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賀知章同事,題詩哭窮丟了飯碗,皇帝后來想重用卻已經掛了

古代文人都有哭窮的壞毛病。

據郭沫若考證,杜甫生活其實還是不錯的,起碼也是中等的地主。可是我們看到杜甫詩裡哭窮哭得一塌糊塗。當然也有不哭窮的,比如李白,就是死也不哭窮,死都來點浪漫,也要捉月亮而亡。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詩人,因為一次哭窮,徹底改變了命運——真的變得貧困潦倒,飯碗因為這首哭窮詩丟了,回家後生活極為貧困。等他的學生做了皇帝想重用他時,才知道他早就掛了,嗚呼哀哉!

他叫薛令之,頗有才華。他是福建人,大唐時,福建還是荒蠻之地,還沒有人考取過功名。薛令之家境貧寒,但從小酷愛讀書。因為讀書,也不知被多少鄉人取笑,因為當地從來就沒有因為讀書而發跡的。


他和賀知章同事,題詩哭窮丟了飯碗,皇帝后來想重用卻已經掛了


但是薛令之不為所動,最終成為福建第一個進士,當上了右補闕兼太子侍讀。這官不大,但地位很高,因為他的學生是全國最大的潛力股,不出意外將來就是皇帝。當時他跟賀知章是同事,一起當太子侍讀,教太子讀書。

那正是奸相李林甫當政的時候,李林甫跟太子李亨不和,這讓薛令之很難做。在這樣的處境下,他就想發發牢騷,但又不敢說別的,就哭哭窮吧。文人都這樣,薛令之也這樣。於是,他就在東宮牆上題了首詩。

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

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

只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

——薛令之《自悼》

這詩不深奧,很好理解,滿篇都是哭窮話。早上一輪圓圓的太陽昇起來了,照在我早餐盤子上。盤子裡有些什麼呢?不過是一些野菜苜蓿,粥稀到透明能看到插入的筷子。這樣的生活,有了上頓沒下頓。

這薛令之可真會哭窮,右補闕雖然官不大,七八品官吧,但是,作為中央機關的公務員,溫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何況,還是太子的老師,怎麼可能生活這麼艱辛?


他和賀知章同事,題詩哭窮丟了飯碗,皇帝后來想重用卻已經掛了


這薛令之也夠倒黴的,題詩沒幾天,唐玄宗到東宮來,就看到了牆上的詩,心裡很不舒服。想當時,大唐正是最鼎盛的時期,在皇帝心目中,普通老百姓都豐衣足食,自己朝廷裡的官員怎麼可能這麼清苦?所以,他認為薛令之是在譏諷他沒有治理好國家。

於是,唐玄宗提筆為這首詩續了幾句。按說,以他的身份寫的詩,皇帝為他續了詩,這是件很榮光的事。但是,那要看續詩的內容了。唐玄宗續的詩,可不會說薛令之什麼好的。

啄木嘴距長,鳳凰毛羽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這什麼意思呢?是說薛令之像啄木鳥一樣——嘴長。啄木鳥現在是益鳥,但在唐朝名聲可不好,不是好鳥。說嘴長也就罷了,下面這句話就更難聽了,說他像禿尾巴的鳳凰。鳳凰可就憑長尾巴和翎毛斑斕才美麗的,這是說薛令之沒有才能。這兩句詩可以用一句俗語來翻譯:嘴尖皮厚腹中空。


他和賀知章同事,題詩哭窮丟了飯碗,皇帝后來想重用卻已經掛了


既然嫌棄這裡貧寒,那就天高任鳥飛,想去哪去哪,我這裡廟小,養不起你這大菩薩。我的乖乖,天下還有比這還大的廟嗎?

薛令之看到唐玄宗的續詩,心底下是一陣陣發冷。這官還能當嗎?嘴長無才,加上已經下了逐客令,待在這裡還有什麼意思?

薛令之只好辭職走人。要說這薛令之確實是清官,據說他是從京城步行走到了福建。回到家就不是哭窮了,那是真窮。

薛令之離開朝廷後不久,就發生了安史之亂,這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唐玄宗倉皇逃命,連心愛的女人楊玉環都保不住。到了756年,太子李亨即位,讓玄宗當上了太上皇。這李亨上臺後,想起了自己的老師薛令之,趕緊下詔重用。誰知,薛令之沒這命,在此之前,他已經掛了。

看來,哭窮未必是一件好事,這不,薛令之哭窮,就真的窮了,把自己的前途都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