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鮑某明事件刷屏了全網,從最初的被指證性侵未成年少女三年,到欲反轉,解釋說是戀愛關係,網友們並不買賬。
無論鮑某明有什麼試圖翻案的“反轉”爆料,也無法改變他和小女孩已經發生關係了的黑暗本質。
他在我們常人眼裡,是典型的人生贏家,學歷高,精通法律,是一些機構的顧問、講師、兼職研究員。可卻做出這種違背道德的事情,就算是孩子不懂事,他一個四十的人了,難道沒有基本的常識嗎?
事件曝光後,公司與鮑某明解除合同,一些機構解除了聘任,他擔任非執行董事的企業也收到了辭職申請。一切都向大家認為對的方向進行,現在鮑某明的養女否認戀愛關係,我們就拭目以待,看看這件事什麼時候能有個定論,相信法律會給我們一個公正的裁決。
中年男子與未成年少女的原罪畸戀
鮑某明的事件讓我想到了電影《洛麗塔》,它是由阿德里安·萊恩執導,傑瑞米·艾恩斯、多米尼克·斯萬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與少女洛麗塔的情愛故事。
在大學裡靠教授法文為生的亨·亨伯特年過中年,自從年少時的初戀女孩突然去世後,他心中總藏著一個溫柔而又猥褻的夢魔,以致那些十幾歲的青春、早熟、性感的少女,對他有著不可抗拒的魔法般的吸引力,這樣的慾望一直隱藏在他心中。
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亨伯特成為主婦夏洛特家的房客,而他卻瘋狂地愛上了夏洛特年僅14歲的女兒洛麗塔。與此同時,夏洛特也看中了亨伯特,一心要為自己和女兒洛麗塔找個靠山。為了能夠跟洛麗塔生活在一起,亨伯特違心地娶了房東夏洛特為妻。最終,夏洛特還是發現了亨伯特對自己女兒的迷戀,憤怒的夏洛特衝出家門,卻遇車禍身亡。
夏洛特死後,亨伯特用各種計謀將洛麗塔變為自己的情人,並假借父女關係之名帶著洛麗塔四處漫遊,以躲避警察和各種審查。亨伯特帶著洛麗塔,開始了一段在美國高速公路上到處逃竄的畸戀愛情,直到狂燥的洛麗塔產生厭倦,並且最終離開了亨伯特。
看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和鮑某明事件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愛”是來自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但是有些“愛”卻成了與生俱來的原罪,不斷衝擊著人們的神經和底線,也激發著人們無數的投射。《洛麗塔》這部小說早期被禁止出版,但最終一躍成為影響世界的100部文學名著之一,正是因為其藝術形式所表現的內容,投射著人類諸多的集體無意識。
譬如,影片中成年男性引誘少女犯罪,以少女引誘成年男性,這些都激發人們將內心中畸戀的、邪惡的部分投射出來。投射出內心“壞”的部分,可減輕我們的內心衝突和難以忍受的焦慮。
與直接投射相反,人們也會“反向形成”。他們會激烈地捍衛社會道德,或極力號召保護青少年不受影響和傷害。下面我就結合《洛麗塔》裡的主人公亨伯特和洛麗塔,談談我對投射和對角色的理解。
成人外表下的少男之愛,是戀童癖還是畸戀
有人說,亨伯特有“戀童”或“畸戀”的問題,而我們想要理解亨伯特到底是什麼,就要思考其行為背後的心理背景。
少年時期無疾而終的愛情導致亨伯特出現性心理障礙,當亨伯特的初戀安娜貝爾因病去世後,他的愛情就被阻隔在了那個時候,致使他的愛慾對象停留在9~14歲的少女身上。亨伯特的生理年齡和生活閱歷上都算得上是中年人,可當他遇到了洛麗塔這個清純明媚的少女時,他對愛情的初心一下子復甦了。於是為了接近洛麗塔,亨伯特成為了她的繼父,這就像鮑某明成為了養父一樣。
小說或電影為何一定要撇清他們不是真正有血緣的父女關係呢?因為,從電影構思或生活習俗來看,我們一直在防禦真正的畸戀禁忌,如果是有真正血緣的父女關係,這種呈現便太令人難以接受。而人物之間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絕大多數人在看完小說或影片之後,感受到的便是一種糾纏在愛情和罪惡感裡不能自拔的痛苦的愛。
亨伯特對洛麗塔展現的是一種成人外表下的少年之愛,從電影情節來看,他少年時期女友的離去,似乎是他之後發生的一切的根本原因,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我看來,“少年失去女友”只是一種偽裝。
亨伯特心理會嚴重固著,必然有其早年經歷作為心理基礎,但這未必完全因為青春期的那次戀愛,可能是早年和父母的關係中某些經歷遺留下了心理衝突,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再現這個衝突,導致亨伯特出現心理固著。凸顯心理矛盾後,要麼化解,有所成長;要麼毀滅,就像電影中呈現的那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鮑某明後來和其養女的關係也走著這樣一條路線。
從“受害者”到“加害者”,是俄狄浦斯衝突的再現
亨伯特在電影中是“加害者”,然而他早年可能曾經是“受害者”,他把洛麗塔作為“受害者”,這是亨伯特重現自己“早年經歷”的方式。
有著“少年之心”的成年男人亨伯特應該比青春少女洛麗塔更成熟,可在電影中呈現的卻是亨伯特不如洛麗塔成熟。在兩個人愛情伊始,亨伯特就顯得緊張不安,好像被洛麗塔控制住了。
