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政協力量|“向心力”是這樣凝聚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上海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以各種方式協助黨委政府做好社會動員、解疑釋惑、增進共識、安定人心的工作,傳播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組織動員廣大委員發揮專業優勢,圍繞科學精準務實防控疫情、應對疫情中暴露出的上海城市治理體系存在的明顯短板、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市民正常生活、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市等深入分析研判,通過參與立法協商、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建諍言、謀良策、出實招。

战“疫”·政协力量|“向心力”是这样凝聚的

“緊急立法協商”凝聚抗疫共識

一天時間、20餘位政協委員線上參與、提出104條意見建議。

2月7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發布當日起開始施行。此前,20餘位政協委員參與相關立法協商,在一天時間內提出104條意見建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依法依規抗疫共識。

2月3日上午,牽頭政協委員參與立法協商工作的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獲悉,市人大常委會即將就有關疫情防控的緊急立法(草案)徵求市政協的意見建議,當即進行研究部署,動員組織有關專家委員提前做好準備。社法委在立法協商專家組微信工作群發出預告,並在委員履職和服務管理一體化的移動網絡平臺“上海政協通”上緊急建立專家群,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黃綺,市政協委員董敏華、張毅、遊閩鍵、裘索、陸敬波、陳貴、童麟等20餘位委員積極響應。

2月3日晚上6時許,市政協辦公廳收到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於《決定》(草案)的徵求意見函,“請於2月5日中午12點前反饋”。

立法時間緊急,徵求意見的時間只有一整天,2月3日,委員們連夜對《決定》(草案)進行了研究,連續不斷密集上傳意見建議。一天之內,20餘位政協委員共提交104條意見建議。2月4日晚,社法委對意見建議進行了彙總整理,從標題用詞到具體條款修改,細密嚴謹。2月5日上午,由市政協辦公廳函覆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疫情期間,需雷厲風行,亦不能‘任性’。抗擊疫情,依法依規、規範有序、有條不紊,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種體現。”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呂紅兵說,“《決定》是充分貫徹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重要舉措,有助於針對上海超大城市實際,為政府落實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及時提供強有力支撐”。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決定》後,呂紅兵等參與這項緊急立法協商的政協委員還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宣傳和動員,傳遞通過認真落實《決定》以達到對疫情更精準防控效果的正能量,“要上下呼應、有機聯動,特別要重視基層意見的及時反饋,及早發現並修補薄弱環節”。市政協委員、提案委副主任,上海滬中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董敏華說。

與此同時,不少從事法律工作的政協委員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主動為企業和市民提供相關法律服務,解疑釋惑、安定人心,助力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保衛戰,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市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界別副召集人、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遊閩鍵發起倡議,第一時間集結起近60位優秀律師參與的法律服務志願團,免費以在線形式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服務,協助處理諸如隔離或治療期間勞動法相關問題、保險相關問題,以及防疫期間遭遇的不正當價格問題等。

“用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志願服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面向社會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作為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法律部主任,市政協委員、社法委副主任,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裘索牽頭了“海上新力量·同心抗疫”法律服務團的組建工作。除裘索外,市政協委員中的執業律師鄒甫文、張毅、陸敬波、陳貴、董敏華、童麟、遊閩鍵等也積極參與,開設法律諮詢熱線和郵箱,並提供點對點法律支持服務,根據諮詢人情況進行線上或線下會議,以網絡等形式提供公益法律服務,同時集聚服務團成員的力量,參與編寫相關法律法規彙編材料,得到很好的社會效果。

深入走訪調研助推“雙勝利”

在防控疫情不鬆懈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是上海這個超大型城市面臨的重大課題。市政協著力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凝聚人心共識,匯聚助力“雙勝利”的智慧力量。

