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样"可怕"的妈妈吗?


你是这样

你是这样"可怕"的妈妈吗?

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可取代的位置,换个角度来说,母亲的存在就是辐射和影响。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可以任性的发挥自己的脾气和负面情绪。但当孩子在我们面前时,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脾气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有的孩子温顺谦恭,背后通常有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有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背后往往有一个爱读书的母亲;有的孩子善良勇敢,背后就有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而有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拖沓,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在于妈妈容易急躁、总是催促孩子责备孩子,却没有反省自己。


有个著名作家曾经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原本,妈妈们也想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可是,生存和工作的压力,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加剧了她们内心的焦虑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心 。


我家就有个这样子的女人,她是我的妻子以及孩子的母亲,外带性格比较强势和急躁。我印象里自从孩子刚刚上学之后,妈妈和孩子之间最多的对话常常会变成:


妈妈:醒了没有?

儿子:没有。

妈妈:快点快点!别迟到了!

妈妈:作业写完没有?

儿子:没有。

妈妈:快点快点!真是要慢死了!

妈妈:饭吃完没有?

儿子:没有。

妈妈:快点快点!吃的太慢了!


妈妈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似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催着孩子做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很多妈妈还边催孩子边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磨蹭啊?"


其实孩子也想快,可就是快不起来。

我们年幼的孩子,往往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大脑和手脚的配合不是那么灵活,所以他们在完成一些精细动作时会比较吃力,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笔时会显得"磨蹭""拖拉"。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如果父母再催促、责骂,孩子一着急反而更加手忙脚乱,什么都做不好。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自我建议:

首先要有耐心,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才能不断练习、慢慢成长。养孩子,本来就是个细活儿,你越急,问题越多。一定要耐着性子。当然还是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的。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样,他就可以知道,每天妈妈起床后他也应该起床了,吃过午饭后就应该午睡,这样就会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其次妈妈和孩子一起制定任务计划。比如:这个星期要看完从图书馆借的一本童话书,任务制定完了之后,大能要准时完成,并且和孩子积极讨论,得到孩子的反馈。这样,孩子自然会效仿大人,以大人的行为准则为榜样。


总而言之,淡定不要动怒,对于孩子的小错误要耐心要淡定,尤其是孩子处于纠结成长时期,作为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火,将错误合理的跟孩子一起分析才是妈妈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