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由鐵道游擊隊“馮大爺”原型秦明道父子雙烈士談起

2019年初春的一個晚上,張八一同志給我發來信息,說鐵道游擊隊“馮大爺”原型秦明道的後人想查找一些關於先輩的抗戰事蹟,問我手頭有沒有相關資料。因為我的書店媒體有過多次報道,以棗莊文史資料收藏為特色,主要包含鐵道游擊隊、臺兒莊大戰、運河支隊等抗戰史料和其他棗莊地方文史書籍資料。張八一同志對我的書店有所瞭解,所以找我幫忙,並向我提供了秦明道與秦玉升兩位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我作為鐵道游擊隊文化的傳播者,有責任為烈士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於朋友的信賴我不敢怠慢,匆匆扒了兩口飯,就在書房中的鐵道游擊隊專架中搜尋起來,我查閱了《鐵道游擊隊檔案揭秘》、《鐵道游擊隊真實檔案》、《鐵道游擊隊解讀》、《蘇魯支隊》這些檔案性的書籍,均沒有對秦明道與秦玉升抗戰事蹟的介紹,我又翻閱了1984年楊家裡採寫的《抗日戰爭時期周營地區大事記》、《邵澤連烈士生平事蹟簡介》、《戰鬥英雄王廣西傳記》、《龔聯生烈士材料摘抄》等原稿資料,也未發現與兩位烈士相關的材料。

在失望之餘我又翻開了《鐵道游擊隊隊員掠影》一書,這是中國攝影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攝影畫冊,收錄了當時健在的鐵道游擊隊隊員小傳和採訪時的大幅照片。通過目錄查找我發現了其中有一篇是寫鐵道游擊隊隊員秦玉斗的,而其中提到其父親便是“馮大爺”的原型秦明道,只是著墨不多,幾筆帶過,原來秦家不僅僅是秦明道、秦玉升父子雙烈士,還包含其次子秦玉斗在內的一門三英雄呀,這讓我對秦家三位英雄肅然起敬。當天晚上我一直翻查鐵道游擊隊相關書籍資料,直到凌晨一點方才入睡。


第二天下班以後,我又扎進書房,開始繼續查找,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版書裡也沒有查到需要的資料。灰心之餘無意間發現了一本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2017年7月編輯的《鐵道游擊隊(內部參閱)》,翻開目錄,居然在第五章隱蔽鬥爭中找到了秦明道和秦玉升所在的章節。其中對秦明道的介紹非常詳細,仔細看過才發現原以為在影視劇裡只是個配角的“馮大爺”居然有那麼高的知名度。

秦明道出生於1881年,薛城常莊人,曾任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特別交通員,參與了魯南鐵道大隊領導工作,是《鐵道游擊隊》中的“馮大爺”的原型,也是鐵道大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18歲加入“青幫”,是滕南、沛東一帶青幫“通”字輩首領,為人正義,嫉惡如仇,群眾威望高,社會資源豐富。1928年結識孫中山委派的江北聯絡員李子丹,受其影響,有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思想。1935年2月被張光中、陶洪瀛發展為中共黨員、交通員,以青幫首領的身份掩護傳遞情報,同年3月津浦路西交通站成立,任站長。1937年7月抗戰爆發,秦明道利用臨城駐軍中的青幫關係和臨城國民黨黨部的統戰關係,打擊限制了徐州、臨城國民黨復興社特務的破壞活動,使黨的秘密交通線暢通無阻,在中共蘇魯豫皖邊區黨組織恢復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根據特委指示,出色完成了統一戰線和情報工作。

抗戰爆發後,他將臨城、官橋、滕縣一帶100多名貧農自發組建的“扒車隊”召集起來進行訓練,與400多人的工農鐵道隊聯合起來,共同戰鬥在鐵道線上,開創了鐵道游擊戰的先例。他指導建立了活動在津浦鐵路臨城南北的兩支小型鐵道隊,還主導了魯南鐵道大隊的合編。

秦明道領導的臨城抗日情報站及臨城、夏鎮、湖西聯合情報站中的14名情報員,個個都是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他創建的城鎮、農村情報網,在臨城、官橋、夏鎮、沙溝幾乎遍及每個村莊,每個偽鄉、保機構及大多數偽軍部隊之中。他參與開闢的秘密交通線,為後來開通山東、華中奔赴延安的地下交通線奠定了基礎。

