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人间词话》,对先生笔下位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大学士神往不已。于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东坡先生的生平经历,我特地翻出了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来阅读。

迄今为止,方才读完全书的三分之一,阅读至此,已然发现苏东坡先生的品质和才华,哪怕是搁现在,也是足以闪耀星河的,他完美地将才华和品质集于一身。因此,才得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效仿。

下面,我将从林语堂和他的《苏东坡传》、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以及东坡先生不畏权贵、追求真理、不拘一格的个性和品质等方面,进一步让大家感受1000多年独领风骚的大文豪苏东坡的真性情!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林语堂和他的《苏东坡传》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文学家。生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次年,早年曾先后留学美、德等国,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

回国后曾先后在清华、北大、厦门大学等高等学府执教,并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著有《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啼笑皆非》、《苏东坡传》、《风声鹤唳》等作品,其中《苏东坡传》是他最得意之作,开我国长篇人物传记类文学之先河。

苏东坡传》以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的成长经历为脉络,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童年和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等四卷。,从苏东坡的出生到离世,全景式的展现了苏东坡先生波澜起伏、坎坷多舛的一生。从一举成名天下知到踏上仕途,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因诗引祸惨被流放。对东坡先生的人生轨迹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之,犹如亲历。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

假设苏东坡是一个超级大明星,那么林语堂一定是其头号狂热粉丝,还是NC粉的那种。在《苏东坡传》里,林玉堂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夸起苏东坡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那么,在林玉堂眼中,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林玉堂眼里,苏东坡是这样的:

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他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的造诣,在才俊辈出的宋代来说都称得上是登峰造极;他情感丰富、极富幽默感和风度,是个具有真性情、顶可爱的人。

他评价苏东坡先生不遗余力:

苏东坡先生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画家、书法家,工程师、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而这些还不足以描绘出苏东坡先生的全貌。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这个东坡居士,有点酷

耿直Boy:一生都学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苏东坡是个耿直Boy,这种耿直说一不二的个性,从何而来?从其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中来。

据说,苏洵将苏轼的姐姐嫁给了苏轼外婆家的表兄程之才,意在亲上加亲。可是好景不长,苏轼姐姐就去世了,苏洵怪上了妻子的娘家,怪他们没有善待自己的女儿。后来,他竟然当着苏姓族人的面,将程家狠狠地批判了一番,因此与这门表亲彻底断绝往来。

因为老父苏洵就是这样的人,心里藏不住话,爱憎分明,不屑于谄媚讨好于人。后来,苏轼也秉承了这样的个性,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假辞色,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在苏坡先生初入官场之时,他遇到了一个不通情理的上司,这个上司姓陈,武人出身,为人严厉刻板。在他眼中,苏轼少年新贵,全凭一时运气,并无真才实干,。而苏轼也看他不顺眼,觉得他不过是他粗人出身,腹中无文墨,还偏要指手划脚。

于是这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并且时有恶言相对。他们之间的矛盾最后竟然闹到了御前。

有一次,陈太守在公馆里建造了一座"凌虚台",他吩咐苏轼写一篇辞赋,打算刻一块石碑,留做纪念。苏轼借写文之便,硬是巧妙地将陈太守讽刺了一遍。

虽然这两个互不对付的人,相处久了,明白对方的真正个性之后,他们放下成见,与对方修好。但是在一开始,苏轼没有给过他好脸色,并没有因为他官大一级就对他谄媚讨好。

在后来对上政治上的对手王安石时,也没有因为对方是一朝宰相就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直接杠上去,表现出他其爱憎分明,从不虚与委蛇的个性。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学士男神:为维护世间的正义和真理,纵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惜

幼年,跟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小东坡,听着贤人的故事,立下了鸿伟的志向。

那日,母亲给小东坡讲了后汉时期范滂的故事: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少时磨砺出高尚的节操,在州里的名声很好。因品行孝廉而获得提拔。

时值冀州闹饥荒,一时间盗贼四起,因此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让他前去查办。范滂上任后,慷慨激昂,誓言扫清天下污秽,当他到了冀州,当地太守、县令等自知贪污受贿,于是纷纷辞官而去。

后来范滂迁升光禄勋主事,当时的光禄勋为陈蕃,范滂以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见陈蕃,陈蕃未加制止。滂很失望,于是弃官而去。郭林宗听到此事后,告诉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贤人,怎么可以以下属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呢,现如今他辞官不受,只不过成全了他的美名,而你只能招至天下非议,你要这样做吗?陈蕃恍然大悟,于是亲自向范滂请罪。

