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海商学院Tips:地产高富帅前世今生的风云往事!

在地产圈中,有一家公司,被公认是地产中的“黄埔军校”。心高气傲的王石,也曾无比谦卑地说:

万科落后它十年!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中海地产。

川海商学院Tips:地产高富帅前世今生的风云往事!

一家虽没有“碧恒万融”这些当红辣子鸡那样的光芒四射,但是谁见了都要尊称一声“祖师爷”的低调实力地产大鳄。

毕竟,地产黄埔,绝非“南慕容”般浪得虚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地产高富帅的风云往事。

01

1978年,中国改开,历经十年蹉跎之后,全国上下都缺钱,尤其是缺美元。于是各大部委召集下属企业,告诉它们应该想办法走出去,帮国家赚些外汇回来花。

隶属于住建部的中国建筑集团,是第一批响应号召走出去的企业。

1979年,中建集团安排 28个年轻人,给了100万,让他们去香港闯市场。

28个新宾蛋子,带着100万,懵懵懂懂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中国海外集团。简称中海集团。

当然,主营业务还是看家吃饭的基础设施建设、楼堂馆舍建造、大型工程施工。

80年代的香港,正经历着一轮空前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的双重大牛市。长实、新鸿基、新世界等地产公司抓住机会,迅速上市圈钱又圈地,成为赚的盆满钵满、腰圆脖子粗的行业巨头。

当时香港楼市处于极度狂热之中,这边土地刚拍下,房子还没建好,对面的土地可能就已经增值翻倍,赚翻了!

那时候在香港做开发商,简直是嗨的不要不要的。

撒一把钱在地里,真的能长出钱崽子来。

中海集团当然也看到了这块大肥肉,撸起袖子准备在香港房地产市场上“淘金”。

但是,初来乍到,囤地当开发商挣大钱,是不可能的。香港置地、长实集团、新鸿基这些早就上桌的大佬,怎么会轻易同意你个新兵蛋子上桌吃饭?

哪凉快哪里待着去。

上桌子做开发商是没戏的,但是给大佬们做工程代建、搞业务外包、打打小工、端茶倒水、挣点小钱还是可以的。

于是,中海集团就跟在这些地产大佬后面,做起了“下苦力”的乙方代建。

1981年4月,中海集团获得5张香港建筑业最高等级牌照C牌,这是一个里程碑的转折。

它意味着中海集团今后可以竞投不限标额、不限类型的政府工程,和国际顶尖建筑企业同场竞技。

在香港建筑行业这张斗地主的牌桌上,中海集团终于抓到了 “四个2”,有了上桌的资本。

抓着5张C牌的中海集团,开始了他在香港的表演。在给房企大佬打工的同时,中海集团开始大规模承建香港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都是大工程。

铺设输水管线、挖隧道、建大桥、甚至填海,中海集团都干上了。

几年下来,中海铺设的输水管道占香港居民淡水管线的70%,承建香港1/4的医院和15%的公屋。

而中海在西九龙、中环填海造地的面积,达到880万平方米,相当于香港面积的九分之一。

给他100台挖掘机,中海能给你再造一个香港!

几乎80%的香港人,每天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和中海集团发生着关系。香港人,慢慢爱上了这个埋头干活话不多,低调实力有内涵的内地来的“创业小青年”。

中海集团的招牌,算是在香港人心中扎下了。

做了几年代建,下了几年大力,攒下一些家底,也渐渐熟悉了香港这些地产大佬们玩的套路,中海集团发现,当开发商,也就那么回事,不就是钱的事吗

1985年,中海集团正式进军香港房地产行业,开始和英国佬、香港脚面对面地拼刺刀了。

他们拿的第一块地,在香港大埔墟慈安路上,修建的楼盘叫海宝花园。

让中海集团自己都没有想到是,海宝花园上市,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香港人争相抢购,提前三天开始排队,450套房源开盘当天即售罄,创下香港楼市销售记录。

第二天,香港几家主要报纸纷纷以“排队买楼不知价,只因市民信任它”为题进行大篇幅报道。

据说,海宝花园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要归结为中海集团的宣传策划。

他们告诉香港购房人,你们之前买的那些个什么香港置地、长实集团、新鸿基地产公司的楼盘,都是我中海集团帮他们建的。

现在,我中海集团自己要建房子卖了!