每半年對上海經濟形勢提出評估與分析意見,是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的履職品牌之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形勢評估分析有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上海經濟發展影響的分析研判”的主題。2月,連續3天,6場座談會,10多家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相關人士參與研討,分享行業信息與應對策略,提出應對疫情影響、提振上海經濟的對策建議。與會者普遍認為,儘管疫情短期對經濟衝擊較大,但不會動搖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發生在上海乃至全國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時期,有效的應對方案不僅需要宏觀層面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微觀層面因地制宜的精細化創新。專家和委員建議,應將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產、維護就業的措施與深度優化營商環境相結合,適當下放職權事權給基層職能部門和產業園區,鼓勵探索符合實際的改革創新舉措,力求達到見效快、副作用小的效果。關注到疫情衝擊下的小微企業,專家建議加大目前政策性小微企業擔保基金的槓桿率,取消擔保費。還有委員從“危”中看到了“機”,特別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5G通信、在線服務等產業面臨的機遇顯而易見。大家認為,上海應加緊研究佈局,同時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釋放政府的數字化治理市場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上海地產農產品特別是綠葉菜市場平穩供應,對維繫城市運行安全有著重大意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上海蔬菜產銷出現階段性市場波動,對菜農造成經濟損失,對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立即組織農業界及其所聯繫委員,開展相關調研。前往專業合作社實地考察,組織農科院研究人員與農戶對接,進行技術指導等,收集了相關資料並聽取委員意見建議,形成了調研報告。報告認為,隨著人們對蔬菜等農產品的需求由簡單的數量滿足變為對質量、品種、安全性的全面滿足,特別是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防疫事件、抵禦突發災害等應急情況,如何保障地產農產品特別是綠葉菜市場平穩供應,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應從建立健全本市地產農產品長遠發展機制的戰略高度出發,以提高產品質量、均衡市場供應為目標,促進本市地產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全面提升能級,並從加大市郊蔬菜產能、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應急政策措施和健全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等方面提出建言。

定於4月底舉行的市政協十三屆十八次常委會議將圍繞“加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展開協商議政,並由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牽頭負責相關重點課題調研。實地走訪、座談討論,自2月以來,社法委組織委員和專家開展了緊鑼密鼓的調研,大家一致認為,疫情對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總結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的相關經驗教訓,以落實完善“一網統管”為重要抓手,將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能力和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水平相結合。

根據年度協商和民主監督計劃、議政調研計劃,今年3月至7月,市政協將聚焦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目標和重大問題,就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開展調研討論、協商議政。3月24日,在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員會牽頭召開的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協商議政工作推進會暨調研啟動會上,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分析疫情後出現的重大變量,把上海未來五年發展放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時空維度中再審視、再謀劃,把長板和優勢研究透,把短板和不足找準,積極提出對策建議。目前,市政協各專委會正在籌劃組織委員為各個領域的“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建言。

海聊座談會是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的一項工作品牌,2月26日,今年首場海聊座談會圍繞疫情期間開展在線教學等熱點議題展開“戴著口罩的討論”。當日與會的委員多來自教育戰線,針對在線教育如何兼顧不同學習能力學生實現師生互動、保證教學質量等提出意見建議,討論中,通過疫情考驗讓“教育信息化”更能經受實戰考驗,成為共識。

5000餘篇建言盡顯政協智慧

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精準建言。新冠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全市各級政協、政協委員和統戰系統成員衝在一線發現問題,用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第一時間反映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庚子年大年初一,市政協委員中的民建會員集體醞釀形成了一件提案,提出以全維度禁止、全鏈條執法、全覆蓋教育、全媒體宣傳的“四全措施”根絕野生動物交易、消費行為,引起廣泛社會反響。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後,民建會員中的33位市政協委員再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儘快出臺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地方性法規,並探索建立明確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黑名單和可以食用動物的白名單制度。

“市健促委等抓住疫情防控的有利時機,向全體市民發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議。120餘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加快修法進程,在全國開風氣之先。”在第四十八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提及了一件政協提案。這件名為“關於在全市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議”提案,執筆人是市政協委員、市衛健委黨組副書記鄭錦。提案建議,加強健康教育、營造社會氛圍、創建支持環境等,並把《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中原有的餐飲單位應根據消費者要求提供公筷公勺,改為餐飲單位應“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