影片中,洛麗塔趴在草坪上看一本畫冊,翹起的腳丫顫動著。身上不時被轉過來的灑水噴頭澆溼,溼透的衣服在身上勾勒出業已長成的青春曲線。金色的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溫柔地落在她的身上,落在她蜂蜜色的肩膀上,落在綢緞一般柔嫩的脊背上,以及栗色的頭髮上。她忽然抬起頭來,對亨伯特回眸一笑,露出了矯正牙齒的牙箍,一派燦爛純真。洛麗塔晾曬衣服後,故意從亨伯特腿上踏過去,之後,她又穿著睡衣出現在亨伯特的面前,說被打字機吵醒了。洛麗塔會把膨化食品穿在手指上一個個吃掉,會在喝牛奶後留下嘴邊的牛奶泡沫,會在送早餐時光腳踩在亨伯特的腳上。在洛麗塔去寄宿學校之前,她飛跑回來吻別亨伯特,張揚大膽。
這是亨伯特用所謂的“被動”、“被誘惑”來掩飾自己內心的邪惡和罪惡感?從潛意識層面來分析,亨伯特在中年遇到洛麗塔,發展出一發不可收拾的畸戀之戀,可能是源自他早年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某些關係中的一些體驗,被再度激發了出來。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早年指向母親的潛意識幻想,在青春期會被投注到同齡人身上,但是如果投注對象突然失去,那麼會無法投注到外界。心理的落差會誘使個體體驗到焦慮、悲傷及煩惱這些負面的情緒,有時太過痛苦,甚至使個體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亨伯特便是如此,他在青少年時期剛體驗到美好的感情,卻遭遇女友的死亡,於是那最極致的完美情愛體驗瞬間消失,這導致亨伯特的力比多產生固著,無法正常投注到外界。
這和心理學上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俄狄浦斯情結指的是小男孩非常想獨自佔有母親,但是感受到強大的父親存在,於是小男孩無法順利地獨佔母親,導致內心非常難受和痛苦,最後不得不通過哀傷、妥協、認同來化解“俄狄浦斯”期的衝突。
亨伯特早年存在沒有被處理好的衝突,在青春期再度被激化,他將少年戀愛的感覺和強烈的慾望一併投注於理想化的客體。亨伯特對洛麗塔的愛其實是一個成年人外表下所隱藏的少年對少女的愛,電影中雖然洛麗塔時常任性、肆意妄為,且對亨伯特喜怒無常,但亨伯特仍然覺得跟洛麗塔在一起時自己彷彿生活在天堂裡。鮑某明在面對記者時,形容和養女的關係如同戀人一般親密,也是同樣的心理境地。
洛麗塔拒絕和亨伯特一起走,甚至說自己從來沒有愛過,亨伯特瘋狂地找尋洛麗塔,當再次見到洛麗塔時,她已是個大腹便便的孕婦,臉上長了斑點,舉止邋遢。洛麗塔接過錢因為感激要吻亨伯特,他痛哭出來:“不!你一碰我,我便會死。”
亨伯特在絕望與悲哀中殺死了當初拐走洛麗塔的男人奎迪,他痛恨這個曾獲取了洛麗塔愛情的男人。絕對的佔有和強烈的嫉妒是愛情中非常典型的現象,而羨慕與嫉妒的區別是,嫉妒有非常明顯的、強烈的、破壞性的毀滅性。
影片中,亨伯特開著汽車在公路上歪歪扭扭地奔馳著,身後是警笛的鳴叫聲。亨伯特的手上在滴著血,心裡也在滴著血,車子在高高的斜坡頂上停下來,遠處的村莊裡傳來兒童的歡笑聲。亨伯特明白,他的心已經死去,這種展現,實際上是一種被動的自我懲罰。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屈從了命運的安排,他在殺父娶母之後自挖雙眼,以這種形式的自我懲罰來疏解內在的罪惡感和哀傷。俄狄浦斯的衝突和處理哀傷的方式,在電影《洛麗塔》中也被推到極致。
以潛意識幻想灌注的“愛意”註定枯萎
洛麗塔沒有父親,而母親又是神經質的一個人,在她心中,早年取代母親佔有父親的潛意識幻想,傾注到了繼父亨伯特身上。
她想要一個14歲少女該有的正常生活,上學、交朋友和演戲,但亨伯特對此感到非常緊張和擔心,他阻止洛麗塔和別的男性交往。洛麗塔知道亨伯特愛她,害怕失去她,所以儘可能操縱與掌握他們之間的一切。但到後來,對洛麗塔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成了她向亨伯特索取金錢和要求滿足的威脅。
在我看來,洛麗塔不愛亨伯特,她最初的誘惑只是出於新鮮好奇而已。亨伯特想永遠和洛麗塔過只屬於他們的生活,他希望自己是洛麗塔生活的全部;但洛麗塔卻相反,她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所有能為其生活軌跡作證的人,中年男子奎迪就是其中一個。 母親死亡所造成的內疚,再加上青春期渴望獨立的自我意識,促使洛麗塔必須離開這段讓她窒息的關係。
從心理學角度說,他們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投身性認同。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浸在這種遊戲中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他們只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換一種說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導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他會視而不見,他既不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瞭解你,鮑某明和其養女的關係也是如此。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中藏著一個“你必須如此,否則……”的威脅性信息,它的完整表達是:“我以我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 依賴的投射性認同: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 迎合的投射性認同: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大壞蛋。