中海集团这个宣传策划,有点像温州皮革厂说:各位亲,我是LV的正品代工厂,现在我要自己干了。

香港人,都是人精。一听这话,你的意思是不是——今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咯?

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更何况人精?

这也是为什么报纸上报道香港人买排队海宝花园甚至不知价的重要原因。

和如今的某些地产营销那种“开盘必特价,买到就赚到”的简单粗暴相比,老中海人,领先好几个身位。

海宝花园大获成功之后,中海集团趁热打铁,连着开发了海华苑、海港花园、海伦苑等以海字打头的10个项目,被香港人称为“海上舰队”。

1986年至1991年,五年时间内,中海集团独立开发了36个房地产项目,总投资超过90亿,在赚取了大把港币美元的同时,也完全掌握了房地产开发的套路流程。

门清。

中海集团用6年时间,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在豪强林立、几乎被英资和港资绝对垄断了的香港地产圈站稳了脚跟。

而当中海集团在香江和竞争对手刺刀见红打下红色江山的时候,今日的碧桂园、恒大、融创,还是小蝌蚪。

1992年,施工队长杨国强成立碧桂园;1997年,车间主任许家印在广州创建恒大,2003年,孙宏斌才在天津成立融创。

02

就在中海集团在香港和一众大佬们肉搏激战正酣的时候,大陆这边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1988年1月15日,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一个叫隆重的地方召开,内地房改徐徐拉开了序幕。

虽然身处香港,但是中海集团从体制上而言,依然是根正苗红的央企。当时中海集团掌门人孙文杰,当然有着体制内人员的高度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判断力。

1988年,孙文杰在中海集团旗下成立了中海地产,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

论辈分,中国建筑是中海集团的爸爸,中海集团是中海地产的爸爸。在中国建筑这个大圈圈里,中海地产实乃“孙子”辈。

不过,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二十年后,孙子辈的中海地产,在盈利能力上全面超过爸爸中海集团,甚至睥睨爷爷中国建筑。

虽然中海地产是在香港成立的公司,但目光主要瞄准的却是内地市场。

毕竟,大家都清楚,香港房地产眼下看着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但香港就屁股大那么点地,几百万人,再搞下去也弄不出什么大动作,浅水岂能容巨鳄?

而放眼国内,则是13亿人的巨大市场,那里,

才是星辰大海,诗与远方

中海地产告诉你,永远不要怀疑体制内精英的眼光和他们更靠近决策层的先发优势。

10年前穿着解放牌胶鞋出去,如今蹬着金利来皮鞋回来,衣锦还乡的中海地产,一开局,直接把目光锁在了深广和京沪,全力布局三大都市圈。

至于其他地方,看都不想多瞟一眼。

中海地产回内地的第一次出手,是在香港旁边的深圳。

1988年8月,为了“弄外汇”,深圳第一次尝试以美元计价拍卖土地。当时很多企业,别说美元,可能连港币都没摸过。这块地,最终被中海地产收入囊中。

在这块地上,中海开发了日后在深圳极具代表意义的楼盘——海富花园。

借助在香港学到开发模式,中海地产在这个项目上整出了很多个国内第一:

第一次引入银行按揭,第一次展示实体样板间,第一次开放工程样板房,第一个建造空中花园,第一次引进物业管理概念。

中海地产给当时的深圳本土房企来了一次“降维打击”,一举奠定了其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的江湖地位,因此业内也常有:“中国地产三十年,中海地产四十年”的说法。

海富花园之后,中海接连推出,富怡阁、富春阁、富丽阁,均大获成功,这让中海地产看到了内地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潜力。中海决定把重心放在内地,而且只盯着深广京沪。

初回内地的中海,在深广京沪的土地市场,一直奉行的原则就是:拿最好地段的地,盖牛叉的房,卖高于同行的价,赚别人眼红的钱。

当中海已经在深广京沪核心地段开发了无数个项目之后,一直到2016年,碧桂园才通过马甲公司——东莞骏轩实业在深圳拿下第一块土地,还是远郊边角料。

有业内人士笑称,初回内地的中海地产,就像一个不差钱的高富帅:喝最好的酒,开最豪的车,把最靓的妹,走最拽的路,让同行流最长的哈喇子

只是,那些流哈喇子的同行,很多只看到了中海人前的风光,没看到当年中海在香港背后的挨枪。

大佬也是从穿开裆裤走过来的,高富帅也曾鞍前马后、端茶倒水。

当然,中海后面也踩过狗屎,掉过坑,爆过雷,差点把自己给玩完。

川海商学院Tips:地产高富帅前世今生的风云往事!

