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百大武將精講之99位張世傑

張世傑(?-公元1279年),涿州范陽(今屬河北范陽)人。宋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與文天祥、陸秀夫並稱為宋末三傑。他先後擁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終兵敗崖山海戰,因颶風毀船,溺死於平章山下。

中國歷史百大武將精講之99位張世傑

早年隨呂文德征戰四方,歷任諸軍都統制、知高郵軍等職。不久後因形勢危急,張世傑升任保康軍承宣使,帶兵抵抗元軍入侵,期間互有勝負。隨後又先後擔任制置副使、保康軍節度使、檢校少保等重要職務。

張世傑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上少有的大海戰——崖山海戰的主要軍事領導者。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一路逃亡。在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颱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不久後崩逝,由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皇帝封:陸秀夫為丞相,主持政務;張世傑為太傅,主要護駕;文天祥為少保,在外發展軍事,三根支柱苦苦支撐大局。趙昺登基以後,陸秀夫和張世傑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

此時有幕僚建議張世傑:“北兵以舟師堵塞海口,則我不能進退,不如先行佔據!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猶可西走。”張世傑道:“頻年航海,何時能已?今須與決勝負。”

於是張世傑命人“結鉅艦幹餘艘,下碇海中,中艫而外舳,大索貫之,為柵以自固,四圍樓櫓如城”,一字排開,碇列海中,四周建起樓柵,如城堞一般,結成水寨方陣,誓死與元軍抵抗到底。為穩妥起見,把趙昺乘坐的“龍舟”佈置在戰艦中間,為了避免重蹈火燒赤壁連營的覆轍,“以舟載茅,沃以膏脂,乘風縱火焚之艦皆塗泥,縛長木以拒火舟,火不能”,同時戰艦四周還布有桶板的保護,以便擋開橫衝直撞的火船。

中國歷史百大武將精講之99位張世傑

投降元朝的將領張弘範率領元朝水軍由山東轉南,逼近崖山,入大洋時,與張世傑的軍隊相遇。元軍出奇兵切斷宋軍供給線,點燃載滿茅茨、塗滿膏脂的小船,乘風衝向宋軍水寨方陣。張世傑早有準備,戰艦都塗滿灰泥,綁著水桶,火勢雖旺,卻始終無法燒及船身。對此,張弘範只好派部將韓某,也就是張世傑的外甥,三次勸降其舅,曉以禍福,企圖說服張世傑投降元軍。張世傑誓死不從,回道:“吾知降,生且富貴。但為主死,不移也!”他在給張弘範的回信中歷數古代忠臣,作為仿效的榜樣。

張弘範又派人向崖山士民喊話:“陳丞相逃了,文丞相被捉了,你們還能幹什麼,不如儘早投降!”崖山的士民亦不為所動,無人背叛。不久後,陸秀夫背衛王趙昺投海自殺,十萬軍民紛紛跟隨投海,場面之慘烈亙古未有。於是後世中流傳有,崖山之後無中國的傳言。

中國歷史百大武將精講之99位張世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