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黑天鵝疫情對經濟的暴擊,使很多人的錢包都癟了不少。但有一小部分人,利用手裡的權力,收所謂的“喝茶費”,分分鐘賺幾十上百萬如探囊取物。但剛需光靠公積金買二手房,都已經遙不可及,深圳樓市如此魔幻,大眾該何去何從?


百萬“喝茶費”成香餑餑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深圳某區域三個新盤項目,對外號稱售罄,實際轉為內部消化。開發商內部員工提前鎖定新盤項目後,再轉手賣出,順便賺點“辛苦錢”,俗稱“喝茶費” (即更名費)。費用範圍在70萬至100萬元之間,雖然價格高昂,但還是有人參與。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更有甚者,交了100萬的“喝茶費”,依然不給看房,居然只能通過戶型圖“盲買”。因為如果公開看房,就洩露了拿資源售賣然後疊加“喝茶費”的套路。從法律上來看,收“喝茶費”是不合規的。一方面這部分資金沒有受到監管,另一方面“喝茶費的存在抬高了購房成本,使限價政策失靈,不符合規定。礙於法律問題,賣房人基本都不願意公開露面。這種銷售形式,不排除其中有飢餓營銷的嫌疑,開放商抓出搶房者的焦慮心理,最大化項目銷售收益。

筆者看來,“喝茶費”的存在主要是由於市場供需不平衡,房源比較緊俏,開發商佔據優勢地位。這種通過內定的方式讓一些人取得優先購房機會的情況,無疑破壞了公平性,損害的是大眾的權利。如此炒作勢必會間接推高市場房價。消費者無疑處於被動一方,如果買後出現質量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其實這個消費者也知道,只是有的樓盤即便加上喝茶費,也比周邊二手房的價格更低,因此對購房者更有吸引力。

政府出手處罰“出頭鳥”

現在深圳房價已經位居全國前列,深圳房價還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嗎?更高的房價還可能把“樓市三高”——高槓杆、高泡沫、高風險給頂上去,同時也把樓市和嚴厲的調控政策再一次逼出來。

目前政府已經出手了!住建局從4月3日就開展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價外費用違法行為的行動,涉案樓盤將暫停全部房源網籤權限!涉及新錦安海納公館、雲璽錦庭、潤恆都市名薈等多個樓盤。目的就是整治網友爆料的房企涉嫌違法現象。

4月9日,南山住建局發佈了一則最新通知。再次強調,嚴禁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

房企項目方對於官方通知反應非常迅速,近日雲璽錦庭、雲璽大廈項目就已經發文澄清,並表態配合政府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比較經典的否認三連——不存在,我沒有,別瞎說啊。

從近期政府的一系列態度看,深圳房子短期大漲是不大可能的。畢竟已經開始處罰有些房企了,明顯是“槍打出頭鳥”。

無論是樓盤百萬“喝茶費”,還是此前深圳業主群抱團漲價,這些市場亂象折射出了深圳樓市熱度不減,貧富嚴重分化的事實。深圳經常傳出動輒千萬的豪宅售罄、日光的消息。甚至豪宅都是線上看幾個圖片,就下單的,就像淘寶買個日用品似的,so easy。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這種形勢下,剛需們如何置業呢?總不能炸鍋賣鐵,甚至獻血,也去搶千萬豪宅吧。網上一些媒體的宣傳,讓深圳的房價總是可望不可及。

5000萬“蹲”牆角排號、1.5億海景複式、招商蛇口太子灣新推出的70套,面積240㎡-398㎡,總價在2000萬到5000的豪宅,半天售罄。一個個非常魔幻的數字讓人頭暈目眩。深圳居民收入到底如何?