03

199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空气中弥漫着躁动和不安。

这一年,88岁的老爷爷二次南巡,来到深圳后,看着眼前的一片繁华,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为了加速这个历史进程,老爷爷说出了那句至理名言:告诉他们,谁要不支持改革,就让谁下台,下台。

那一年,包工队长杨国强在老家顺德成立了碧桂园,许家印从汉阳钢厂处级岗位辞职来到广州创业,万通六君子刚刚冲进海南。

几十万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也按耐不住躁动的心,纷纷下海淘金。甚至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专门教书育人的北大,也成立了北大资源,搞起了房地产开发。

唐僧肉,香饽饽,人人垂涎。

而闯荡香港多年的中海集团,也迎来了高光时刻,上市,拥抱资本市场。

1992年8月20日上午10点,随着港交所联合交易大厅一声钟响,中国海外发展正式在港上市,股票代码,00688.HK。

688,中国人很喜欢的一串吉利数字。如果是888,就更完美了。

此次上市,中海集团共发售8.2亿股,准备集资8.4亿港元。这一次,香港股民的热情,和当年他们买中海第一个楼盘海丰花园一样:燃爆了!

资本市场超额认购99倍,一次性冻结资金758亿港币,打破了港股历次招股冻结资金最多的记录。

要知道,1992年那一年,深圳的GDP也不过317亿元,不到中海上市冻结资金的一半。1992年8月20日,一度也被资本市场称之为“中海时间”。

香港资本市场对中海集团的疯狂追求,不亚于15年后,A股股民之于中国石油。

不过,和中国石油上市即破发,十年不翻身不同的是,中海集团在资本市场表现异常亮眼,股价一路上扬。

到1996年,中海市值超过100亿港元,位列香港二十大市值地产上市公司第14位。

中资房企,可以和老牌英资、港资大佬掰手腕了。

香港地产,三分天下。

随后,不差钱、有颜值、肯卖力的中海集团先后在港承揽了数个大项目。

这其中,最亮眼的是,1995年,中海联合英国艾铭建筑、日本前田株式会社等四家公司组成联合体,拿下的合约总价高达101亿元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项目,这也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一合约。

香港新机场建成后,获得英国建筑奖,并荣获20世纪世界十大建筑成就奖,也是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建筑工程项目。

也许是被赞美之声冲昏了头,也许上市之后钱包撑到爆,这个时候,中海,也有些飘了

1997香港回归之后,对于香港楼市,不少人看空,看空的主要是英资房企。但中海却坚信,回到大陆妈妈怀里的香港,没理由不比昨天好啊?

于是,在英资房企纷纷甩锅跑路的时候,中海频频在土地市场出手拿地。而且,要干大的。

1997年10月14日,香港回归后的首次土地拍卖,中海再次牵头组成联合体,在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以50亿元拿下屯门地块。

50亿,也是当时中海一次拿地的总价记录。

正当信心爆表的中海准备复制过往神话大干一票的时候,飞来横祸。

1998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一夜入冬。股价、房价双双高位暴跌。一时间,银行勒紧裤腰带开始缩贷,地价也随之一路跳水。

中海这块50亿的地,还没捂热,桩基都没打,账面哗啦啦一下就亏损了十几个小目标。

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数着数字后面的一大串0,都心疼。

而中海股价更是惨不忍睹,市值从最高的374亿元,一路狂泻到60亿元,不是腰斩,都斩到屁股之下,快到小腿了。

泻停封,也没用。

一路顺风顺水的中海,瞬间到了破产的边缘,中海彻底懵逼了!

