行合同或延期履行合同的情况,蔡威再度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建言尽快落实为企业开具“疫情为不可抗力”证明事项,以“尽力减少企业损失”。

市政协委员、民宗委副主任吴建荣提交了“发挥大数据功能,集中精力抗击疫情”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委员、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提出提交了“关于长三角地区联防联控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委员、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提交了“中西医合力共克时艰”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委员、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提交了“关于以多种措施帮助企业复工,恢复生产经营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下旬以来,市政协共收到5000多篇相关社情民意信息。

为确保相关意见建议“不断线”“冲一线”,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案委及时向委员们发布建言方向,引导委员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长效机制、冷思考等内容,提交高质量提案,并建立了提案审查和分办快速通道。市政协办公厅与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主动对接,确保各类意见建议及时报送,已采用了1200多篇社情民意信息,编报了400多期信息,其中“采取网上预约方式购买口罩,避免排队造成人员聚集”“开展网络教学‘停课不停学’”“呼吁出租汽车行业主动作为,向驾驶员发放统一补贴,减收‘份子钱’”“提供发热门诊门诊量实时查询,开通预诊热线”“扩大随申码使用范围”等数十项建议,得到各职能部门的及时采纳,快速转化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等的具体举措,在本市新近出台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中,亦有不少内容与委员建言契合。

上海各区政协也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上情下达”、社情民意信息“下情上达”渠道畅通,组织委员坚定履职,在疫情面前交上了勇于担当的出色答卷。

感 言>>>

吕红兵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除积极参与相关立法协商工作外,还围绕滞留海外的武汉游客回国问题、完善“同情用药”制度、尽快建立医疗器辅材信息平台、更好利用财税政策工具为抗疫服务等撰写建言。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该倾力履职,以专业能力提出精准建言。

邵林初 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蔬菜市场一度出现波动,市政协农业农村委第一时间开展“上海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市场平稳供应”课题调研,并采取网络组织委员、网络征集意见、远程协商、分散式反馈等新方式有效开展工作,提出建言,调研报告收到很好效果。

陈东晓 市政协委员、对外友好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党组书记

2月上旬以来,带领研究团队,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梳理出4份英文报告,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做法,当前的疫情发展更是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防控是一个战场,舆论则是另一个战场,有必要用国际“普通话”来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的努力作为等。

丁宝定 市政协委员,静安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静安区政协和包括委员与机关干部在内的政协人积极行动,彰显作为。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务”,抓生产、促发展是“硬道理”,静安区政协将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精心组织开展好各类协商活动,深入开展课题调研和资政建言。

许剑民 市政协委员、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医生,我明白,这次抗疫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我提交了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建言健全重大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防控机制等,与此同时,坚持在“云端”服务患者。如今,正常医疗秩序已基本恢复,疫情防控一丝不能松懈。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履职担当,是身为政协委员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