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工資的高位值、中位值、低位值和平均值分別是25860元/月、5069元/月、2882元/月和6413元/月。


這份數據來源的樣本是960家企業的185254萬名員工。這些企業涵蓋了13個門類,38個大類行業,職業涵蓋了5個大類,59箇中類,238個小類,446個細類。應該來說,這份數據還是靠譜的。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分行業看,雖然從2016-2018年的漲幅來看,互聯網和房地產的聲響非常大。但悶聲發財的還是金融業,高位值工資最高,為50902元/月。所以說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選擇比努力重要,入對行是關鍵。

收入方面,稅前工資2.58萬差不多可以超過大部分深圳人了。但當上大公司高管,年薪百萬的只是鳳毛麟角。像住宿餐飲、租賃和商務服務行業,月收入還不到5000元,溫飽都是問題。深圳雖然此起彼伏傳出的千萬+房子售罄,其實大部人都屬於旁觀者。真實的深圳房地產市場,購買力並不是那麼強。

真實的深圳房地產市場

據瞭解,2019年上半年,深圳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58992元/平方米,總價中位數為355萬元。同比分別上漲2.8%、3.5%。剛需置業成交均價為55734元/平方米,總價中位數為336萬元,同比分別上漲4.2%、4.0%。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分佈方面,龍崗、福田、南山排前三名。剛需置業分佈方面,前三名則是龍崗、福田、寶安。這是因為龍崗供應量充足,相對價格不高,片區內各項生活配套較為成熟完善。所以龍崗的布吉、中心城,寶安的西鄉是關外剛需置業比較集中的片區,。

剛需置業者套均面積為69平方米,主要是中小戶型。從總價分佈來看,200—500萬元區間,剛需置業佔比較高,尤其是200—400萬元佔比超過五成,這些房源主要在深圳龍崗、龍華、寶安、羅湖等區。拋開“大灣區中心”、“先行示範區”的耀眼光環。其實,這才是2019年真實的深圳樓市。不是遍地的1000萬+,而是更多的300萬+。

300、400萬的房子,中等家庭,努力996,有個2、3萬的月入。再加上幾年的積累和親朋好友的幫助,是可以上車的。但這是2019年的數據,深圳樓市如此魔幻和火爆,火到即使經歷疫情,當下深圳二手房均價已經超過7萬元,價格位列全國第一。每個時代都有生活壓力,大城市高房價,現已成為漂泊年輕人最沉重的負擔。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根據2019年諸葛找房監測的100個城市房價收入比,深圳的房價收入比達到35.90(“房價收入比”指一個城市的一個處於平均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不吃不喝幾年可以買一套該城市的普通房子),雄踞榜首,成為購房難度最高的城市。北京、上海的房價收入比,也高達25倍以上。

這就意味著,即使房價不上漲,不吃不喝。一個普通家庭,也至少需要花費35.90年的時間才能買得起深圳的房子,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公積金放鬆利大於弊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這種形勢下,剛需即使使用公積金,也很難上車。在深圳,個人申請,公積金最高額度僅50萬。如果是家庭兩人申請,最高額度也就90萬。相較現在深圳7萬+的二手房價,顯得微不足道。所以說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只靠工資和公積金是遠遠不夠的。

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聯合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45899.77億元,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繳存總額扣除提取總額後的繳存餘額為57934.88億元。

這57934.88億元公積金躺長時間躺在賬戶上,但利用率很低很低。而且很多人繳納了公積金,但在實際買房租房過程中並沒有使用,或者沒有買房需求,任公積金沉睡。還有一部分想買房卻沒有公積金的人,無法享受這項福利,資金錯配導致浪費。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看似工作有公積金個人賺了,企業每個月會劃出一部分到了公積金賬戶。其實企業在招聘之前,在薪資成本里面已經包含了這部分金額。以北京為例,公積金的繳存比例通常是單位12%、個人12%。如果按照最高繳存上限,普通人一個月要把24%的工資存入公積金賬戶,長此以往,數目不小。

其實,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光靠公積金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但一直得交。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比較雞肋,面對通貨膨脹,如果提取出來投資或血拼也許更有價值。按照201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4億人計算,5.8萬億返還給居民,每人平均可得4萬元。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大眾溫飽都是問題的節點,現金才是硬通貨。大眾有了閒錢,還可以促進消費,有利於經濟回暖。

再回到主題,現在只靠公積金已經很難在深圳買房,為什麼深圳房價一枝獨秀,如此之高呢?