后来,经历那次噩梦的中海人这样说道:在香港资本市场这个花花世界,昨天还是澳洲龙虾雄霸天下,一夜之间就只剩下关灯吃面泪两行了。

前天还是皮尔卡丹加身,帅气逼人,今儿亏得只剩下个大裤衩子在风中瑟瑟发抖。

中海用血的教训领略了一把什么叫:卧槽,资本主义,无情

濒临破产边缘的中海,最终没有倒下,母公司中国建筑拉了他一把。

毕竟,组织派你们过去是希望给国家挣钱的,不是让你们穿着大裤衩灰溜溜跑回来。

中海开始艰难自救。啥活都接,啥项目都干,只要能挣钱。

当然,中海也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开源节流。在这期间,养伤的中海也定下了一条雷打不动的纪律条规:净借贷比率不得超过40%。

中海不能再翻船,哪怕慢点,也不能砸了饭碗。

40%的红线,对于企业风险管控非常有利,但是也为后来中海的发展落后于同行,尤其是落后于那些胆子比北大清华还要大的民企埋下了雷。

自救的同时,中海也决定进一步加大在内地的地产业务。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外,中海开始涉猎武汉、成都、重庆等二线城市。

04

在香港,中海是彻彻底底挨了一顿闷棍,被抽了无数个大耳瓜子,揍得连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但是在内地房企眼中,中海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

由于自身本来就是建筑起家,加上在香港和大佬们一番肉搏,中海地产的内力,确实没话说。

中海在质量管理、成本管控、工程管理上,绝对属于行业翘楚。

一个项目操作下来,中海的毛利率甚至能达到35%,远高于同行20%左右的均值。中海“利润之王”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一直到今天,中海的利润率,在房地产行业也一直居于前列。

1998年的时候,万科已经坐上了地产销售规模一哥的位置,但向来嘴硬的王石也不得不说:中海是行业标杆,万科落后中海十年。

膜拜中海的万科一度想过和中海合并。王石找到中海掌门人孙文杰说:咋们合二为一吧,你当董事长,我当总经理,一起雄霸天下,何如?

那感觉,像极了当年赵敏回眸一笑对张无忌说:张无忌,来元大都找我吧。

你当寨主,我当压寨夫人,整个山寨,包括我,都是你的。这感觉,好熟悉的味道。

老王心里的小算盘,铃儿响叮当。

只可惜,中海没有搭理万科,依然我行我素。

除了嘴比较硬之外,王石还有个特点,就是看上的东西,非得搞到手。

合并是不可能了,转过头去,老王就搞了一个“海盗行动”,高薪挖人截胡。

万科前前后后从中海挖走了几十人,从区域总到项目经理,到成本经理,甚至工程师,老王都没放过。

中海被万科挖墙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国企,中海的薪酬待遇完全没法和万科这样的民企抗衡。

中海第一任掌门人孙文杰在位的时候,提倡的是国企经常说的无私奉献,大家都过的很清,很苦。

当时万科挖人开出的待遇,起步就是中海的至少两倍,三五倍甚至十倍的也有。

傲娇的中海,被诡计多端的老王,挖的快吐血了。

后来,龙湖、世贸、复兴这些民企,纷纷效仿万科,一时间,中海的墙脚,被挖的摇摇欲坠。

最疯狂的时候,哪家房企如果没有从中海挖几个中高层过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企业。

现在一众叫得上名号的地产公司里,基本都有中海前员工在里面。中海地产黄埔就此得名。

有人曾戏言,三十强房企开会,很多时候都快成为中海老同事的叙旧会了。现在龙湖内部依然有“中海军团”一说。

孙文杰离任之后,接任的孔庆平和郝建民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员工收入、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依然还是没办法和民企比,中海一把手的年薪,基本在大几百万,但是碧桂园这样的民企,区域总级别的,年薪过亿一抓一大把。

碧桂园的总裁莫斌,就是杨国强从中海高薪挖过去的,莫斌在碧桂园,一年年薪是6885万,几乎是在中海的十倍。

而恒大总裁夏海钧,2017年年薪是2.98亿元,2018年是2.4亿。睥睨众生,秒杀一切。

05

虽然员工的薪酬待遇在行业内不高,但是中海地产本身的盈利能力却十分惊人。

得益于在香港房地产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对地产开发,中海有着比绝大多数房企更加深入的理解。

