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

《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 代》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

《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

我们坐在这个依稀若梦的房间里,当年使我心惑神迷的那种奇怪的气氛,依旧笼罩在周围。我得悉她刚从法国回来,马上就要去伦敦。虽然她的骄傲和任性仍旧不减当年,可是,如今她的骄傲和任性已只是为了要衬托自己的美貌,因此,离开她的美貌而要谈她的骄傲和任性是办不到的,也是谈不上的——至少我看是如此。老实说,见了她,我怎能不想起我童年时代平地起了波澜、一味痴心妄想、巴不得发财、巴不得做上等人?——见了她,我怎能不想起我做过的种种非分之想,从而看不起家,看不起乔?——见了她,我怎能不想起我时常由情生幻,在熊熊的炉火里会看见她的脸蛋儿,在铁砧上打铁会打出她的脸蛋儿,在沉沉的夜幕上也会出现她的脸蛋儿,仿佛在铁匠铺的木窗外往里一张,转眼即逝?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她始终留在我灵魂最深的深处,甩不开撇不开,以往如此,至今仍是如此。

这是书中经典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少年时无意救的逃犯,成为日后让他进入上层社会的神秘恩人。每个人都觉得他会有一个“远大前程”,但最终富贵一场空。一个人的人生唯有种下善良和慷慨,才能收获自己的“远大前程”。

皮普的“远大前程”建立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骗局之上,直到最后他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狄更斯把整个故事的发展写得非常生动,以至于我觉得这本书的中后段有明显的悬疑小说色彩。皮普是个孤儿,由她姐姐和忠诚憨厚的好姐夫--乔一起带大。自从去一次阔妇人家后,他的心态和命运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然而意外的好运也让他梦想成真,在英国伦敦成为了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后来才发现在幕后安排好这一切的尽然是皮普小时候救过的一个犯人,这个犯人后来被流放到国外,是他发财以后将钱寄回英国给皮普使用。深爱皮普的他竟然偷偷跑回英国,然而危险也伴随而来。皮普知道他的恩人身份后就知道自己的美梦终于破灭了,已经是经过良好教育的他是不会接受一个犯人的财产的。随着皮普帮助犯人逃离英国的计划失败,恩人被判死刑。而皮普也从云霄一下子落回了地上,此时的他已经是一无所有还负债累累。从穷小子到成为上流社会的绅士,再到失去一切变回穷光蛋。身边的人的态度大多都是唯利是图,变得非常快,唯有老实的乔始对他的爱从来没有变。相信作者最要赞美的就是这种人性里真爱的光辉,与之相对就是对那些世俗之人的唾弃。懂得感恩。就是这本小说留给我的财富,每个年轻人应该都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很多东西。在为财富、社会地位奋斗,如果运气好,取得了一些成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要懂得对他们感恩。也许,再失去一切回到远点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帮助和关怀的,也就只剩下他们了。


《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本篇小说的特色和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道理,而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转变的细腻描述。

文中,周围环境对皮普心理的影响无处不在。小时单纯的皮普根本没有想过要跻身上流,只是想当一个好铁匠。但自从第一次见到艾斯苔拉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他第一次嫌自我的鞋子太破,说话的方式不“正规”,并第一次责问乔为什么没有教他“正规”的说话方式。到了伦敦以后,皮普更是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他开始穿着华丽,肆意挥霍从律师那里得到的神秘人给予的钱财,最终欠了一大笔债;他加入了一个只有“绅士”才能加入的愚蠢俱乐部,并和一个粗俗残忍的乡绅为了艾斯苔拉争风吃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厌恶起乔来,认为乔穿着土里土气,举止不合乎“礼仪”,与他接触会有损自我“上层人”的形象;他甚至多次回去拜访郝维辛小姐,却从来没有去过邻近的乔家。当皮普的恩人出现以后,皮普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对他的恩人充满感激,而是嫌弃他太脏,以及他的出现打断了自我“幸福”的生活。此时的皮普已经虚荣自私到了极点,和以前的皮普判若两人。但皮普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皮普之后被逃犯的坎坷身世和他的无私所打动,帮忙他逃跑;财产充公后,一无所有的皮普应对  

细心照料自我的乔,心中又充满了内疚和感激,从而回归了人性之美。

《远大前程》丨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结语

老天对每个人都挺公平的,皮普最后的日子依靠勤恳的工作,还是过得不错的。我在读到小说结尾部分的时候,还一再担心他会和《红与黑》里的主人公于连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当知道最后是一个一个幸福圆满的的结局。合上书,感叹人生的奇妙,读万卷书,体验百态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