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不必神化他,

就像不必美化我們的青春。

不必苛責他,

就像不必苛刻我們的父輩。


01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姥姥語錄》中,倪萍寫到她姥姥最愛說的一句話是:


“天黑了,誰也擋不住嘍。”

沒有什麼文化的姥姥,深諳一個樸素道理:


晝夜交替,是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

1月16日清晨,天剛亮,一個人就走了。


他,就是倪萍熒屏上的最佳CP——趙忠祥。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趙忠祥和倪萍


在用趙忠祥名字發佈的訃告裡,兒子趙方這樣寫道:

2019年底,趙忠祥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被確診癌症,癌細胞已經擴散。心態樂觀的趙忠祥,一直積極配合治療,直到這個週四死神毫不留情地奪走他78歲的生命。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趙忠祥兒子趙方的訃告截屏


還有幾天時間,翹首期盼又吐槽不斷的第37屆央視春晚,將在闔家團圓的喜慶氛圍裡,拉開帷幕。


但,連續主持了13年春晚的趙忠祥,再也看不到了。

或者說,因央視春晚而成為“國臉”的趙忠祥,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點上突然離開,讓人在悲傷感懷之餘,更咂出一些宿命的況味:

一切終將回到源頭。


一切好像冥冥註定。


02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回到源頭看趙忠祥,他高光時刻的職業生涯,和80後、90後的兒時記憶牢牢嫁接在一起,剪都剪不斷,分也分不開。

1983年的第一屆央視春晚上,41歲的他正值盛年,穿著四個口袋的中山裝,頂著濃眉大眼的國字臉,字正腔圓地站在大紅屏幕前,致開幕詞。


也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代表央視第一次給全國人民送來綿亙多年、終成春節傳統儀式的辭舊迎新大餐。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1983年,春晚上的趙忠祥

在那個娛樂和資訊極其匱乏的年代,擁有一臺電視機儼然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何況,能“鑽進電視裡說話”的主持人。

所以,那時候,把電視當成瞭解繽紛世界窗口的人民群眾,在潛意識裡就對“主持人”這個身份,鑲上了一圈神聖而高潔的金邊。

這也就不難理解,1999年的春晚上,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聯合出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飾演的白雲大媽,談到人生最大的夢想時,高呼“我十分想見趙忠祥”,引得全國觀眾捧腹大笑,也讓臺下的趙忠祥笑得前仰後合,卻一點也不掉價突兀。

因為,在那個年代,見到男神趙忠祥,堪稱全國白雲大媽的共同心願。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何況,拋開長相和聲音,資歷深深的趙忠祥,也配得上“在女人心頭縱火”的夢中情人。


03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1959年,趙忠祥就進入成立才一年的中央電視臺擔任播音員,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第一位是沈力老師)

1979年,中美建交後,他隨鄧小平訪美,採訪美國總統卡特,是新中國第一位進入白宮採訪美國總統的記者。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趙忠祥和美國總統卡特(中)


此後多年,他和倪萍主持的央視春晚,他和楊瀾搭檔的《正大綜藝》,都是80後、90後童年裡斑斕記憶的一部分。

而他從1981年到2018年,長達37年的時間裡,堅持解說錄製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至今還響在我們的耳畔。

這種步入晚年後名利雙收,依然對老本行心懷熱誠的執著,完全不是一句“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草原的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的笑談,就能打發的。

它有著令人起敬的專注。且不是每個人都能身體力行。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配音工作的趙忠祥


僅就業務而言,對於白巖松、水均益、王志安、朱軍來說,趙忠祥是名副其實的前輩。

而對於我們——原來看電視現在看手機、已邁入中年的我們來說,用音容笑貌和磁性聲音陪伴許多往事的趙忠祥,更像是一個未曾謀面的故人。

他見證了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歲月,也讓我們在對他的回憶裡一遍遍確認自己。

所以,他的離世,就像我們體內的一部分,嘎嘣斷裂,碎落一地。

哪怕,他也有爭議。


04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趙忠祥最大的爭議,大概就是他和女保健醫生饒穎的那場官司。

這場官司,雖然司法早已給出他勝訴的判決,但是人們還是在自己的心底,各自給出了另一種審判。

紛紛擾擾中,沒有人清楚當事者雙方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這樁2005年和2006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恰發生在網絡新媒體崛起、傳統媒介逐一衰落的節點上,也自帶某種宿命。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趙忠祥和饒穎


2005年前,在官方電視、報紙和廣播一統話語權的時代,人們聽到的是單一且定性的官方語言,也養成了閉塞而武斷的邏輯思維,看那些活躍在電視報紙廣播裡的記者、主持人,不免帶著崇拜和神化的目光。

時代和新媒的發展,一舉打破了這樣的體系和僵化。

2005年後,網絡視頻如雨後春筍,自媒發展如火如荼,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直播平臺,一個事件發生後多方信息的相互糾錯與印證,讓更多人不再僅僅相信官媒的單一說辭。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自媒崛起


和官媒一同不再神秘高大的,還有這個話語體系裡,那一群群原本象徵完美和知識的從業者。

所以,拋開趙忠祥和饒穎案的真真假假,我們更該看見的,是一個神話的覆滅,一種客觀的崛起:

原來,記者和主持人,也不過是普通人。

普通人都有的喜怒哀樂、傷痛病患、男歡女愛,甚至秘密隱私,他們也都有。

所以,不必用高尚的標準要求別人,因為大家都是不完美的人。也不必用卑微的眼光打量自己,因為你我都是珍貴的個體。

這是趙忠祥那樁事件,給我們上的一課。

這一課裡,藏著時代洪流之下,一代媒體人的悲喜命運,還有一代國人的認知成長。


05

趙忠祥去世: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沒有了.


聽聞趙忠祥離世的消息後,我在記錄日常心得的筆記本上,寫下了這麼一句話:

那個不完美的老人,再也不會有了。

他見證了新中國一甲子的傳媒史,躬身入局,見證參與,並在國家最高媒介上,拿到最有價值的金話筒獎、傑出貢獻獎,書寫了屬於時代和自己的鼎盛與傳奇。

他曾身陷醜聞,因為男女關係被全民群嘲,因為廣告代言被工商總局點名批評,還因為晚年出售字畫而遭道德拷問……


他在神壇和泥土之間輾轉,被光環加持,被平臺神化,被時代裹挾,被輿論考量,最終以猝不及防的逝去,迴歸到泥土之中。


就像我們每個人。

但從今後,他贏得的榮光,獲得的嘉獎,丟掉的加分,承受的質疑,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關於他,我們記住了什麼,又是如何銘記的。

就像,我們身邊,那些有過深刻交集,又終揮手告別的很多父輩一樣。


喜歡今天的文章,點個“關注”。趙老師,走好。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