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覺得還是個寶寶,就已經要30歲了,害怕!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真的很有道理

Karen,27歲,占卜師,自由職業

我人生的轉折點就是在去年辭了職,開始自由執業做塔羅、占星,從此開啟了一個新階段。在此之前,我度過了大約5年的迷茫和痛苦的時期。

我在大學讀的是一個很虛的管理類專業,畢業後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加上因為考研錯過了校招,加上來自家裡的就業壓力,就隨便地找了一家廣告會展公司的工作,待了近一年,薪水從三四千漲到五千。那時我意識到,這個行業薪水的增長不太可能滿足我的期待。之後,我又換了兩份外企的文職工作,從行政助理做到總監助理,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做一輩子的助理。我想過嘗試內部轉崗,但是失敗了並不成功,去考同聲傳譯的證書也失敗了,在這些職業發展機會的嘗試過程中,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始終找不到做事的激情,即使那是也並不能確定自己的熱情點在哪裡,但雖然沒遇到最想要的,一直很清楚什麼是我不想要的。

自己都覺得還是個寶寶,就已經要30歲了,害怕!

當你迷茫的時候,就把自己當做一家公司去分析運作

路鬱,29歲,圖片公司製片

可以說迷茫期伴隨了我整個職業生涯,從高中開始寫作,做過寫手和文學網站編輯,大學開始做電視臺記者、編劇和導演,從臺灣學過心理學之後進入心理學研究院工作了一年,工作期間愛上了攝影,每一次的選擇沒有讓我堅守,反而會引領我走向不同的方向,畢業時,我還沒有確定的從業方向,唯一確定的就是要離開我所在的那個城市,去到北京,因為如果從事文化相關的工作,北京意味著更大的眼界和機會。

我先是進了一家攝影行業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把市場、新媒體運營、商務、品牌幾乎全都嘗試了一下,那是一個急速成長的階段,但同時也是一個越來越迷茫的階段:我確實什麼都做,大家對我的能力也很認可,但是好像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沒有聚焦在一個專業的領域,就像救火隊員一樣,學了很多技能,每件事都能做到70分,卻沒有一件事情做到90分。

我意識到,自己不能總像基礎的執行者一樣處理問題。與此同時,我身邊朋友的職業發展異常清晰,大多固定在某個行業或者職位。

自己都覺得還是個寶寶,就已經要30歲了,害怕!

根據美國職業生涯學會的統計,80%的職業生涯問題都不是職業生涯問題,而從我的經驗來看,華人世界的這一比例超過95%。他們的困惑不來自於工作本身,而是因為找不到自我。這可能與文化有關,華人與自己的家庭捆綁很深,從小到大,在學校、專業、工作、地點的選擇上都容易受到家人的影響,他們可能等到20多歲才突然發現沒有自己決策過,但那時面對的問題已經不再是考試就可以解決的;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你需要去判斷、去了解、去決定。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是誰,你就無法回答成年以後遇到的問題。

自己都覺得還是個寶寶,就已經要30歲了,害怕!

迷茫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且,當你在一個問題上持續困擾時,它就是值得思考的,也說明這個問題已經給你帶來了足夠大的痛苦。它也總是會反映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有的人總是和領導有衝突,我可能首先就會問,你以前和老師的關係怎麼樣?因為這可能來自於你和生活中權威角色的關係一直不是那麼理想。

因此,抓住那些令你持續困擾的問題,這是你突破和發現自己的契機。

自己都覺得還是個寶寶,就已經要30歲了,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