為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獻良策。市政協常委、徐匯創客中心創始人邵楠牽頭髮起“上海復工一週企業實際情況調研”的在線問卷調查,從回收的一千餘份有效樣本中,梳理出六方面問題,對企業經營、用工、現金流、優惠政策感受度、防疫物資儲備等情況逐一剖析,形成了“上海企業復工一週凸顯的六大問題及六條建議”的提案,提出了統一復工復產審批條件、防疫物資調配應向企業傾斜等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的建議舉措,以期讓企業復工走上“快車道”。

據不完全統計,自1月下旬以來,市政協共收到34件相關提案。

1月29日,身為醫學專家的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上海市委主委蔡威以“防控疫情期間來自防疫一線存在問題及建議”為題提交社情民意信息,他基於調研蒐集來自社區、疾控、醫院等處於防疫一線人員所發現的問題,圍繞政府行政指揮層面聯動、重點地區入境人員管理、社區管控、臨床防疫一線保障等,提出了更有效開展疫情防控的建議。2月12日,針對因疫情發生而導致企業無法及時履行合同或延期履行合同的情況,蔡威再度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建言儘快落實為企業開具“疫情為不可抗力”證明事項,以“盡力減少企業損失”。

市政協委員、民宗委副主任吳建榮提交了“發揮大數據功能,集中精力抗擊疫情”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協委員、新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馬傑提出提交了“關於長三角地區聯防聯控的建議”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協委員、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董競成提交了“中西醫合力共克時艱”等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協委員、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遊閩鍵提交了“關於以多種措施幫助企業復工,恢復生產經營的建議”等社情民意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自1月下旬以來,市政協共收到5000多篇相關社情民意信息。

為確保相關意見建議“不斷線”“衝一線”,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案委及時向委員們發佈建言方向,引導委員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長效機制、冷思考等內容,提交高質量提案,並建立了提案審查和分辦快速通道。市政協辦公廳與市委、市政府辦公廳主動對接,確保各類意見建議及時報送,已採用了1200多篇社情民意信息,編報了400多期信息,其中“採取網上預約方式購買口罩,避免排隊造成人員聚集”“開展網絡教學‘停課不停學’”“呼籲出租汽車行業主動作為,向駕駛員發放統一補貼,減收‘份子錢’”“提供發熱門診門診量實時查詢,開通預診熱線”“擴大隨申碼使用範圍”等數十項建議,得到各職能部門的及時採納,快速轉化為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等的具體舉措,在本市新近出臺的《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中,亦有不少內容與委員建言契合。

上海各區政協也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上情下達”、社情民意信息“下情上達”渠道暢通,組織委員堅定履職,在疫情面前交上了勇於擔當的出色答卷。

感 言>>>

呂紅兵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除積極參與相關立法協商工作外,還圍繞滯留海外的武漢遊客回國問題、完善“同情用藥”制度、儘快建立醫療器輔材信息平臺、更好利用財稅政策工具為抗疫服務等撰寫建言。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更應該傾力履職,以專業能力提出精準建言。

邵林初 市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蔬菜市場一度出現波動,市政協農業農村委第一時間開展“上海地產農產品特別是綠葉菜市場平穩供應”課題調研,並採取網絡組織委員、網絡徵集意見、遠程協商、分散式反饋等新方式有效開展工作,提出建言,調研報告收到很好效果。

陳東曉 市政協委員、對外友好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組書記

2月上旬以來,帶領研究團隊,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梳理出4份英文報告,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的做法,當前的疫情發展更是凸顯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防控是一個戰場,輿論則是另一個戰場,有必要用國際“普通話”來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的努力作為等。

丁寶定 市政協委員,靜安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靜安區政協和包括委員與機關幹部在內的政協人積極行動,彰顯作為。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務”,抓生產、促發展是“硬道理”,靜安區政協將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精心組織開展好各類協商活動,深入開展課題調研和資政建言。

許劍民 市政協委員、徐彙區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結直腸癌中心主任

作為一名醫生,我明白,這次抗疫是一場艱鉅的阻擊戰。我提交了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建言健全重大衛生安全事件應急防控機制等,與此同時,堅持在“雲端”服務患者。如今,正常醫療秩序已基本恢復,疫情防控一絲不能鬆懈。做好本職工作,不忘履職擔當,是身為政協委員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