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近,郑州的一位大姐被儿子「气」得几近崩溃。

「我装一袋水泥是1块钱,4万多块钱,我得装4万袋子水泥啊!」

原来,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起早贪黑地赚钱很是辛苦。可让她没想到的是,11岁的儿子为了玩游戏,竟然盗用她的密码,刷了4万多块给游戏充值,气得她吃不下睡不着,高血压也犯了。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辛苦钱就这么被糟蹋了,大姐很心痛,可更令她最难过的是,无论她怎么打骂,儿子的态度都很强硬,就是低头不语,拒不认错。

最后逼急了,孩子竟然愤怒地扯下口罩,哭诉道:「我太委屈了,每次犯错都是打我、埋怨我,从不自己身上找原因……」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一席话,顿时让习惯了用打骂来管教孩子的候大姐泪流满面。

教育,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孩子刷了妈妈辛苦攒下来的4万块确实不对,作为家长,肯定是要严加管教。但究竟为什么,父母觉得自己用心良苦地在教育,孩子却不服、委屈,甚至是怨恨?

是我们总是习惯充当警察和法官,用惩罚去纠正孩子的错误。却忘了,去看一看或想一想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犯错,越是打骂苛责,教育越无法发挥实质作用。

教育学家曾说: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

孩子犯错,简单粗暴地打骂很容易,难的是,如何深入他们的世界,去面对和接纳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孩子犯错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父母之爱的时候。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1

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超级育儿师》里有一期,一个叫辰辰的男孩,特别让人震惊。

视频中,因为不满妈妈逼他写作业,这个8岁的男孩疯狂地对妈妈又踢又咬,拿起棍子就打,摸到东西就砸,犹如一只咆哮的小野兽。

不仅如此,辰辰还骂妈妈王八蛋,咬牙切齿地对妈妈说:「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辰辰的妈妈伤心欲绝,可又无能为力。

眼看事态已无法控制,育儿师决定立马去制止,可令育儿师没料到的是,当她去拉辰辰时,孩子却没有任何反抗,只是小声地指着妈妈说:「她老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现在再反击她……」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原来,一切的对抗与谩骂,都缘于多年来,孩子对妈妈打骂式教育的愤怒与挣脱。孩子的疯狂举动,不过是想妈妈能看到自己的感受。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犯错,打骂一顿的警示作用大,也更容易让孩子改过自新。

却不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为负面情绪不断堆积,很容易心理扭曲,加上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极易叛逆且具有暴力倾向。

记得看过一条微博,一个网友搬家时,看到上一个屋主的孩子在房间里一面墙上,留下了很多自己的「心声」。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乍一看,很惊恐,这孩子是与父母有仇吗?竟然对父母如此恶语相向,可看到最后,却觉得鼻子一酸,特别心疼这个孩子。

那些一笔一划,列着长长「正」字的打人表,还有,「妈妈,你太坏了」「自杀去吧!我很可怜没人爱我」。

这些触目惊心的话,都未免让人心生疑问:孩子遭受了怎样的痛苦,才让他怨念如此之重?

心理学家李雪说:会痛的不叫爱。

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那只是在用痛的方式让孩子屈服。父母一方面把家变成了冰冷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又让孤独受伤的孩子以为只有暴力才是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伤害,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愈合的痛。

家,真的不该沦为战场,而应该是让孩子感觉温暖与安全的地方。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2

孩子犯错,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作家显克维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孩子小时候,没有能力明辨是非与对错,这时候若触犯到底线与规则,需要父母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不纵容、不袒护,及时地管教与批评。

但,若我们能先控制情绪,蹲下身来了解一下情况,耐心问问他们,为什么那样做?听听他们的想法,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或许,许多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还记得去年那个「9岁男孩因为打碎了学校的玻璃,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的新闻吗?