重心回归内地市场的中海地产,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玩的那叫一个游刃还有余。

2007年之前,地产行业排名,第一的永远是万科,第二的也很稳定,一直是中海。

中海千年老二的称呼,也由此得来。

那些年,虽然万科一直牢牢占据着销售总额第一的交椅,但论盈利能力,中海二弟却是完爆吊打大哥万科。

2003年至2014年期间,中海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9.5%,股东摊占纯利复合增长率为40%,平均股东资金回报为23%。

这三项指标,低调的中海,连续十二年保持着行业第一。房企中的盈利之王据此得名。

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

2007年,全国楼市迎来新一轮的狂热,房企在土地市场上抢地就像鬼子进了村一样,挥金如土,壕无人性,土地天天拍,地王满天飞。

然而,在香港遭遇过98金融危机,挨过市场打的中海地产却异常的克制,拿地极其谨慎。

被金融危机教训过的中海拿地要求严格,一般前提是地块投资回报率至少要在15%以上,而中海自己对未来房价的预测也偏保守。

挨过闷棍死里逃生的,普遍都胆小。

在市场狂热时,中海拿着自己的小账本本,噼里啪啦一通算盘打下来,几乎拿不到像样的土地。

肥肉,都让胆子大,没吃过亏的地产商狼吞虎咽下去了。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被称为现金流吞金兽的地产公司首当其冲,遭受巨大打击。

带头大哥万科抢跑降价,狼群效应引发一路踩踏,全国房价跌声一片,土地市场更是一首《凉凉》。

前面在土地市场挥金如土的地产公司,几乎都缺钱,很多公司高杠杆玩脱了,现金流枯竭。

恒大的许老板四处找人借钱,甚至把电话都打给了王石,当然王石干脆利索地拒绝了他。

一度走投无路英俊潇洒的许老板不得不跑到香港,去和几大家族的几个糟老头子玩牌套近乎。端茶倒水、谈感情、签对赌协议。

原本稳得一批的中海,这时候是可以关起门来在小黑屋子乐呵半天的。

让你们这帮青瓜蛋壳二愣子嘚瑟,这下分分钟要破产了吧?

按照正常的剧本,财务稳健的中海这时候应该是捏着大把钞票去那些嗷嗷待哺、濒临破产的公司手里捡便宜土地的。

来,谁叫爸爸,我就收谁。

然而,这一次,中海又算错了。金融危机刚入冬,立马就迎来了春天。2008年底,四万亿一揽子救市计划横空出世。

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短暂的疲软之后再度雄起,一线二线城市房价几乎全部翻翻,刚刚还到处跪着借钱的地产商们,赚了个金银满仓。而且是胆子越大,土储越多,赚的越嗨。

就像贾跃亭唱的那样:怎么大风越起,有人越浪

2009年房企销量排行榜上,绿城以529亿的销售额把中海从老二的位置上干脆利索地踹了下来,中海历史性地滑落到第五。

而一年前还差点破产的恒大,在排行榜上冲到了第7,恒大顺利上市,许家印荣登中国首富。

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最有发言权的除了星爷,非老许莫属。

中海为自己的保守,吞下了难言的苦果。

不过,更大的不确定性,发生在2013年。中国建筑准备将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合并。

中海地产是中国建筑的“孙公司”,中建地产是中国建筑的“儿公司”,理论上,中海地产见了中建地产,得尊称一声:叔叔好。

然而,论实力,这个叔叔在侄子面前,却显得极其弱鸡。

2012年,中海地产的销售额是1115亿元,而中建地产只有210亿,中建地产和中海地产之间,差了一个恒大或者万达。

既然是合并,谁合并谁?

实力固然很重要,但是作为国企,论资排辈,也很重要。而且作为孙子辈,中海地产和爷爷的亲近程度显然不如叔叔中建地产。

业内一度传言,中国建筑的初步想法是让中建地产吞并中海地产,来一出蛇吞象。不过遇到阻力,推进并不顺利,最终确定还是中海地产合并中建地产。

而接下来围绕合并后谁接管大局一事,双方一度陷入权力争夺。

时任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的孔庆平希望自己一手提拔的行政总裁郝建民接替,但中建地产显然也不甘心。