1938年5月,秦明道被委任為蘇魯人民義勇總隊特別交通員,其長子秦玉升成為山區通往湖西的情報聯絡員,次子秦玉斗也被其送到了魯南軍區。魯南軍區、湖西軍區相互往來的重要機密情報,多由其父子兩人傳遞。

1941年5月,秦明道的長子秦玉升在護送幹部返回湖西時,為掩護被護送幹部而被頑軍抓捕活埋。組織上考慮秦明道年過六旬,為照顧其身體讓他在彭樓的家中設立歇腳處和聯絡點,“坐地交通”。

1942年4月25日,日軍臨城憲兵隊特務隊長叛徒田廣瑞,帶領30多人包圍秦明道的家,秦明道為掩護魯南軍區派來的聯絡員張遜謙和同部隊失去聯繫的沛滕大隊副大隊長傅保田安全突圍,用柺棍敲牆吸引敵人,受槍傷被俘流血犧牲。


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秦明道並非像影視劇中的“馮大爺”那麼普通,他1935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主導參與了鐵道游擊隊的前期組建工作和後期的合編工作,長子犧牲後才成為一個“坐地交通”的平凡的“馮大爺”。

再看一下對秦玉升的介紹,1901年生,秦明道長子,薛城常莊人,曾任臨城、夏鎮通往湖西的聯合情報站聯絡員。他對地形路線熟悉,多次傳遞重要文件、情報,護送重要幹部,參與開闢了秘密交通線。1941年5月犧牲,時年40歲。

詳細看了以上資料,又對比了兩位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存根,發現了以下疑點: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二烈士證明存根

一是,秦玉升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存根顯示秦玉升1903年出生,生前職務蘇魯豫支隊交通員,犧牲時間地點為:1940年6月豐縣十字河。出生時間、犧牲時間與上述資料有明顯的差異,因無史料對比,很難斷定哪個才是真實的。

二是,秦明道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存根顯示秦明道1881年出生,生前職務臨城彭樓村地下交通站交通員,犧牲時間地點為:1942年3月彭樓村戰鬥中犧牲。犧牲時間與上述資料相差一個多月,史實也難以辨別。不過其後人提供了一小塊裁剪的報紙,報紙內容如下: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報紙上的新聞報道

因以上報道的時間與秦明道革命烈士證書上犧牲的時間相吻合,可以基本認定其是1942年3月份犧牲的,內部參閱的《鐵道游擊隊》資料所描述的犧牲時間有誤。

為更多的瞭解兩位烈士的情況,我又在網上搜索與兩位烈士相關的資料,在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的中華英烈網-烈士英名錄-山東-棗莊-薛城第三頁中我發下了秦明道、秦玉生緊挨著的兩個名字,而“秦玉升”的名字被寫成了“秦玉生”。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英烈網名錄

打開烈士名字的鏈接,發現了下面的簡單資料。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英烈網秦玉生烈士介紹


豐富英雄史料 慰藉先烈忠魂

英烈網秦明道烈士介紹

兩位烈士的資料極其簡單,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個孤單的名字,我又打開了其他烈士的資料,發現大多數與以上兩位烈士的資料雷同,其共同的特點就是:一是烈士資料空白、不詳的多,二是差錯多,三是很多無照片,四是事蹟太簡單,很多都沒有,五是祭奠只有統計次數且無法留言,六是還有很多遺漏的烈士沒有登記在網站上,我手中楊家裡同志整理採寫的很多烈士事蹟資料網上就查不到。

鑑於以上情況,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分省、市、區(縣)、鄉逐級徵集烈士事蹟,經歷戰爭的老人已不多,文史工作者應及時深入民間,調查相關知情人、查閱相關資料,讓英烈的事蹟豐富起來,慰藉英雄,銘記先烈!

相信有廣大地方文史工作者和愛好者的強力支持,去年剛剛掛牌的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的中華英烈網會成為全國人民崇尚英雄、緬懷先烈、展示愛國情懷最重要的網絡空間!

2019年3月1日於洪窪村星火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