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五代南唐中主時山水畫家董源的《瀟湘圖》卷,是中國古代傳統繪畫裡的一幀佳品。畫面右部寫有二姝及鼓瑟吹笙者站於岸畔,迎接水面一木舟,舟中坐一著富貴衣帽的人,旁邊有侍者持傘,前有一跪稟者。畫面左部畫一群人正圍網打漁。山水以花青運墨,不作奇峰峭壁,皆長山復嶺,遠樹茂林。橫式構圖,寬與高為三與一之比。水面約佔整幅畫面的二分之一,

山勢平緩,給人以一派平靜、淡泊的整體感覺;遠近明晦變幻無窮,自有一種清幽蒼茫、渾厚之氣。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瀟湘圖》

董源所表現的是南方自然山水。取材對象固然是影響畫家作品面貌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探討畫家作品風格時不可不加以考慮,但是,如若只以描繪對象立論卻未免以偏概全。畫家審美觀念的轉變對於他的繪畫風格的變化不僅不能忽視,甚至可以視為先導也不為過。像董源前後所畫的對象都是南方山水,但他的畫風有變,原因恐怕就是上面所說的審美觀念的轉變。北宋中葉繪畫史家郭若虛在評論董源時指出他有兩種繪畫風格:“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圖畫見聞志》)一般認為,董源前期作著色山水,學唐李思訓筆法,後來多畫水墨山水,既取法於王維,又吸收荊浩的墨法加以變化,而自立門戶,獨創一格,因此他被史家譽為江南畫派的創始人。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分析董源畫法時寫道:董畫“皆宜遠觀,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這段話很值得我們玩味與探究。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瀟湘圖》局部

我們細審《瀟湘圖》卷的畫法,可以大致獲得與沈括相近的印象。大小有差、濃淡不等的墨點寫出鬱鬱蔥蔥的叢樹與青草,畫山坡用粗短的線段,如果只就局部的墨點、墨線段看,幾乎不辨造形,但綜覽全畫,可以獲得一個總的造形印象,藝術形象是如此的完整與和諧。可見,董源作畫重整體印象與整體表現,表現了山川的性情,表現了自然賦於畫家的情緒感受。難怪北宋畫家兼批評家米芾發出一片稱讚聲,董畫“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鬱蒼,枝幹勁挺,鹹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瀟湘圖》局部

中國傳統山水畫法向有解索皴,牛毛皴,折帶皴,大、小斧劈皴等許多技法稱謂,《瀟湘圖》卷的用筆特點是多用中鋒著墨,筆跡圓渾、敦厚,人稱點簇法、披麻皴。誠然,從山水畫技法形成與發展的角度來說,董源畫法的獨創確乎是一大變化與進步。

包括《瀟湘圖》卷在內的董源山水畫,五代宋初時還很少為人所識,米芾獨具慧眼,在《畫史》裡第一次充分肯定了董源山水畫的藝術價值,指出其藝術風格“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畢宏是唐著名的山水畫家,杜甫曾題詠畢宏畫《雙松圖》中有句雲:“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然而在米芾的眼裡,董源畫格調之高不僅為唐山水畫家所不及,而且在董之後一個多世紀裡也沒有一幅北宋山水畫神品能與之比肩。在宋代之前的神、逸、妙、能四格畫評裡,神品居首位,我們從此可知董源的畫在米芾心目中的地位了。元、明、清以降,夏文彥、董其昌、安岐等藝術批評家無不在米芾所定的格局裡加以闡釋或引申。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夏山圖》

在這裡,特別要提一提明末山水畫家兼批評家董其昌,他對董源的畫推崇備至。《瀟湘圖卷》這一畫題還是董其昌考訂出來的。董其昌在丁酉(1597)年第一次見這幅畫時,前隔水上只記董源名,畫題已失,不知何圖。當他仔細考究了畫面,又聯繫到“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詩句時,頓有所悟,遂定此畫即《瀟湘圖卷》。自此之後,沿用至今。董其昌後來在《畫禪室隨筆》衝補記道:“

餘亦嘗遊瀟湘道上山川奇秀大都如此圖耳。”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龍宿郊民圖》

董源的身世,史書無多記載。只知他在南唐中主李顥時(943-957)任北苑副使,故畫史又以董北苑名之。《宣和畫譜》等書又作“源”為“元”。字叔達。鍾陵人(一說今江蘇南京人,一說今江西進賢西北人),尚無定論。董源的畫在宋徽宗趙佶時編篆的《宣和畫譜》裡記有畫名藏於御府者達七十八幅之多,而目前可見者寥寥無幾。除《瀟湘圖卷》外,僅有《夏山圖》《龍宿郊民圖》和《夏景山口待渡圖》等作品傳於世。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瀟湘圖》全局

北宋董源的《瀟湘圖》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