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考古新發現:神木石峁可能是世界口簧的發源地

神木石峁可能是世界口簧的發源地

詩經中說“吹笙鼓簧”,似乎是指笙和簧是兩件不同的樂器;而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簧,笙中簧也”,意指簧為笙的配件,兩者為同一件樂器。

那麼笙和簧到底是什麼關係?口簧究竟起源於哪裡?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研究員,在《文物》(2020年第1期)刊發標題為《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口簧研究》的文章認為:先秦文獻中的“簧”多以骨、竹製成,穿繩拉振成音,是單獨樂器,並非笙的配件。而河套地區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石峁口簧是近現代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口弦類樂器的祖型。

何謂口簧?非弦非管,靠口唇虛含及口腔氣流變化來演奏

文中介紹,“簧”傳說為始祖女媧發明。然而自漢代以來,關於簧為何物及是否為一類獨立樂器一直存在爭議。

許慎《說文解字》曰“簧,笙中簧也。”將簧視為笙之簧片,此說影響深遠。漢唐經學家及今人多將先秦文獻中的“簧”仍多釋為“笙簧”。

其實,關於簧與笙簧的區別早在漢代就已有學者指出。東漢劉熙《釋名》曰“簧,橫也,於管頭橫施於中也;以竹鐵作,於口橫鼓之,亦是也”,明確指出將簧片橫施管頭的“笙”和橫鼓的竹鐵簧是兩類不同的樂器。

宋人陳暘在其編撰的音樂百科全書《樂書》中繼承了劉熙的說法,區分出了“有笙中之簧,有非笙之簧”,然而並未被經學家廣泛採納。

20世紀80年代,我國音樂史學界開始關注簧的實物辨識及民族學資料。李純一指出先秦文獻中的“簧”系橫放於口中用手指撥彈的樂器。孫周勇認為,這一論斷奠定了現代音樂史學界關於簧研究的基礎,確認了“簧”為一種可獨立演奏的樂器,但其關於“用手指撥彈”的演奏方式仍值得商榷。

“就樂理來說,簧是通過口唇虛含及口腔氣流變化實現演奏的,既非絃樂亦非管樂,長期以來因誤為彈弦類樂器,而被習稱為‘口弦’、‘口琴’、‘響篾’、‘口絃琴’等。”

4000年前的口簧在石峁遺址共計出土21件

石峁城址以“皇城臺”為中心,是公元前第三千紀晚期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址。2017~2018年,考古工作者在發掘皇城臺門址及東北部護牆時,發現了一批骨質口簧及與其製作相關的遺物。

孫周勇介紹,石峁口簧絕大部分出土於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的“棄置堆積”內,與龍山時代晚期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大量陶片和獸骨共存,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這些口簧體小輕薄、不易辨識,發掘時考古工作者將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的棄置堆積全部過網篩選後,從巨量獸骨和骨器中反覆揀選,共獲19件,其中保存完好者2件,多數僅存簧框。另外,在皇城臺門址北側還發現2件口簧殘件,共計21件。

石峁口簧均為骨質,窄長方形薄片,由牛的肋骨磨製成型,由簧框、簧舌、穿孔、拉繩(不存)等組成,約長8~9釐米、寬1釐米、厚0.1釐米。簧舌位於簧框中央,舌根與框首銜接,多數舌根與舌尖的寬度相仿或略寬。簧框長邊兩端多對稱切割出亞腰形缺口,框首刻鏤小圓孔,用於穿繩。

這21件口簧,多數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簧舌或簧框意外受力斷裂後被遺棄的殘件。與口簧伴出的還有一些製作口簧的坯料,部分骨片上能觀察到切割、剔刻痕跡。這一發現暗示了口簧是在皇城臺生產製作的,其生產活動或許與皇城臺頂可能存在的制骨作坊有關。

口簧與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構建了石峁宮城音樂形態

石峁口簧為框舌一體的自體簧,框首圓孔外緣保留了繩子拉振時形成的磨痕,暗示它是通過拉振實現簧舌的振動,即所謂“繩振簧”。其演奏方法就是《詩經》等文獻所謂的“鼓”。

究竟怎麼“鼓”?文中介紹,演奏者一手拇指、食指輕捏框尾,將口簧貼近唇部虛含,另一手扯動線繩以振動簧框,簧框帶動簧舌在舌窗中前後振動,通過樂器與口型的緊密結合,並藉助口腔共鳴與舌位的變化,發出“呷呷”“嗡嗡”的音律。

至於這種樂器的使用,從先秦文獻記載及民族學資料來看,口簧是兼用於宮廷和民間的樂器,承擔著敬祀鬼神祖先、娛賓遣興及愛情表達等功能。

孫周勇認為,皇城臺出土的口簧與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構建了石峁宮城的音樂形態,體現了中國早期國家王權與神權的統一,渲染了石峁上層祭祀祖先、溝通人神天地的場景,也彰顯了石峁城址在北方地區的核心地位。口簧樂律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石峁上層控制周邊區域、維持社會秩序、維繫區域政體穩定的重要非物質手段。

口簧在世界範圍內約有1000種以上的不同名稱

文章還根據考古發現情況勾畫了全世界口簧的發展歷史。

“如果將3世紀之前的口簧出土地點放置在地圖上,一條口簧從中國北方向歐亞草原擴散傳播的線路自然顯現出來。早在距今約4000年,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河套地區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自體繩振簧,至夏商時期(不晚於約公元前1500年)向周邊放射狀傳播擴散。”

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漢代出現了框舌分鑄的異體撥振簧,條狀簧舌單獨焊接在簧框上,凸出體外,演奏方式由拉振演變為容易掌握的手指彈撥,促生了口簧的快速傳播與擴散。撥振簧是漢唐以後流行的主要形式,音域寬泛,口腔共鳴的效果退居其次,流行於我國蒙、滿、達斡爾、鄂倫春、回、彝、赫哲等民族,是現代口簧的主要形態。據統計,口簧在世界範圍內大約有1000種以上的不同名稱。

孫周勇認為,石峁口簧可被確認為世界範圍內最早、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河套地區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是中國北方文化因素沿歐亞草原向西、向北產生影響與互動的重要實證之一。而石峁口簧是近現代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口弦類樂器的祖型,其傳播與流佈與古代族群的流動及文化交流有著密切關係。

陝西考古新發現:神木石峁可能是世界口簧的發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