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曾经有位名校出身的校长明确指出:学校里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长陪出来的

;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其实与学校教育没啥大的关系,多半是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得好;而一个所谓’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陪伴的意义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抓住陪伴的“有效期”

高等学府耶鲁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存在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说三岁是孩子创造力才能爆发的一年,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绘画的方式来促进孩子的右脑开发。而5岁的孩子则会非常希望得到家长的陪伴与鼓励。

虽然说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总归陪伴这一步骤是不能跳过的

只有家长牢牢抓住孩子培养才能的关键时期,并且能够尽量的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相信被爱意滋润生长的孩子一定能够朝着更为理想的方向发展。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重视陪伴的“质量”

很多家长会认为自己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但发现和孩子对自己还是不够亲近,反而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目标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如何提高质量的实验,名叫“Ready 4 Routine”,其中一位妈妈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

这位妈妈和孩子总是会不经意进入一种对抗的关系,她把这种结果归因于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而忽略了陪伴孩子的质量。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哈佛大学研究院通过多年的研究同样发现:陪伴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个关键诀窍。

而高质量的陪伴的关键在于要与孩子形成正向的沟通交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认可与支持,也能让孩子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向父母寻求帮助,拉近彼此的距离。

而这位母亲通过PEERE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他发现那种对抗的状态消失了。那什么是PEERE工具呢?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PEERE工具的使用

1、暂停

暂停就是指家长在看到孩子某些令人不解的举动时,不管自己处于多么忙碌的状态,也希望能够停下脚步去仔细感知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家长的爱意所包围,这能够让孩子的安全感处于一个充盈的状态。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2、参与

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他非常希望家长能够与自己共同去攻克难题。但有些家长碍于自己的架子,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来参与孩子的活动。因此,家长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询问孩子自己是否能够加入这个活动。如果能够获得孩子的认可,那么亲子关系构建的第二阶段也就能够顺利进行了。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3、鼓励

孩子的某些想法确实会非常的稀奇古怪。但这都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无论孩子的想法如何,作为家长还是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赞同和支持。而有时候一个具有鼓励作用的拥抱就可以顺利地将家长的满满爱意传递给孩子。

睡前半个小时,跟孩子聊聊天、读读绘本也是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也有鼓励作用。孩子睡前有父母的陪伴也会更有安全感。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4、反馈

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而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用客观真实的语言来告诉孩子内心的感受,这也能让孩子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尽量地规避某些错误的关键点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5、衍生

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的思维并不能非常的多元化。因此作为家长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予孩子更为客观的意见,这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处理类似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获得更为强烈的内心愉悦感。

因此,作为家长需要重视陪伴重要性。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孩子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正面管教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因此,家长也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共同成长。


哈佛大学研究: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孩子主要分为这5步

(4.18-4.23是头条图书节,活动期间平台发放了3张图书通用券,面额分别是199-50、99-20、60-10,点击进入购买页面即可领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