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或许是现实中最大的谎言。临沂网戒中心传出孩童的惨叫,这个事情又唤起了大家关于杨永信电击孩子戒断网瘾的噩梦,后来相关部门紧急查明,告知公众惨叫声来自于发育迟缓的精神病患儿,这一件事才暂时落下帷幕。而很多人振振有词的网瘾是精神病的一种,其实从根本上就是一个误会,世界卫生组织只是将游戏障碍定义为了成瘾性精神病的一种,而并不是网瘾,或者说游戏成瘾。孩子不是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孩子有病很多时候只是家长瞎想。

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都是网络的错,都是游戏公司的错,甚至都是孩子的错,很多家长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着这种思想。但正如中国青年报连发的五篇关于网瘾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网络只是父母教育缺位的替罪羊,而很多家长眼中自甘堕落沉迷网络的坏孩子,其实也只是家长中的什么因,孩子就结出了什么果。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才有了不同的结果。而常常为人诟病的游戏,除了部分充斥着低俗内容的游戏,有控制的参与制作精良、内容健康向上的游戏其实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为什么家长会对孩子沉迷网络感到如此的担忧甚至说是愤怒?不可否认,确实有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学习好、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爱运动、爱社交、不打游戏、听话,这些是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配,而听话更是重中之重。但正如王菲写给自己女儿窦靖童的一首歌中唱到,你可以不乖,但不可学坏,孩子没按照家长设想的样子长大,不代表他不好,不好的是为人父母那无处安放的控制欲,而不是自在长大的孩子。

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会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心流,指的是某者在专注进行某个行为的时候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的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钢琴家沉浸于演奏,舞蹈家沉浸于跳舞,和玩游戏的人沉浸于游戏,都是这种状态。换句话说,如果现实生活中,家长能创造环境让孩子达到这种状态,那他们沉浸于网络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降低。

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有人做过调查,在孩子存在沉迷网络现象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是否对孩子使用过暴力?最后显示的数据是惊人的,大部分家庭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家庭暴力,大部分时候是语言暴力,还有的时候甚至有肢体行为。而与之相对的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也存在溺爱行为,也就是说,在未成年教育上,家长的行为比较偏激。

杨永信电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无辜,孩子永远背锅

而父母的行为也持续的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往往沉迷网络不愿意读书、学习、运动的孩子,家中都有一个吃完饭就葛优瘫,刷手机刷不停的家长。成人展示出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也被孩子效仿,肥胖和长相有家庭和遗传的因素,未成年沉迷网络难道就没有?这背后反应的未成年教育的缺失,孩子永远背着锅,而父母大多在装无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