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制定出台《清单》擘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兰州制定出台《清单》擘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兰州制定出台《清单》擘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绘制“作战图” 吹响“集结号”

兰州市在综合评估全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已申报了全国第 1 期试点合格城市。3月27日印发的《兰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2020 年版)》,言简意赅地明确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对此,兰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解读。

开篇明义,表格式“挂图”。“市委办公室牵头,市直相关单位、各区县和兰州高新区为责任单位,要求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做好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等工作……”《清单》省去了“戴帽子”部分内容,主要工作、具体任务、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五个方面的要求一目了然。

《清单》除明确今年3月、4月完成“在区(县)、街道(乡镇)全部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以外,其余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均为“长期坚持”。

对此,兰州市委政法委综治基层科负责人这样解释——“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共治格局,实现治理体制现代化;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网格,实现工作布局现代化;切实优化市域社会治理方案,实现治理方式现代化,既非一己之力,更非一日之功。目前,全市32家单位部门已明确各自牵头任务,立足实际,勠力协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研究制定本级本部门此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合力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兰州市委政法委承担着主体责任。

细数《清单》101项具体任务中,兰州市委政法委牵头任务达50项。其中,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提升,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保卡“一证通办”,90%以上的社区(村)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等诸多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均被细化列入,“挂图”推进。

群众诉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为畅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清单》对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等内容“不惜笔墨”。

从“一社区(村)一辅警”实现100%全覆盖,到建立完善社区物业党建机制,再到推动“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治理延伸。今后,兰州市将大力推进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村级服务管理平台一体化运行。同时,建立健全选聘、培训、保障、激励机制,按照每个网格1名或多名网格管理员的配备要求,组建专业化网格队伍。

与路桥等“老基建”相比,“智慧城市”这类“新基建”日趋成为“主流”与“刚需”。《清单》立足大数据时代,确立了从“智治”走向“善治”这一方向,将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深度应用和智能安全风险防控提上日程。

记者注意到,该项工作主要由兰州市委政法委、市大数据局牵头,提出把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同时,构建覆盖全域、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灵活服务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实现社会治理有关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

在此基础上,市、县、乡三级与省平安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全面打通、同步上线、常态运行,整合“雪亮工程”、综治信息平台、政法部门信息系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各责任单位及有关商业运营信息平台,建设市级政法大数据中心、市级数据交换共享中心和政法网站群等。

据介绍,随着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建设蹄疾步稳,市民百姓顺畅体验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合法维护个人权益指日可待。(记者 杨丹

兰州制定出台《清单》擘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