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放鞭炮,是很多男孩子童年過年的永恆記憶。可是在我的記憶中,放鞭炮只能排在第二位,排的第一位永遠是看連環畫,我們老家叫看畫本。

那是1980年,春節剛過,我和弟弟有院子裡放鞭炮玩兒。可能當時的鞭炮質量不太好,過年放鞭炮時,總有很多斷捻的,我們都收集起來,沒事的時候接上捻放著玩兒,當時幾乎每個孩子們的兜裡都有鼓囊囊的一大把斷捻的鞭炮。

這種鞭炮的玩法也有很多種,最簡單是的從中間折開,從別的鞭炮上截一段引線過來,夾在中間,點著了,呲出一條長長的煙花,還有其他比較複雜的玩法,比如土地雷、鑽天猴、二起腳等。

那天下午,我和弟弟在院子裡玩了半天,該玩的方式玩了個遍,覺得有點索然無味了,突然想起,過年了,公社新華書店是否應該有新的畫本,主要是自己手中還有巨資(爺爺過年給的5毛錢),於是便攛掇弟弟和我一塊去公社去玩兒,騙他說到集上給他買芝麻球吃(當時在我的印象裡,認為弟弟特沒出息,很饞,好吃。其實現在覺得,我自己才是真的沒出息。)禁不住美味的誘惑,弟弟就和我瞞著大人,悄悄的出了門。

公社離我們村有5里路,我們興沖沖的走著,覺得時間不長就到了。離老遠,就看到新華書店的玻璃門開著,但是有工作人員在關窗上的木板。可能是剛過了年,書店的營業時間比平時短了不少。他們準備關門回家了。我們趕快跑著進了店。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一進店,我就看到了色彩鮮豔《大鬧天宮》的連環畫,上下冊並排的放在玻璃櫃臺裡。我是看過這電影的,而且看了好幾遍,不僅在本村看過,而且坐著父親的自行車在十幾裡遠的別的村也看過,情節可以說是滾瓜爛熟。弟弟當然沒有看過這電影,他除了好吃之外,沒有別的愛好。父親去臨村看電影,從來不帶著他,因為他看不了一會兒,就睡著了,抱著他就無法騎自行車了。我不管是看電影、看戲,多晚都要看完才回家睡覺。

我被《大鬧天宮》吸引住了挪不動步,讓營業員把《大鬧天宮》拿了出來,我迫不及待地看封底的定價,頓時呆住了,這兩本書一共5毛4,而我一共只有5毛錢。當時一般的一本連環畫只有一毛左右,薄的才幾分錢一本,可能這兩本是彩色的,而且開本比較大,所以才定這麼高的“天價”,5毛4買一般的連環畫可以買5本了。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營業員有點不耐煩了,問我到底要不要。

我心想,如果這次錯過了,可能以後就和這書永遠錯過了。於是就和弟弟做工作,和弟弟“借錢”,我知道弟弟也有爺爺給的5毛錢。弟弟很不情願的拿出了他的錢,只有一枚5分的硬幣,其他的都讓給他送進了供銷社,換成了好吃的吃掉了。

好在我們倆的錢合在一起,還能買下這兩本書。我們拿著書,捏著剩下的唯一的一枚1分硬幣,走出了書店的門。弟弟開始讓我兌現我的承諾,要我給他買芝麻球。我知道一分錢是買不到芝麻球的,只好哄他說我的錢在家裡,回家加倍給他買好東西吃。

沒有辦法,他只好悻悻地跟著我往回走。沒有了來時的興致,他一會兒就走不動了,要我揹著他走,可是我只比他大三歲,根本背不動他,只好走一會兒,歇一會兒。雪上加霜,他開始來討債了,要我還他的5分錢,我自然沒錢給他,先還他1分,承諾回到家裡,加倍還他。

太陽落到了西邊的樹梢上,燦爛的陽光照在還沒有融化的麥田的積雪上,放射著金子般的光芒。

走著走著,我發現雪地上有兩排動物的足跡,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我知道這是野兔的足跡。下了大雪以後,野兔在洞裡沒有吃的,會跑出來找吃的。由於積雪較厚,兔子在雪地上跑不快,很多人去雪地上循著足跡追兔子,我父親年前就捉到了過一隻,燉了一大鍋,全家人美美的吃了兩頓,而且兔子皮拿到集上還賣了兩塊錢。

於是我告訴弟弟說,我們順著野兔的足跡走,會捉到兔子的,家裡人看到我們捉到兔子一定會很高興。弟弟一聽,也來了興致,順著兔子的足跡往前跑。跑了很久,別說兔子了,連兔子毛也沒有發現。因為趕了一段距離後,兔子的足跡開始變的雜亂起來,根本分不清兔子往哪個方向跑了。我們兩人的棉鞋也全部沾滿了泥水,這是母親過年前一天晚上到很晚才做好的兩雙新棉鞋。

天擦黑,我們才回到了村子,剛進村口,就看到母親的身影,一邊東張西望,一面在呼喊我們的名字。父親也跑來了,看到我,大聲的罵,而且踹了我一腳,母親趕快把我拉走了。

晚飯後,弟弟又來討“債”了,我自然沒有錢給他,只好答應給他一本畫本。他說要下冊,因為下冊封面有很多大桃子,一定很好吃(他怎麼這麼好吃呢),我心裡不想給他下冊,因為我覺得下冊更厚(我到現在仍然喜歡比較厚的書),故事更精彩,比如孫悟空和二郎神互相賭鬥變化的故事,都在下冊。於是,就騙他說,上冊才看好,上冊封面是孫悟空和哪吒打仗,打仗的書比吃桃子的書好看。他被我忽悠了,就要了《大鬧天宮》的上冊,我得了下冊。心想等一段時間,用好吃東西再把上冊也給他換過來。

可是過了沒有幾天,他的《大鬧天宮》上冊就損壞了,他和小朋友一塊看的時候,封面和內頁就脫落下來好幾頁(這也和這書的採用騎馬訂裝訂方式有關),掉下來的書頁就損壞了,傳來傳去,他的這本書就不知道傳到誰的手裡去了,而我的下冊還是好好的,一直放在我老家的書櫃裡。

2000年後,連藏興起,我在網上淘到了一冊《大鬧天宮》上冊,版次、品相和我原來的下冊基本一致,兩本書配成了一套。我有時向弟弟問起30多年前一起去公社書店買連環畫情景,他竟然什麼也想不起來了,真是個吃貨!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永遠的《大鬧天宮》(我的連藏故事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