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北宋末年的“联金抗辽”以及南宋末年的“联蒙抗金”听起来并无不同之处但其实相差甚远。这两件事情的背后有着不同的立场,可却都是失败的结局。蒙族的铁骑踏入中原大地,而汉族第一次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权,那么为什么,在有北宋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南宋依然联蒙抗金?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北宋联金抗辽

北宋联金抗辽的根源,就是那燕云十六州。唐朝之后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的黑暗程度并不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心惶惶,朝廷腐败,而在这个时候外强正盛,才形成了之后中原大地时常处于一种被压制的尴尬局面中。

而在后唐末的时候,因为“勋劳卓著”的石敬瑭突然起兵造反,而将中原与塞外的重要军事枢纽燕云十六州拱手让人。“丢燕云则必祸中原”,丢失了这块天然的防御基地,中原地区对于胡虏来说就是块砧板上的鱼肉。

所以,这个燕云十六州就成为了宋朝将士们心中的夙愿,人人都希望能收复家土。但宋朝向来重文轻武,纵然君臣心心念念收复大愿,却终究没有那个实力,这个基本国策像一个心结困顿着北宋志士们。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而正因为如此,在宋朝武统辽国多年未果的时候,同样被辽国打压的颜阿骨揭竿而起建立了金国,与金国敌对。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好大喜功的宋徽宗,想要打破这个局面,要联合金国一起攻打辽国。

但其实当时的宋朝和辽国中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了,这也是虽然没有燕云十六州,宋朝本岌岌可危,可辽国依然没有发动大型战争的原因。宋徽宗急于求成,一心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撕毁条约先行发起了战争。

但遥观这个时候宋朝的军事实力如何呢?宋徽宗身边奸吝小人云集,朝廷乌烟瘴气上败下腐,宋徽宗更是把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家伙派出去作为征辽宣扶使,导致西北军无法正常发挥实力。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这场联金抗辽,根本就是一时兴起。但这样的一时兴起,却充分将宋朝的不良内务暴露无遗,对于一个刚刚崛起的外族强国,宋朝就联合他一起去攻打辽国,虽然在前后夹击的局面下辽国被灭,可这也大涨金国气焰,使得金国发展迅速,有了虎狼之心。

南宋联蒙抗金

南宋联蒙抗金,和北宋的联金抗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第一点,就是南宋十分清楚蒙古国的势力强劲。而最后发动战争,其实也并非南宋所愿,反而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联手进攻。

在南宋和蒙古联合的时候,金国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公元1234年金国被灭,而公元1233年南宋蒙古联合,公元1232年的时候,金国就已经遭受重创再无翻身之地了。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在宋宁宗的时候,大臣余端礼就多次谏言,表示北方民族蒙古若是一再强盛,那么势必会威胁到南宋江山,而宋宁宗也感同身受,并不以因对金国的偏见而刻意纵容蒙古势力发展,反而多次加强边境的戒备。

后来又有一个大臣谏言,说道,虽然北宋唇亡齿寒南宋恨之入骨,但是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如果境外能够有两个敌对国,他们相互制衡南宋坐收渔翁之利尚未不可,且金国如果能够成为大宋的屏障,那么多给点钱也不是难事。

所以南宋的政治远见比起北宋还是要略胜一筹的,南宋知道蒙古强大之后绝对会是一个隐患,但是南宋依然保持在中立的态度上,并不在蒙古对金发动战争后就立马出兵落井下石。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作为金的敌对国,南宋的行为可以说十分厚道了。但是吃过甜头的金,却再一次对宋朝挑起战乱。金军在和蒙古战败之后,居然想到了一个荒唐的主意,那就是他们“北失南补”,北边败给蒙古的土地,他们就南征大宋以补。

宋金世仇,南宋可以不去主动攻击,但是金朝却无道无德咄咄逼人,于是宋朝只能反击,并且大败了金军。南宋的军事实力比北宋要好,毕竟北宋唇亡齿寒的前车之鉴,南宋多少还是会痛定思痛的。

这个时候的南宋并没有和蒙古签订联盟,而蒙古的豺狼之心昭然若揭。蒙古已经占领了金国的大片国土后,金军防守为主,蒙古多次进军未果,于是想要从宋朝借路。但是南宋拒绝了,想要互留后路,可是蒙古强硬的直接就出兵宋朝,以“假道伐金”之名公然示威。

宋兵立马追蒙古的军队,却没有追到,而蒙古军却借此机会直接攻金不备,取得了“三峰山大战”的胜利。那么这个时候的南宋,收到了来自金哀宗的求和,但却拒绝了。

南宋明知蒙古狼子野心,为什么还要联蒙灭金?主要是金国在找死!

不仅仅是因为有“靖康之耻”在前,而是这个时候的金国无法完成宋朝所希望的“屏障”的想法了。金国已经是风烛残年,更有多次毁约的前例,所以宋朝就联合蒙古,一同灭亡了金国,并且收回了河南等地,一雪前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