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很難?很多父母都這樣做

樓下鄰居家孩子跟我家孩子在一個學校上學,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後會看到她帶著孩子氣喘吁吁的趕到大門口,嘴裡不停的催促著孩子:快點,要遲到了。我通常會對她禮貌的笑一下。

有天下樓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她問我:你家孩子好乖啊,每天都很利索的去上學,不像我家孩子,天天賴床,怎麼叫都不起來。我禮貌的回應:可能是天性吧!她認可的點點頭。

生活中的您是否也曾感嘆道: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那麼聽話,自己起床,穿衣服,洗漱,一氣呵成?為什麼別人家孩子放學回來就知道乖乖的寫作業,偶爾還會掃掃地,擦擦桌子?是別人命好,生了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

我們在骨子裡是不會承認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差的,更願意相信這一切都是天意,命中註定,以此來安慰自己那妒忌的心。

哪有“天性”一說?別人敷衍你的話別太認真了。孩子的能力都是父母鍛煉出來的,只不過外人看不到罷了。

我是這樣鍛鍊兒子的:

1.早上自己穿衣服,洗漱,這都是你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沒有人會幫你,爸爸媽媽都很忙。

2.到學校後跟見到的同學和老師打招呼,同學回應你說明他有禮貌,喜歡你,不回應你你就換個同學打招呼,也不用去理他。

3.每天要完成50個不標準俯臥撐

4.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亂扔的結果就是沒有玩具玩。

5.不願意分享的東西就不分享,誰也不給。

前面四條都很容易理解,那麼我說明下第五條。大家都說要與人分享,分享才能獲得快樂。我想說,有些東西可以分享,有些東西不能分享。比如我在吃瓜子,我分享給你一把瓜子,大家一起開開心心。我只有一個玩具,分給你我就沒有了,並且給你玩會讓我不舒服,我會擔心玩具被你玩壞,那乾脆就別分享,自己玩自己的。這個不是自私,這個是保護自己。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不就一個玩具嗎?玩玩怎麼了?您得清楚一個玩具對一個孩子以為著什麼,就像成人眼中的房子一樣,我絲毫沒有誇張。你要不要把你唯一的房子讓出來給街邊的流浪漢住兩年,然後再還給你?

孩子的內心是很敏感的,在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的基礎上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然孩子很可能會因此受到心靈傷害。

多“使用”孩子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為什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這些孩子過早的領會到了生活的不易,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所以他們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生活。從孩子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點滴積累,您的孩子也會變成“別人眼中的孩子”。

教育孩子很難?很多父母都這樣做

教育孩子很難?很多父母都這樣做

教育孩子很難?很多父母都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