后来,范滂为太尉所用,后皇帝下诏三府属官呈现报反映官吏政治的歌谣,范滂举报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大人怀疑其有公报私仇,排除异已之心。范滂回应:我所举报的,都是祸害百姓的人。因为时间紧急,我只举报了那些最紧要的。另外一些,还要待查清事实后再行决定。我听说,农民务农,只有除掉杂草,禾苗才能长得更好。除掉奸臣之后,朝廷的风气才会变得更好。说完此话后,范滂就辞官离开了。

后来,太守宗资听说范滂在民间的名声极好,声望较高,于是上报朝廷,请范滂任功曹,并还政于他。范滂在任期间。严厉整治官场恶习,驱除品行不端之人,推荐品行清高之士,使他们报效朝廷。范滂的作法招至品行低劣、才能不足之人嫉恨,他们称范滂选拔之人为范党。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搜捕党人。范滂在列,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驿站中,伏床而泣,范滂,听闻后,说:这都是因为我!于是,至县衙,自请入狱。县令见到他之后十分吃惊,丢下官印,要和他一起逃走,并说: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范滂说:我死了灾难就平息了,又怎么敢连累你呢,又令老母亲颠沛流离呢。很快,范滂的母亲前来与之决别。

范滂劝慰母亲:仲博孝敬,我死之后,他会供养你,我和父亲先归黄泉,这样的安排再好不过了。母亲说:你现在得到了和李膺、杜密这样的好名声,就是死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于是范滂跪辞母亲,然后对自己的孩子说道:我想要你为恶,则恶不可为,要你为善吧,我不为恶。

听到的人莫不流泪痛哭。

范滂死的时候,才三十三岁。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故事说到这里,小东坡抬头看母亲,说:"如果我长大之后做范滂这样的人,你看可行?"母亲只回了一句:"如果你能做范滂,难道我不敢做范滂的母亲吗?"

信念的种子就此种下,在之后的岁月里,苏东坡真的表现出来为了维护世间真理及正义,不惜粉身碎骨的决心。他的几度流放和被贬,皆因为他口直心快,路见不平,见罪于朝廷。

特别是在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他反对得最是彻底,几乎是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差点因此而性命不保。

遇到不平之事,他必得有所作为,必得扫之除之,才心安理得。

他不是不知道只要放弃自己心中的原则,就能明哲保身,甚至扶摇而上青云,但是他固执地坚守信仰和道义,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肯与当朝权贵同流合污。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东坡居士: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读《苏东坡传》之前,我对东坡先生仅有的了解就是那闻名天下的那几首词,直到读此书,才发现,东坡先生真是一个十分有雅趣的人。

首先他竟然信仰天地鬼神之说,比如当地久旱不雨,于是苏东坡就写祈雨文,祭天祷告,与神鬼沟通。有一次他求雨成功后,他将自己后花园的亭子更名为喜雨亭,并做《喜雨亭记》。

他不光求雨,还经常与妖魔鬼怪辩论,并且,多数时候,他的雄辩之才足够让它们心服口服。甚至还数度驱除邪祟,鬼神玄学之说,好像历史上信奉的诗人不是很多,而苏东坡,却如此标新立异。

除了信仰天地鬼神之后,他还对道家修炼之术感兴趣,并亲自参与炼丹。晚年的时候,其渴求长生不老的心还不死。因此,他结交道家、佛门中人,去参悟佛理禅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以佛理禅机入诗之人。

他还喜欢闲暇之时游山玩水,跟知己好友诗词唱和。所以,虽然数度被贬,但是借此机会,遍访名山大川。隔现在来说,一定是一个超级旅游博主。

其性情浪荡不羁,经常携食盒,与朋友野外餐饮,其间,吃吃瓜子、蚕豆等小食,畅饮为乐,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苏东坡先生就有一个万里挑一的有趣的灵魂,其情真挚可爱,其性豁达有趣。实在难能可贵。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苏东坡

结语:世上有奇男,名唤苏东坡

读《苏东坡传》,品味苏东坡历尽艰辛波折、苦乐参半的一生,有感于其身处逆境仍坚守理想的勇气,折服于他崇高不事权贵的人品,惊叹于他那与世无双的的才华,钦佩于他苦中作乐、安抚精神的能力。

让我们知道:世界有此奇男子,才冠古今绝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