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部曾引发万人空巷的电影,据说还在那个票价3毛5的时代创造了过亿的票房记录。

没错,就是它——《405谋杀案》。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先来看看概况,放心,下文不含剧透

故事始于一栋楼405室的李良被前去探望的女友发现被杀在家,东海市公安局的陈明辉和钱凯接到报案之后前往被害者李良家中调查,发现以下线索:

一个印有指纹的玻璃杯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一个写有疑似线索的笔记本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两片印有鞋印的泥块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一片羽毛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图为鉴定羽毛的过程

依据这些线索,调查逐步深入,前后抓到了三个嫌疑人,可因为羽毛的来源蹊跷,案件仍然疑点重重,陈明辉和钱凯感到这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最初顺利的探案过程以及公安局长的热情都渐渐化作一个巨大的问号,而这个问号最终会不会得到解答,建议自己去看片(文末可获取资源),我就不剧透了……

影片于1979年拍摄,那时中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又正逢香港电影新浪潮,70年代主要被文革束缚的电影创作人终于可以摆脱条条框框的限制,纷纷拿出自己最大的热情进行大胆创作,因此,80年代几乎没有审查限制的中国影坛,曾有一个百花齐放的盛况,也出现了不少反特片。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而《405谋杀案》则从西方政治电影中吸取了不少营养,通过一起普通的杀人案,而延荡至一起耸人听闻的政治阴谋中来,是那时难得的经典反特类电影,更有人说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治惊悚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反特片中第一股清流,在如今看来,也不显老派并不失大胆。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图片源自@豆瓣

与一般悬疑推理或刑侦片不同的是,本片的格局很大,这和其本身的故事背景有关——1976年上半年——一个波云诡谲,政治斗争一触即发的微妙时段,随着案件的侦查过程中的一步步抽丝剥茧,凶手背后的势力随之露出,影片的格局逐渐得以彰显。

而侦查手法和推理过程,也有理有据,颇值得玩味。讲真,如今很多看一眼现场就知道凶手特征、作案手法的破案类影视剧,没有侦查过程,有的只是抓住一个又一个疑似凶手又推翻,狂拽酷炫快节奏甩得观众一脸懵逼才叫好,π哥真心看不下。

《405谋杀案》另一大值得称道之处就是它的剪辑手法,其实就是遵循了基本的剪辑原理,今天看来却显得尤为流畅和巧妙,因为片中但凡能利用道具进行镜头切换的地方基本都没浪费,技术不难,但这些细节处理的很好至少说明很用心。

比如钱凯和阿三赌钱时利用扑克牌的特写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自然的切换到陈明辉和小孙孙打牌的镜头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陈明辉跳海逃生随着对水的特写切换到已是他回到警局在用脸盆里的水洗脸,类似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细节的处理靠的就是剪辑师的态度和用心,当然,还有制片人和导演的功底,因为前期的素材采集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并尽可能地丰富。

此外,影片的配乐、打戏等各方面做的都不错。其实π哥爱看老电影,因为老电影会有一种莫名的踏实认真的感觉,并时时会有惊喜。

比如本片的片头出主创人员字幕用的是洗印照片的效果,既贴合剧情,又别出心裁,关键是还能省预算,可见其用心。

80年代第一部反特电影,现在来看依然经典,故事清晰、思路完好

最近常有人说:国产电影被韩国电影甩了多少年,韩国很多电影是我国现阶段拍不出来的,好的片子都会触及到审查底线(对于这句话表示呵呵哒)等等,但单单纵向自我比较,看看我们自己上个世纪出产的这部经典,可供现在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就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