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我们当然要努力战胜困难,但不要因为困难本身而陷入烦恼、徒添心劳。


01


在佛教教义中,有各种提倡世人去实践的修行内容,而我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出了六项。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其中第一项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惜努力、拼命工作”


这种“不惜努力、拼命工作”的态度,在佛教中被称为“精进”。

所谓精进,就是以努力的态度积极生活。


02


第二项是“谦虚戒骄”,中国有句古话叫“谦受益”。反之,寡义廉耻及刚愎自用者是无法求得善果的。


能求得善果的,必是谦虚、克己之人。


有些企业家在职业生涯中会强势争斗、排除异己,这样的人或许会给人以“英勇干练”的印象,但真正的“集大成者”是不会这么做的。


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企业家,即便内心具有燃烧的热情与好强的秉性,但在人格本质上却保持着谦虚、克己的美德。


在中国古籍中有这样的描述:凡是将来会出人头地的人物,其身上势必会散发出一种带有谦逊美德的光芒。


03


第三项是“天天反省”。反省的内容,是自己的“利己之心”。


也就是说,在做“利他之事”时,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把“利己之心”放在了“利他之心”前面。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要消除那种“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就行了”的想法,要通过反省来抛弃这类自私自利的邪念。


换言之,“天天反省”就是反省并清除自身的“利己之心”。


04

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


其实,如果没有一颗感恩幸福的心,就不会感谢他人。


那么,人怎样才能感受到幸福呢?一般来说,我们人类总是生活在“不知足”之中,由于不知足,就必然会产生不满和不平。


因此,“知足”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能够做到知足,则会产生“这样就已经很棒了”“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的心态,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一旦拥有了幸福感,人必然会懂得感谢。因此我们要懂得“活着就已经是幸福”的道理,对上天赐予的生命抱有感恩之心,这点非常重要。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只要有这样一颗感恩之心,多细小的事情都能成为你感谢的对象。“知足之心”催生幸福感,幸福感自身流露出感谢之情。


这对净化灵魂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05


第五项是“积善行、思利他”,也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在我一直强调的理念之中,这点最为重要。


06


最后,即第六项,则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比如,像“支票无法兑现”“明天公司可能会倒闭”之类的烦恼,应该全部抛之脑后。


对于我的这种说法,大家可能会不以为然,可能会想“这种态度会让公司倒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不担心公司会倒闭,那搞不好公司真的就倒闭了”。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为了让支票能够兑现而四处奔走;当公司濒临倒闭时,拼尽全力进行挽救;这些的确都是必须做的事。


而我所说的“不要烦恼”,是指不要因为这些事情本身而陷入烦恼、徒添心劳。


07


人生在世,时常会碰到诸如此类的各种不顺和逆境。


“如果在拼命努力后公司还是倒闭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


如果一味纠结这种烦恼,则会被烦恼本身所累,比如,如果连家里的夫人都跟着一起担心,觉得“公司倒闭的话怎么得了?!人们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话,那就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如果在拼命努力后公司还是倒闭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例如虽然得到了客户的支票,结果却因为客户的公司倒闭而导致支票无法兑现,从而使自身大量负债。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就更加需要努力经营。就像我刚才所讲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六项精进”中的第一项。


稻盛和夫: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我们当然要努力战胜困难,但不要因为困难本身而陷入烦恼、徒添心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