业内甚至一度有谣传,双方甚至都发展到互查账本、准备组织举报的地步。

结局以一种折中妥协的方式了结,中海地产的郝建民出任董事会主席,中建地产陈谊担任总经理。

在合并的同时,2014年初,郝建民发起了中海地产内部改革。改革后,战略管控委员会做强,总经理一职几乎被“架空”。

2016年1月,承载了中建系整合使命的陈谊宣布从中海地产离职,留下“忠义二责已了”六个字。

有点悲,带点壮。

自2013年8月启动,到陈谊离职,马拉松式的合并、磨合耗时28个月。

28个月,两个人谈情说爱,节奏快多一点的,孩子都能满地爬了。

拿地的谨慎,整合的矛盾,直接导致中海业绩的进一步滑落,2016年,中海在房企销售排行榜上来到第6,2017年滑到第7。

如果不是2016年3月中海地产并购中信地产,吞下后者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24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中海的业绩,可能还要差一大截。

中海错过了地产行业近十年最大的一轮牛市,在自我放飞中迷失了方向。

当然,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合并,也有人很开心,比如部分买了中建地产楼盘的业主。

中海合并中建之后,远在乌鲁木齐一位正在卖中建云鼎大观一套二手房的业主突然发现,自己小区楼盘新开一期的名字,变成了中海云鼎大观。

老规矩,二话不说,挂牌价每平米涨价500元,以示庆祝。

车还是那辆帕沙特,就是车标从W换成了奔驰的菱形三角星。

06

迷失之后的中海,在2016年底迎来改变。

2016年11月15日,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郝建民突然宣布离职,临近退休的副主席肖肖接任。短暂过度,中海地产迎来第四任掌门颜建国。

和之前的孙文杰、郝建民等人一直在中海工作不同,颜建国还曾经当过“叛徒”。

2014年,颜建国突然从中海地产辞职,并迅速加入龙湖地产,担任执行董事。

与中海专情于住宅地产不同,龙湖在商业方面颇有建树,天街系在业内颇受尊崇,创新业务和长租公寓也干的风生水起。

然而2016郝建民离职后,颜建国又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回归中海并迅速成为中海新的接班人。

高管出去之后还能再回来,而且掌舵,这在国企地产公司,之前还没有先例。

我的个乖乖,这是什么操作?所有人都蒙圈了,包括龙湖。

回归后的颜建国让中海从“专情”变成了“多情”,商业地产成为中海重点角逐的目标。

中海地产2018年年报显示,中海业绩,真心不赖。全年销售额首破3000亿大关,同比大增29%。

而在商业领域,中海表现更是异常强劲,其持有并投入运营的写字楼已经有42栋,集中商业13家,星级酒店12家,长租公寓1个,总运营面积409万平米。

而中海的商业地产在建和待建面积大约550万平米,加起来总面积接近千万方。

一不小心,中海的千万方商业版图,已经来到了全国第二。排在他前面的,是华润置地。

失去了住宅二哥头衔的中海,换了个赛道,在商业地产上,又把“老二”的名分给弄回来了。

颜建国两年龙湖之游,游的收获颇丰。

至今,估计龙湖也没搞明白,当初到底是他们成功地将颜建国从中海挖过来的还是颜建国自己主动过来“卧底”的。

或许吴亚军心里也只能感叹一声:之前都是我们去挖中海的墙脚,没想到,浓眉大眼的中海,也玩起了《潜伏》。

你好坏,坏的有那么一点小可爱。

在商业地产上发力的同时,土地市场上,中海也一改过去谨慎拿地的风格,开启了买买买的剁手模式。

2017年中海拿地花了951亿,2018年强调控,土拍遇冷,大多数房企都“勒紧裤腰带”,中海依然豪掷913亿,逆势大举拿地。而2019年中海拿地的预算则是1175亿元。

业内纷纷表示,那个凶猛的中海,又回来了。

除了拿地凶猛之外,中海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回升之势。

2019年1至11月,中海销售额为3050亿元,预计完成年度3500亿任务问题不大,在销售排行榜上,中海前进一步,来到了第6位。

拿地和业绩均表现强势的中海,能否再回巅峰,冲进前三,这需要留给时间去回答。

但我们当然希望中海能够一路向好。

毕竟,1997年中海以50亿拿下香港屯门地块之后就赶上了金融危机,在退地止损小亏,还是坚持拿地可能巨亏之间,中海在上缴尾款最后期限的15分钟决定,咬牙咽下这块地。

明知山有虎,偏要悲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