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要說當今“三農”領域內最火的話題是什麼?毫無疑問是“鄉村振興”,可以說這是一項極其英明的“國策”。但是想要完美實現這一目標可不容易,最重要的是不能偏離鄉村振興戰略的初心,從產業、人才、組織、文化、生態,這五個方面入局。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現在的農業,已成為了很多農民的副業。因為一心一意幹農業,收入實在太少,無法給農民們帶來生活保障,所以很多農民都轉職成為了農民工。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農民工們即使是在城市裡幹著最重的、最髒的、最累的活,但只要比種地掙的多,他們就覺得很幸福。對於這種現象,我們誰都沒有資格強迫他們回鄉發展農業,因為這都是生活所迫下的無奈選擇。

大棚整頓,把真正靠種植大棚生存的農戶給整了。操作間搭個簡易的工作臺都不行,種植戶給農產品裝箱放在地上裝,沾上泥怎麼賣給客戶。上邊有證策,下邊能不能不一刀切,能不能確實考慮一下種植戶的實際情況,別讓弱勢群體的種植戶,再幹下去的信心都沒有了。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此次土地整治,嚴查大棚房的導火索是2018年6月初,央視新聞曝光北京昌平農業大棚變“私家莊園”土地違法問題,即六合成觀光園擅自在農業大棚內違法建設居住屋舍,幷包裝成“私家農莊”、“田園庭院”對外租售,開發商既收租金又拿補貼。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兩部委下發了關於清理大棚房,遏制農地非農化的方案,通知下發之後,短短的時間內,僅僅是京津冀就拆除或整改大棚房項目1854個、棚數3.01萬個,涉及土地面積2697畝。這只是青萍之末, 後面還有大風起兮,截止目前共發現“大棚房”問題16.8萬個,涉及佔用耕地13萬畝,拆除面積約為10.4萬畝。

政策必須執行!但是一定要在行業協會的調查下進行,把真正服務於生產的棚頭房分開來!絕對不能一刀切!花農菜農辛辛苦苦攢點錢,把住的地方搞得舒服一點,才能更好的專注自己的行業。眾所周知,大棚活一年四季,一天到晚沒有閒時候,撂下耙子就是掃帚!滿身臭汗兩腳大泥!渾身痠痛在回市裡的家?!現實嗎?不要一刀切!

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想要一個大棚,可能需要好幾年的努力才能有,可是拆去,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了。試問沒有大棚如何擁有更好的種植、和綠化。本身條件不是很好的老百姓,他們要花多少時間和汗水才能掙到那些錢。一句話拆了,沒有任何的補貼也就算了。可是以後沒了大棚冬天會凍死多少植物,下大雨又會爛掉多少葡萄草莓,還有許多的水果。

幹了一輩子的農業,每天看電視報紙,三農政策都鼓舞人心,可是現實每天都面臨的無奈。現在雞鴨豬不能養,又不能搭蓋,我不知道拿什麼去振興農村,振興農業?難道就靠種點蔬菜水稻就能讓農村發展嗎?茫然中……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大家都知道拆大棚房一刀切這是賴政的表現。以投資農業項目名義圏地做其它項目,以看護房名義私建住房,超標建房者確實該拆 ,真正搞農業而必要的農業設施,農民的看護房就不該拆。大棚房在建時管理者放任自流,標準不明,界限模糊,管理不到位。導致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搞了起來,導致全國大棚房建設亂象叢生。

問題發生後不是追查管理者的責任,而是一刀切了之,造成的損失無人擔責,只能讓投資者倒黴。

一個政策下來,換來的只有負債累累,還不完的貸款、逼死一大票經營者。以脫貧致富成反比,對於那些強佔土地,對老百姓造成虧損的是應該好好整治,但對於合理合法租用經營的不應該採取這種殘忍的手段,復耕能真正發展嗎?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對於“大棚房”的整改政策要與之前的政策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不能“一刀切”,拆完了事。真正以大棚為掩護搞房產經營的堅決拆,其他沒有破壞耕地性質的可不拆。

想要實現鄉村振興,應該先從農業振興開始,只有農業崛起了,才能帶動鄉村經濟,從事農業能掙更多的錢了,農民工才會從城市裡面回來,年輕人才會接過農民的擔子。

這次的所謂違拆,真真的把人心拆碎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被拆除後的一片狼藉中,我們不禁要追問:

1、究竟有多少投資者的財富和心血被打了水漂,夢碎於隆隆轟鳴的機器拆除聲中?

2、有多少投資巨大,生意火爆,已經成為熱門打卡點的休閒旅遊設施,原本是可以倖免於難的?

3、這些數量巨大,面積驚人的“大棚房”被拆除,究竟有多少社會資源和財富在拆聲一片中灰飛煙滅?

4、在這巨大的拆除聲中,休閒農業又該何去何從?

不難想象:

1.農民返鄉無望,繼續返回城市,拉動城市人口數量,支撐城市的房地產經濟。

2.中產階級在大棚房的工廠被毀,要麼出走其他行業,要麼老老實實的進入官辦的高價工業園。

3.農村的第三產業消失,城市的第三產業迴歸。

4.農村的良田繼續荒廢,留守兒童與留守老人劇增,國家繼續扶貧。

5.城市的擁堵與霧霾無盡地劇增。

6.難免會有人質問,政府可以廉價收購農村荒蕪的土地,難不成是為新一輪的農村房地產做準備?

因此對於大棚房的整改,咱能不能別“一刀切”。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當然,提起農業振興就離不開一個話題—土地。但是最近卻出現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大棚房。原本農業大棚是用來從事農業生產,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但是卻有些人拿著農業用地當工業用地使用,去建一室一廳、兩室一廳,並當成房地產來賣。最終,國家對於大棚房問題不得不一刀切。筆者覺得,對於大棚房整治,國家在大方向上是對的,但肯定誤傷了無辜。究其原因,還是土地制度上存在缺陷,對此政府應該及時改善。此外,政府還要及時挽留被傷到的無辜資本,總要讓投資方吃個定心丸,得讓投資方有利可圖,不然資本下鄉一個虧一個、殘一個,甚至死一個,以後誰還敢下鄉。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總而言之,想要完成鄉村振興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不能一蹴就成,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當然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最終一定能實現。就讓我們滿懷希望並行動吧。


農民的雞鴨豬不能養,地裡不能搭蓋,拿什麼去振興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