孩子在遗书上用带拼音的字写道:「nai nai,我前天把学校的bo里zhuang sui 了,我之到要chen fa,suo以我跳lou了。」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不胜唏嘘!仅仅只是一块玻璃,就能让一个9岁的小男孩选择自杀。

许多网友说孩子太脆弱了,可他们不会知道,在这之前,孩子有过多少个孤立无援、绝望无助的时刻。

父母又何尝了解,孩子犯错也会无助、自责和恐惧,正是他们的不理解、无视与指责,才是推孩子走向绝路的那股力量。

我有一次接女儿放学,看见一个妈妈因为儿子在学校犯错,站在马路边上数落自己的孩子。

小男孩眼圈红红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看样子已经是在情绪崩溃边缘,可妈妈怒气冲冲,丝毫没有注意到,还用力甩开孩子的双手。

谁都没想到,他突然冲到车来车往的马路中间,吓得妈妈惊声尖叫,急忙奔过去把他拉回来。

所幸孩子没出什么危险,不然后果真的无法想象。

一味苛责犯错的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我真的很差劲」而不是「我做错了」,当内心的懊恼、羞愤、难过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就会累积成一种具有攻击力的武器,或伤害父母,或伤害自己。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对负面反馈(接收到的坏情绪)几乎没有任何反应,除了让孩子更伤心、更沮丧外,毫无作用。

父母对犯错的孩子,进行必要的规范教育,没有错。但别忘了,惩戒的同时,我们坚定的接纳、抚慰与引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啊。

毕竟,若孩子每一次小错都能在爱的抚慰下成长,孩子才不会仅仅因为害怕惩罚去隐瞒、逃避,最后铸成大错。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3

真正的爱,恰恰体现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前段时间,夏东海的教育方式登上了微博热搜。时隔14年,为什么《家有儿女》还能引发4亿多人的关注?

是因为这部剧传递出来的家庭相处模式太让人羡慕,而剧中夏东海对待孩子犯错的教育方式,更是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

有一次,刘星为了得到第一名的奖励,抄袭了夏雪的作文,拿到了奖状。但当「伎俩」被识破的时候,他被迫把奖状还给老师,承认了错误。

回到家时,刘星本以为会被暴打一顿,却没料到夏东海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因为他勇于承认错误夸奖了他,还与刘梅一起奖励了他一个mp3。

夏东海的高明之处,在于孩子犯错后,不打不骂,而是用亲切的态度,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氛围里,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错误。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温暖效应」,意思很简单:温暖胜于严寒。这个效应被广泛运用到了管理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这样:温柔的感化比疾言厉色的指责产生的力量更大。

钟南山在接受《大家》栏目采访时,也曾提到一件对自己影响颇深的事情。

小时候的钟南山很顽皮,中午在学校就餐,他自作主张,把应该交给学校的钱用来买零食。

事情败露后,他心惊胆战,以为「大难临头」。可是,身为医学专家的父亲,没有打骂他,而是问他:「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父亲浓浓的爱与谆谆教诲让钟南山非常感动,他思考后,发自内心地认为一个人应该「说实话、做实事。」随着他的成长,他一直身体力行,终于成为了我们所尊敬的、敢医敢言的钟院士。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当孩子犯错时,教育方式恰好体现了父母爱的深度以及爱的智慧。


4

绘本《大卫,不可以!》里,有一个温暖的画面,特别令人动容。

小男孩大卫可以说是一个闯祸专家,他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会乱丢玩具,还会把家里的花瓶打碎……因为调皮捣蛋,无数次被妈妈大声地制止:不行,不可以!

可是无论大卫犯了多少次错误,最后妈妈都会拥抱、亲吻大卫,并告诉他:妈妈非常爱你。

你也许想不到,对待犯错的孩子,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就会使他们陪感温暖,然后发自内心地想要改正错误。


疫情期间男孩充值4万玩游戏:孩子犯错后,最怕父母这样做

畅销书作者大J曾分享过一句话:「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这里的爱,不是溺爱,而是给孩子一次次试错机会,让他在错误中学习

这种爱,更不是纵容,而是明明知道你不是完美的孩子,还是选择理解,与你一起面对。

真正好的教育,是从心开始的,如春风化雨,在润物无声中给予孩子爱的滋养。

愿所有父母在孩子犯错后,除了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外,还能用爱的温柔与善意,来浇灌孩子心中那颗善良的种子,直到开出花儿来。


- End -

作者:罗云霞,多平台签约作者,射手座女生,喜欢文字,坚信只要不断努力,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