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嵩山三阙”是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开母庙石阙三阙的合称,位于河南嵩山地区,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阙为古代宫室、陵墓、庙观门前的特殊建筑,常呈对称形式分立于行道两旁,中间阙然,故名。少室石阙和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合称嵩山三阙,均为石筑,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清中期《嵩山三阙铭》拓片 尺寸:37×1250cm

题跋1、嵩山三阙铭,彦生属题,姚华,丙辰(1916)十月也。2、此拓旧而墨色燥湿,深浅得宜。遂使数千年遗迹剥蚀之余。宛然如生,佳工也。题首已毕,书此补空,茫父。3、太室石阙铭。4、少室石阙铭。5、开母庙石阙铭,延光二年(123)。6、少室后阙,延光四年(125)。7、少室东阙题名。8、堂溪典请雨铭,即季度铭。9、自有石刻以来,篆书之存于今者。岐阳石竭、琅琊台刻石、十三行及泰山十残字而已。近日琅琊台刻石已堕海中,泰山残石颇疑宋覆,大小二篆惟岐阳碣。与此铭对歭古今,凡言篆势不可于是典则焉。邓山人篆势多出汉碑额,然其流易入奇险。此铭少室开母两阙,均极庄雅之作。东乡郘亭莫先生篆书多参其势。可得师资印证也已!丙辰(1916年)十月望后一日,弗堂晴窗,姚华。

钤印:姚华、彦生之印、彦生真赏、贵阳文氏家藏、文宗源考藏印、宗潞、耆山堂印春山堂藏金石、宗路印、春山堂藏、抬叶、贵筑文氏家藏、贵阳文氏藏书、彦生、文宗源印、华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本幅《嵩山三阙铭》卷长近十二米,高度不一,考之字口,当为乾隆或稍早捶拓。此卷首为《太室西阙》,刻于元初五年(118),额题“中岳泰室阳城嵩高阙”阳文篆书,文二十九行,行九字,其第七行“功德”之“德”基本清晰,十一行“造作此石”之“石”之“口”部几近完好。次《少室西阙》,延光二年(123)勒石,首篆额“少室神道之阙”之“阙”基本完好。又次《开母阙》,亦刻于延光二年,阙上第五、六层篆书铭文四十四行行六字及阙下层题名十二行行七字俱存,其中铭文之第七行“赵穆”之“穆”之“白”部尚存。再次《少室后阙》、《少室东阙》、《堂溪典雨铭》。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据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鲍昌熙旧藏黄易拓汉三阙,此本与其一一校对,字口考据十余处多与其相合,或有更为清晰完整之处,且黄小松元墨色略有漫漶,此则更为古厚凝炼。此《嵩山三阙铭》末又有姚华题跋百余字。此卷为碑帖专家张彦生故物,卷中有钤印多枚。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姚华题“嵩山三阙铭”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姚 华 题 跋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太室石阙,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中岳庙南约一里处,分东西二阙,以条石及块石砌成。有两段隶书铭文,行间均有直向界格。阙身其余石面均满雕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车马、动植物等图案,为研究汉代绘画及社会风习的珍贵实物资料。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太室阙西阙北立面图(左)东阙北立面图(右)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太室石阙铭》铭文刻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正文隶书27行,行9字,第3行10字。碑额篆书。《太室石阙铭》隶书圆润古朴,兼有篆意,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石阙立于汉元初五年(118年)。此石阙字体宽和周正,古朴渊雅,隶法遒劲雄浑,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少室石阙,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为少室阿姨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形制与太室阙相仿。《少室石阙铭》刻于西阙南面,为篆书,存字二十行,行存四字。西阙北面上部有双勾阴文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六字。东阙北面另有隶书题名四行,无年月。阙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阙满刻艺术价值甚高之汉画像,因年深日久,剥蚀较重,尚可看出有赛马、踢球、射猎、斗鸡、角力及与兽相逐等图案。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少室阙东阙北立面图(左)西阙北立面图(右)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少室石阙铭》的篆书宽博朴厚,气象恢宏,有大家之风。清王澍评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庙、明堂,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虚舟题跋》)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开母庙阙,位于登封城东北三公里万岁峰之开母庙前。这里有著名的古迹启母石。开母庙本名启母庙,据说建于汉武帝时,武帝为避其父景帝讳,故改名开母庙。开母庙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无额。铭文篆书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启母阙东阙北立面图(左)启母阙西阙北立面图(右)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开母庙石阙铭》下方,另有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将堂溪典《嵩山请雨铭》,隶书,十七行,行五字,字多剥蚀。阙身有汉画像,与铭文书法交相辉映。《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康有为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

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嵩山三阙<阙名拓片考证>

嵩山请雨铭

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应推此为篆书科律。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误矣。”。黄易在《嵩洛访碑日记》中记嘉庆元年九月十三日:“至中岳庙,楼殿辉煌,气象雄大。太室石阙离庙百步,砌石整齐,画像亦多,上层锥凿如新,二千余年划痕犹历历可辨,亦一奇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