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我看過一個數據,在2010年的時候,全國總工會官員曾吐露,我國居民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後,就持續下降,2005年已下降到36.7%,22年間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

作為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一位中年人,回顧自己走過來的歷程,我想在這裡談一點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感悟,引用上面的數字,是為了說明經濟與感情之間的聯繫。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一、沒有經濟為基礎的感情,是不牢固的。

1990年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經濟頻道,裡面有一個致富的欄目,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的時候我喜歡看一會,裡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那時已經在自己的腦海裡,種下了要有致富的理念,在閒暇無事的時候也喜歡觀察,琢磨這些事。

記得到了結婚的年齡,經媒人介紹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兩家的經濟狀況都差不多,也就沒有了攀附的說辭,我倆呢算是情投意合,也就在來年的2004年順利的結了婚。在農村生活,吃得不用發愁,但總是在錢上面發愁,家裡沒錢,感情慢慢也就有了爭吵,因為生活沒有奔頭。

別人家有的,你家沒有,別人有錢賺,你乾瞪眼,怎麼辦?思前想後,我們就從兩邊的父母那裡借了些錢,又從信用社貸了款,從縣城比較繁華的市場裡,買了一間45平的鋪面,開始倒騰服裝生意。我老婆膽子大,我呢心細,倆人就這樣開始當起了小老闆。

剛開始,倆人由於沒有經驗,錢掙得不多,但總是在進賬,經濟狀況也在慢慢的好轉起來,我倆的感情呢也在逐漸的走向牢固。試想沒有經濟支持的家,談感情是漂浮的,是沒有底氣的,要想把家守住,讓感情存活下去,就得有錢有經濟基礎。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二、合理的將經濟利益擴大,更有利於感情的發展。

就這樣我們的服裝生意做了8年,除了還清貸款以外,自己還有了一點的積蓄。到了2013年的時候,生意就不好做了,每個月不掙錢,反而賠錢,或許是我們的生意理念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最後就把鋪面轉租給了別人。

手裡的錢呢,出的多,入得少,雜念也多,天天都是在為如何生活的更有水平,而不斷的焦慮著,感情生活變得特別的平淡枯燥,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激情,不是因為年齡大了,而是經濟的基礎不牢了,家庭生活缺少了底氣,感情也就有了距離。

我們不能這樣的平淡下去,經過盤算後,我們就在縣城的黃金地段一口氣買了兩套房子(當時小縣城的房價不高),又從銀行貸了些款。一套房子居住,一套出租,再加上鋪面的出租,基本上每月的貸款就還完了,我倆呢又分別找了一份工作,生活雖有壓力,但感情變得深厚了。

沒有把家庭的經濟利益擴大,你是沒有辦法把感情生活經營好的,作為一個拿工資的勞動者,你不想辦法積累你的資本,將來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麻煩事需要用錢去解決,比如贍養老人,孩子的成長投資,自己生活水平的提升等等。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


三、經濟與感情需要同步的發展,才能讓你的人生不落空。

到了現在,我的房貸已經還的差不多了,每月的房租費比我們的工資還高,經濟上沒有了太大的壓力,生活過得很幸福。之所以有這樣的順心生活,有這樣的深厚感情,來源於經濟與感情的同步發展,人生的每一步都沒有落空。

好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對掙錢有這樣的正確判斷?我的回答很簡單,一切都在為夫妻感情服務,你要想讓感情生活豐富,你就得留意對周圍社會的觀察,善於總結自己,拿出切實可行的路子,來真誠的對待生活,你就會得到幸福的生活。

現在看經濟與感情的關係,先是都需要向前發展,你不注重適應社會,或者說你不重視學習,你就會被社會淘汰,就會被家庭的生活壓力打倒;再就是都需要精心真誠的經營,你不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你的人生就會產生空檔,就會落空眼前的機遇;三就是都需要睿智理性去面對困難,有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有難處設法化解難處,你對生活投入百倍的熱情,生活就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家庭的幸福脫離不了經濟的良好基礎,同樣夫妻感情也脫離不了良好的基礎,生活中,把每天的小事都用心努力去做好了,你積累起來的就是你的成功,雖然中間也有這樣那樣的挫折,但大的方向是對的,你所收穫的就是豐的。

全篇說得很羅嗦,但這都是自己認真走過的每一步,在這裡很願意跟大家去分享,也希望能給你有所幫助。“有經濟做基礎的情感,是聰明人的活法”,這謹代表自己的認知,或許也有不到的地方,歡迎與你進行下一步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