深圳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放眼全國,深圳樓市的熱度一直位居全國前列。瞭解經濟學的都知道供需關係會影響到價格,供大於求,價格看跌。供小於求,價格看漲。當然火熱還跟一個城市的基本面也是相關的,深圳樓市是一個有投資導向的市場。

這些年,中國的人口不僅在年齡結構上呈現出老齡化趨勢,而且,在分佈結構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農村、縣城人口流出,而一二線城市,人口大量湧入。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為1343.88萬,2019年常住人口新增了41.22萬。在戶籍遷移人口數方面,深圳已連續多年為戶籍人口淨遷入,且無論是省內遷入人數還是省外遷入人數,均遠超省會城市廣州及其他廣東各地市。

深圳的產業升級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以“知識經濟、創新科技為主軸的新經濟”,尤其是極具戰略價值的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現在產業升級了,白領階層擴大了,創造的效益更大,置業需求大量增長。

從供給端看,深圳住宅用地非常稀缺,深圳陸域面積只有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近一半為山林綠地。住宅用地在一線城市中是最少的,僅為廣州的1/3,北京的1/8,上海的1/3。

但深圳的土地供給數量,遠遠滯後於置業需求的變化。尤其是2006年,國土資源部收緊了土地審批權限,地方的審批權限向中央集中,嚴控土地審批就和人口分佈結構的變化產生了更大的矛盾。2018年,深圳僅新增8.6公頃商品住宅用地。在需求端,深圳適齡購房人群達到50.8%,遠高於北上廣。

從市場方面看,深圳2020年樓市供需關係依然緊張。“供需不平衡是深圳樓市最大的特點,深圳可供開發的住宅土地少,商品房太少。即使價格高昂,有實力的購房者依然會擇優購入,此前被壓抑的購房需求會在疫情緩解之後很可能會反彈,也是深圳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從更深的社會意義看,房子不僅用來睡覺,還和婚姻密切相關。這樣的市場,對於普通剛需來說,確實是比較壓抑的,戀愛容易,但結婚成本非常高。有錢的人秒千萬豪宅如探囊取物,在婚戀市場上屬於稀缺資源,自然非常搶手。搞不好搞得婚戀市場像某些行業一樣,贏者通吃……

某樓盤,曾經就針對此問題寫過一則文案,不是扎心的問題,那是非常非常扎心。

百萬“喝茶費”陰影下,深圳樓市該何去何從?

網上還盛傳這麼個段子:你把錢存銀行,你不買房,你的錢就會被銀行借給別人來買房。還用你的錢買來的房子,娶了你眼中的女神,然後結婚還邀請你去,還要你掏紅包祝福,看完就問你慌不慌!!

俗話說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因為土地影響供應,人口影響需求,而金融本身調節供需。土地供給決定了調控政策,每一輪調控其實都是短期的價格波動,緩過氣來之後會繼續上漲。也就是說,雖然現實如此殘酷,但深圳房價從長期看,還是會上漲。

因為深圳土地供小於求,而且從普通城市到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城鎮化發展還沒有結束,短期調控並不能從根本上減少潛在置業需求。所以說深圳房價未來走慢牛,是大概率的。但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預計深圳2020年的新房在價格方面會有小幅度的放鬆,但部分熱門地區的新房備案價格會有所上升。新房市場優質地段優質項目的關注熱度不減,尤其是核心地區改善型需求

筆者看來,政策方面適宜加大力度,完善落實長效機制。調節好內部的資源和投資分配,落實好保障人才和中低收入階層住房需求,增加深圳住宅供應量。推出一些讓剛需買得起的房子。對於炒飯者,宜依靠信貸政策,收緊槓槓資金進入樓市,讓投資者無法進場,減弱深圳樓市投資屬性。如此雙管齊下,深圳樓市的問題,會逐漸得以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