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荷兰Singer Laren 博物馆的官员透露称,该馆的梵高画作《春日花园》于3月29日凌晨3点15分被盗。据悉,盗窃者闯入博物馆,在暴力砸破了玻璃后,偷走了这幅创作于1884年的画作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戏剧性的是,《春日田野》并不是辛格拉伦博物馆自家收藏的作品,而是他们从格罗宁博物馆租来的,对这两家博物馆来说,这是唯一的梵高真迹。

不过幸运的是,除了这幅画之外,并没有其他画作被盗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而凑巧的是,3月30日,恰好是梵高167年诞辰。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这幅被盗走的作品,是梵高在1884年4-5月间创作的。在4月初寄给弟弟提奥的444号信中,梵高称他惊艳于这座古朴花园的独特风格。这座惊艳了梵高的花园,描绘的就是他当时居住的尼嫩镇的花园。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当时梵高的父亲被任命为小教区的牧师,梵高就和爸爸妈妈共同居住在该教区,他还在冬天给花园粉刷。

虽然,这幅画不如梵高后时期的另外几副来得出名,但是可以说它是使梵高成为梵高的开端。画中也倾注了梵高的无限情感,作为梵高早期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

画作失窃的新闻一出,除了坊间对这场盗窃案表示愤怒的声音之外,也有人表示——这场“灾难”造就了它的价值。毕竟过去也有这样的先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例如作为“卢浮宫三宝”之一的画作《蒙娜丽莎》,在1911年失窃之前,可以说完全就是个不值钱的作品,被敷衍的摆放和保管着。甚至在被偷窃后的第一时间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它丢失了,以为是送去哪里维护了。

从无人在意到名声鹊起,有时候确实是因为一些戏剧性的故事。有故事的艺术品其价值很可能会增长,但这并不是艺术品的全部。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这幅画之所以珍贵,除了600万欧元的估值,还是因为梵高存世的真迹太少了,早期作品更少,这幅画无论是在艺术还是研究领域都有着极高的价值。《春日田野》若是因盗窃而被损坏,那将一定是全人类的损失。

然后,最匪夷所思的是,有不少网友竟被窃贼“感动”了。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由于盗窃日期与梵高的诞辰极为接近,所以不乏有无数网民将盗贼包装成了爱画之人。于是出现了:“在你死后,全世界突然爱你”“这么巧,突然感觉变得真挚起来了,因为热爱,所以在爱的画家诞辰那天,去把爱的那幅画占为己有”,以及“他穿越回了美术馆,自己带走了自己的画。因为这是他的生日,他想送给自己一幅春天,祝自己生日快乐。”

如果说第一种说法尚有可取之处,那么第二种说法完全就是看客们将“强盗逻辑”强行“浪漫化”的自我意淫。华人头条小编认为,这种“感动”真的没有必要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无论是不是梵高的追随者,对画本身进行强取豪夺的私有化,本身就是一场错误。艺术,是让人发现生活之美,它来源于生活,却又脱离了生活。但心有艺术、热爱艺术之人,无论如何都不应当做出这样粗鲁的举动。如果是真的热爱,那就应该让这幅画待在它应该待的地方,继承作者的意志,让它辐射到更多热爱它的人。

而且在现实社会中,盗画者也不是出于热爱,多半还是为了在获得名家真迹后,好在黑市进行变卖,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卖钱”,大家没必要为这种手段意淫。画的丢失一定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为了爱一幅画而去偷它,这是对艺术品的亵渎。而且,在全世界都在抗击疫情时趁虚偷窃,实在不是令人“感动”的行为。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我们应该清楚,艺术品的遗失并不会带来美好,这种“残缺美”是艺术品最不需要的。

因为消失了,艺术品最终留下的只会是一个故事和惋惜,然后就被迅速遗忘,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艺术是为了人而创作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审美和感悟,影响的人越多它的价值才能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有几百万人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一开展大家可以凌晨5点就去排队,即使只能看30秒但也很满足,因为大家都希望从这些艺术品身上得到些什么。

无论如何,众说纷纭之下,画失窃已经是事实。经由此次事件,我们当然希望画能被找回,同时也希望欧洲许多博物馆能够加强安全防范。毕竟,从巴西博物馆失火到梵高画作被盗,欧洲部分博物馆管理缺失的问题没有被重视。而对于这位偷窃者的自私与违法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应该被歌颂,甚至被感动

梵高画作失窃:偷画的人,不该被“歌颂”!

梵高究其一生都想被“看见”却不得志,但他现在却影响着无数的人。我们这些后人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保护好他的作品,让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继续影响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