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扁鵲見秦武王

醫生扁鵲去見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訴了扁鵲,扁鵲建議及早醫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異議:“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很生氣,把治病的砭石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醫道的人一道討論,干擾治療,就憑這,可以瞭解到秦國的內政,如此下去,君王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  

醫扁鵲見秦武王

醫人和醫國雖然不同,但在聽取專家意見,不胡亂採納紛擾的意見上是一致的。我們行事施政時最忌諱不能果斷決策,而果斷決策的前提就是要聽取最合理的各種建議,如果有正確的、有針對性的建議,那麼我們決策起來就比較容易,最可怕的是亂聽建議、聽一些專業不對口、對問題知之不詳的人的胡說八道,那麼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專家有專家的資歷和優勢,他們是花了數十年的工夫在一個問題上研究,他們在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可笑的是在我們周圍,一旦一個人成名了,他就什麼都通了。電影明星就應該演電影,但社會上叫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有之、搞地產開發的有之、教學育人的有之,可見非理性因素在人們處理問題時影響的確很大。

《扁鵲見秦武王》這則寓言故事按傳統的理解是說,不論辦什麼事情,要與精通業務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錯誤意見所動搖,就會誤事。

醫扁鵲見秦武王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不同,故事的寓意在今天看來也就有了新的理解。這則寓言故事的秦武王較之《扁鵲見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在對待病的問題上,不再“諱疾忌醫”,而是主動“示之病”:然而,一旦面對周圍的人建議和勸阻,他又猶豫不決了,結果同樣被扁鵲譏諷奚落了一番。

作為一國之君的秦武王在對待自己疾病的小問題上,之所以猶豫不決,關鍵是對內行和外行的建議缺乏明確的分析和判斷,做不了自己的主。誠然,專家和內行的意見是重要的,但是如果過分依賴內行,未必是好事;外行的建議,只要是正確的,多聽聽也是很有好處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只有這樣全盤考慮,權衡利弊,才能形成正確的判斷,把問題解決好,處理好;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迷信權威,也不至於被周圍的意見所蠱惑。

醫扁鵲見秦武王

秦國秦惠王已稱王,秦武王時其臣下絕無再稱其為“君”而不稱“王”或“大王”之習俗,而此策中秦武王之左右近臣和扁鵲皆不稱王,卻稱其為“君”,顯然不合“禮法”。與《戰國策》前後文相比可知,此稱謂顯然有誤,從而證明“扁鵲見秦武王”決非史實。扁鵲身為醫生,而策中扁鵲之言全為策士之語,與其身份不合;秦武王把“左右大臣”和自己對治療的併發症的擔心告訴扁鵲,他都借題發揮,論秦國之政並放言“一舉而亡國”,在情節和扁鵲人物性格方面也是不符合的。再者,這則故事的主旨在於說明武王不能知人善任,並非論述扁鵲醫術如何。因此,筆者認為,扁鵲只是策士遊說秦武王時所講述的故事中的人物而非扁鵲親見秦武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