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在前面两期的文章中,介绍了洛阳古桥(延伸阅读:洛阳潮声—海内第一桥)和洛阳古街(延伸阅读:泉州另一条景致堪比中山路的百年古街),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进洛阳桥的另一端—桥南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桥南街,背山面海,近有洛阳桥雄跨江海之上,更有蔡襄祠增添人文气息,乃人杰地灵之地

蔡襄祠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蔡襄祠,也被称作“蔡忠惠公祠”,坐落于有“海内第一桥”美誉的洛阳桥南侧、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内。据传是在洛阳桥完工不久后建成的,当地居民为缅怀蔡襄在泉为官造福一方、修建洛阳桥的功绩。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蔡襄祠是典型殿堂式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在正殿的中央,有蔡襄端坐雕像,体态庄重而洒逸,颇有文士、名宦的风姿,令人心生敬畏。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蔡襄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位。蔡襄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书法“宋四家”。蔡襄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塑像前面有《万安渡石桥记》碑文,分为左右两侧。碑文是蔡襄亲自撰文,亲笔题写。《万安渡石桥记》碑文简洁,书法刚劲,刻工精致。其文章、书法、刻工被称为“三绝”

浓郁的闽南风情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进入桥南街就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闽南红砖古厝。一块块红砖散发出红砖文化深厚而特有的历史蕴味,桥南街将在未来被开发成旅游区。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已有历史的民宅破败不堪,依然每年都会有人来贴春联,这就是闽南人的“厝”情怀,而桥南街所在地方是一个村庄,这里有居住着本地的村民,有许多古厝,或年代久远或古厝新翻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在闽南语里,“厝”的意思是房子,红砖厝顾名思义就是用红砖瓦石盖的房子,闽南红砖厝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利用在民宅、宗祠、寺庙、宫殿等地方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闽南古大厝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的性格。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表现在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上。闽南宗祠是闽南人奉祀祖先的地方,是经历岁月洗礼的建筑瑰宝,记录家族的辉煌与传统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镇海宫供奉的海神世世代代都保佑着每个出海的人,泉州有海的地方就有神,有桥的地方也几乎有神明的庇佑,类似安平桥和洛阳桥,因此有人也称这些桥为“佛桥”,洛阳桥南北两端各有海神保佑,北端昭惠庙,南端镇海宫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桥南街上不仅有传统的闽南红砖古厝,还有中西结合的骑楼建筑。太阳下,西式罗马窗和闽南红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闽南的风情建筑不仅仅有中式的恢弘大气也有西式的流行风范,置身于现代社会有种复古中的现代风情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石砖上的雕刻和纹理带着西方神秘的色彩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桥南街据政府规划是会打造成洛阳桥的游客服务集散中心,整个洛阳桥会打造成洛阳桥文化旅游创意街区,街区里面既有闽南风情建筑、历史遗址、宗教寺庙、文化创意中心、非遗展示区、现代商业服务等,可以想象假如申遗成功,这条街会是多么的热闹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银行便民服务点和闽南风情建筑结合在一起,显得格外的亲切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几辆摩托车横在门口,虽没有四轮轿车的豪华,但也能体会不一样的生活,外边是车水马龙的国道,里边却是幽静古朴的桥南街,这就是闽南的城乡结合部,既有闽南农村的气息,也不乏城市拼搏的节奏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在门前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花花草草映衬着古厝的一砖一瓦。午后时分,一份报纸,一杯茶足矣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宁静的街道上,有要上学的小学生,也有坐在门口晒太阳的阿嫲。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后面的“豪宅”在当地也是很显眼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走到这里让你仿佛置身于西欧的某个小镇,蓝天、绿树、红砖构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闽南文化展示区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桥南街的游客服务中心将为未来的旅游发展带来便利,这里将成为洛阳桥景区的后花园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泉州制作妆糕人的艺人主要分布在洛江区,洛江区是妆糕人的发源地,洛阳桥北侧属于台商投资区,洛阳桥南侧的桥南街属于洛江区。而桥南街也确实会将洛江区的一些非遗文化在此进行集中展示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洛江丝绸画馆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这个画馆树立于此显得相得益彰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南石语美雕馆,精湛的刻工手法和爱拼的闽南精神是闽南人的精髓,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砖雕在泉州雕艺文化里面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技艺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门上的画和挂着的纸伞构成了别样的风景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随风飘动的红灯笼和早已褪色的春联,房子主人可能只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看看吧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用海蛎壳建成的花盆,这里的人们善于将大自然的东西打造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这里的海蛎也称之为牡蛎,大而肥,洛阳桥的建造巧妙利用当地特产-牡蛎,通过牡蛎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在桥南街可以通过景观植入当地特色,也是让我们欣喜看到一种古老文化的新式应用。

泉州洛阳桥的另一端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闽南风情街

在桥的开端,开着一家茶饮店,在店里的阳台能够看到洛阳桥,也能看到桥南街,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仿佛很多人已经嗅到商机...

洛阳桥正在申遗,桥南街在未来申遗成功之后,将被打造成洛阳桥文化创意街区。桥南街的商业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也会大大提高,而这里是城乡结合的交集,交通便利,有洛阳桥、洛阳古街、洛江红树林保护区,想象下这里的规划和发展将十分期待,而桥南街的身价也将水涨船高!

洛阳桥 ∣ 第二期

互动话题

这条街你走过?

感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