- 慾望的投射性認同:我這麼有魅力,你必須滿足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無能。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與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相輔相成,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常見的孤獨的遊戲。前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強大,你很無能,你必須聽我的;後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無能,你很強大,我必須聽你的。如果一個執著於權力遊戲的人碰上一個執著於依賴遊戲的人,兩者會相處得相對默契。可就像我們一開始說的,以潛意識幻想灌注的“愛意”註定枯萎,一旦二者關係開始失衡,矛盾產生,事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但無論怎麼解釋,亨伯特也好,鮑某明也罷,他們的行為都是違背道德的,是為社會所不恥的,女孩子都是受害的一方。不管原因是什麼,與他們的相處方式脫不開干係,也跟女孩子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包括前一陣子的包麗事件也是如此,女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戀愛觀,最終會在自以為是的愛情幻想中越走越遠,自我毀滅。
父母潛移默化的教育是剔除所有原罪的根本
在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責無旁貸地需要通過良好的人格教育和性教育,去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愛情觀,才能最大程度上減輕傷害、避免悲劇發生。
許多父母對子女戀愛、感情生活的興趣和干預常常是到孩子成年之後才開始的,但實際上那個時候已經是整個人格特徵、關係模式、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了。這時父母如果發現問題,冒然干預,未必有效。
為了防止孩子在戀愛關係中被控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自始至終貫穿性別平等的意識,主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尊自信的人格。父母要收斂自己的權威需要和控制需要,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適當尊重孩子的意見,並通過行動告訴孩子,不論他是否優秀,你都會關注她、愛護她,培養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
當一個女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穩定的自我價值、主動的行為習慣,在戀愛中自然就會進行自我保護,能夠分辨和反思雙方關係中的問題,也不會容許他人在精神或身體層面過分地傷害侵犯自己。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健康的戀愛引導,教會他們理性處理與伴侶的衝突,讓關係自然地開始和結束,幫他們養成跟父母傾訴戀愛煩惱的習慣。如果還能加上性別身份和認同的教育,戀愛與婚姻關係的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識就更好了。
當孩子有了健康的兩性相處知識,學會了如何分辨適合自己的伴侶,以及如何和伴侶相處,她陷入破壞性兩性關係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即使一時失足,通常也能在知識和親友的保護下快速撤離。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教給女兒記住以下幾點:
1、對兩性關係中一切形式的暴力說“不”,不論雙方是何種關係,不論對方宣稱的暴力的理由是什麼,精神或者肢體的暴力都不可以。
2、告訴女兒她沒有義務為他人的全部情緒負責,即使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每個人應該為自己的體驗負責,而不是將責任推卸在家人和伴侶身上,如果對方企圖用語言或行為脅迫自己感到內疚,就果斷離開。
3、告訴女兒她的價值體現在她自身,而不體現在她的伴侶身上,也就是說不論她有沒有伴侶、她當前的伴侶如何評判她,她都是有價值的、可愛的。對於那些隨意評判自己貶低自己價值的人,不用感到自卑,而是要遠離他。
最後不得不說,男孩的家長在這方面具有相同的責任,並也需要對孩子進行同樣的教育。一個兒子最後成長為連續傷害別人的人,是非常不光彩的,甚至可以很明確的說,是父母教養的失職、教育的失敗,需要父母盡一切可能努力避免和矯正。
閱讀更多 問題寶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