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近年来,邳州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部分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增值效益,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实现村集体与农民“双增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富民新路径,让乡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邢楼镇东庄村部分地势低洼、水体较多,村里根据这一实际,除了种植常规农作物外,还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稻鸭共作。如今,村里集体经营土地1850亩,其中稻鸭共作基地700多亩,养殖的4000多只鸭子已进入产蛋高峰期。

邢楼镇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这鸭子主要以产蛋为主,基本上对我们没有影响。现在每天鸭蛋的产量500多斤,一斤7元,每天可以收入3000多元。”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去年,东庄村通过这种经营模式,获得纯利润近100万元,年底时,还给村里84户建档立卡户和低收入户进行了分红。村民李修保当时就领到了1000多元,随着村集体的壮大和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李修保收入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原来就是种点地,现在都转包给村里,我每天在这给村里喂喂鸭子、干点杂活,一天七八十元,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发展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在铁富镇宋庄村,连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宋庄村作为全市首个“无粮村”,原本一直以售卖银杏叶和银杏苗木为主要产业,但一年多前,村庄开始向银杏林下要效益,发展立体种植。除了在银杏树下种植油菜外,还套种了丹参、黄芪等中草药,如今,这些中草药均已进入收获期。

铁富镇宋庄村党总支书记王克龙介绍:“去年我们栽了150亩丹参、120亩黄芪,黄芪一斤5元,丹参一斤2元多,每亩收入能增加三四千元。”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除此以外,宋庄村还积极提升农产品的增值效益,从事自产菜籽油的加工与包装,并且已经申请了银杏林海生态菜籽油商标。今年,村里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整理出沂河沿岸土地80多亩,打算将这里的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成发展优势。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立体种植的经营发展模式,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家种6亩银杏树的于华雷认为:“我们都愿意种。以前林下都是闲着的,除了长草没有任何效益,地都荒废了。现在得到的都是额外收益,所以说这是带动咱农民致富的一个好方向。”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铁富镇依托银杏资源,延长了产业链,拓宽了增收链。而八路镇则挖掘花海潜能,把“花经济”打造成“花产业”。在该镇牡丹园内,盛开的牡丹花引人入胜。八路镇通过农旅融合模式,加快形成从花卉种植、旅游观光、花卉深加工到芳香养生的完整产业链,在花卉文化、花卉生产体验等方面做文章,形成多元性、辐射性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八路镇农技中心主任张龙说:“我们种植的油用牡丹主要是用于系列深加工,有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饼、牡丹酥、牡丹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油用牡丹和经济林间作套种,能够在林木和果品收益基础上,在牡丹深加工方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化”理念引领,邳州走出乡村振兴富民新路径

当前,保持农民增收的势头不减弱,必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拓宽农民增收多元渠道。邳州也将坚持引导村支“两委”领办集体经济组织,向公共空间要效益,坚持工业化理念,加快银杏、花卉等特色富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规模化理念,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带动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坚持品牌化理念,争取更多国家级品牌和试点,打响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推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模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让群众在全面小康之年腰包更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