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放鞭炮,是很多男孩子童年过年的永恒记忆。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放鞭炮只能排在第二位,排的第一位永远是看连环画,我们老家叫看画本。

那是1980年,春节刚过,我和弟弟有院子里放鞭炮玩儿。可能当时的鞭炮质量不太好,过年放鞭炮时,总有很多断捻的,我们都收集起来,没事的时候接上捻放着玩儿,当时几乎每个孩子们的兜里都有鼓囊囊的一大把断捻的鞭炮。

这种鞭炮的玩法也有很多种,最简单是的从中间折开,从别的鞭炮上截一段引线过来,夹在中间,点着了,呲出一条长长的烟花,还有其他比较复杂的玩法,比如土地雷、钻天猴、二起脚等。

那天下午,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玩了半天,该玩的方式玩了个遍,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突然想起,过年了,公社新华书店是否应该有新的画本,主要是自己手中还有巨资(爷爷过年给的5毛钱),于是便撺掇弟弟和我一块去公社去玩儿,骗他说到集上给他买芝麻球吃(当时在我的印象里,认为弟弟特没出息,很馋,好吃。其实现在觉得,我自己才是真的没出息。)禁不住美味的诱惑,弟弟就和我瞒着大人,悄悄的出了门。

公社离我们村有5里路,我们兴冲冲的走着,觉得时间不长就到了。离老远,就看到新华书店的玻璃门开着,但是有工作人员在关窗上的木板。可能是刚过了年,书店的营业时间比平时短了不少。他们准备关门回家了。我们赶快跑着进了店。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一进店,我就看到了色彩鲜艳《大闹天宫》的连环画,上下册并排的放在玻璃柜台里。我是看过这电影的,而且看了好几遍,不仅在本村看过,而且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在十几里远的别的村也看过,情节可以说是滚瓜烂熟。弟弟当然没有看过这电影,他除了好吃之外,没有别的爱好。父亲去临村看电影,从来不带着他,因为他看不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抱着他就无法骑自行车了。我不管是看电影、看戏,多晚都要看完才回家睡觉。

我被《大闹天宫》吸引住了挪不动步,让营业员把《大闹天宫》拿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看封底的定价,顿时呆住了,这两本书一共5毛4,而我一共只有5毛钱。当时一般的一本连环画只有一毛左右,薄的才几分钱一本,可能这两本是彩色的,而且开本比较大,所以才定这么高的“天价”,5毛4买一般的连环画可以买5本了。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营业员有点不耐烦了,问我到底要不要。

我心想,如果这次错过了,可能以后就和这书永远错过了。于是就和弟弟做工作,和弟弟“借钱”,我知道弟弟也有爷爷给的5毛钱。弟弟很不情愿的拿出了他的钱,只有一枚5分的硬币,其他的都让给他送进了供销社,换成了好吃的吃掉了。

好在我们俩的钱合在一起,还能买下这两本书。我们拿着书,捏着剩下的唯一的一枚1分硬币,走出了书店的门。弟弟开始让我兑现我的承诺,要我给他买芝麻球。我知道一分钱是买不到芝麻球的,只好哄他说我的钱在家里,回家加倍给他买好东西吃。

没有办法,他只好悻悻地跟着我往回走。没有了来时的兴致,他一会儿就走不动了,要我背着他走,可是我只比他大三岁,根本背不动他,只好走一会儿,歇一会儿。雪上加霜,他开始来讨债了,要我还他的5分钱,我自然没钱给他,先还他1分,承诺回到家里,加倍还他。

太阳落到了西边的树梢上,灿烂的阳光照在还没有融化的麦田的积雪上,放射着金子般的光芒。

走着走着,我发现雪地上有两排动物的足迹,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我知道这是野兔的足迹。下了大雪以后,野兔在洞里没有吃的,会跑出来找吃的。由于积雪较厚,兔子在雪地上跑不快,很多人去雪地上循着足迹追兔子,我父亲年前就捉到了过一只,炖了一大锅,全家人美美的吃了两顿,而且兔子皮拿到集上还卖了两块钱。

于是我告诉弟弟说,我们顺着野兔的足迹走,会捉到兔子的,家里人看到我们捉到兔子一定会很高兴。弟弟一听,也来了兴致,顺着兔子的足迹往前跑。跑了很久,别说兔子了,连兔子毛也没有发现。因为赶了一段距离后,兔子的足迹开始变的杂乱起来,根本分不清兔子往哪个方向跑了。我们两人的棉鞋也全部沾满了泥水,这是母亲过年前一天晚上到很晚才做好的两双新棉鞋。

天擦黑,我们才回到了村子,刚进村口,就看到母亲的身影,一边东张西望,一面在呼喊我们的名字。父亲也跑来了,看到我,大声的骂,而且踹了我一脚,母亲赶快把我拉走了。

晚饭后,弟弟又来讨“债”了,我自然没有钱给他,只好答应给他一本画本。他说要下册,因为下册封面有很多大桃子,一定很好吃(他怎么这么好吃呢),我心里不想给他下册,因为我觉得下册更厚(我到现在仍然喜欢比较厚的书),故事更精彩,比如孙悟空和二郎神互相赌斗变化的故事,都在下册。于是,就骗他说,上册才看好,上册封面是孙悟空和哪吒打仗,打仗的书比吃桃子的书好看。他被我忽悠了,就要了《大闹天宫》的上册,我得了下册。心想等一段时间,用好吃东西再把上册也给他换过来。

可是过了没有几天,他的《大闹天宫》上册就损坏了,他和小朋友一块看的时候,封面和内页就脱落下来好几页(这也和这书的采用骑马订装订方式有关),掉下来的书页就损坏了,传来传去,他的这本书就不知道传到谁的手里去了,而我的下册还是好好的,一直放在我老家的书柜里。

2000年后,连藏兴起,我在网上淘到了一册《大闹天宫》上册,版次、品相和我原来的下册基本一致,两本书配成了一套。我有时向弟弟问起30多年前一起去公社书店买连环画情景,他竟然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真是个吃货!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永远的《大闹天宫》(我的连藏故事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